16歲書生趕考,見2隻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詩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共同體。他們對於周遭的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心思要比我們平常人細膩很多。或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善於發現吧。詩所表達的感情就是詩人的喜怒哀樂,他們在不經意之間所看到的東西可能就會激發他們的靈感,從而賦詩一首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於是便有了許多流傳於世的佳作。

16歲書生趕考,見2只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金章宗泰和五年,十六歲的元好問趕赴幷州參加科舉考試,走到半路的時候,他碰到一位捕雁的獵人。二人很有緣分,正好同行了一段路,這個獵人就找元好問搭訕聊天,他對元好問說:“今日我運氣太好,一上山就捕殺了一隻大雁,另一隻大雁逃脫了,我沒射中。”元好問見獵人手中提著兩隻大雁,便指著它們說:“這不是有兩隻嗎?”

16歲書生趕考,見2只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獵人回答說,他原本只射中一隻大雁,而然另外一隻大雁看到這景象,竟在空中盤旋不肯離去,而且悲鳴不止,最後還投地而死了。獵人因此欣喜不已,所以雖然只射中一隻,但是最終卻得到了兩隻,元好問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感慨良久,於是便從獵人手裡買下了兩隻大雁,並將它們葬在了汾河邊上。

16歲書生趕考,見2只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並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16歲書生趕考,見2只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這是一首詠物詞,實為抒情。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以雁擬人,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悽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是為中國古代歌頌忠貞愛情的佳詞。

16歲書生趕考,見2只死雁有感寫下一首詞,第1句卻成千古名言!

元好問是一個才氣品德俱高揚的人。他是當時的文壇泰斗,多才多藝,論起來,比唐宋時的大多人都要出色。除了長於詩文、治政有聲之外,他還深於歷算、醫 藥、書法、書畫鑑賞、佛道哲理等學問;他的朋友遍及當時的三教九流,上至名公巨卿、藩王權臣,下有一般的畫師、隱士、醫師、士人,乃至僧道、農夫等,據有 人考證,其有文字可據者達500餘人。所以他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還是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先後編成了史料價值極高的《中州集》和 《壬辰雜編》。他的《論詩絕句》30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很有地位。他學問深邃,著述宏富,援引後進,為官清正,不愧為金元大家,即使至明清,堪與他比肩伯仲者也難得罕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