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巴基斯坦完全是二戰之後的新生國家,它的大部分地區從古至今可以說都屬於印度,西北區域受阿富汗影響更多,只不過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時,將它劃歸給印度後來成為巴基斯坦的領土紅利。這個國家能夠形成,可以說完全是伊斯蘭化的結果。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現在的巴基斯坦地區距離阿拉伯地區最近,阿拉伯航船很早就利用季風氣候的便利性抵達巴基斯坦地區,兩地長久以來就交往密切。最典型的要數阿拉伯數字,原本是印度人發明,卻由阿拉伯將其傳播到世界。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公元7世紀起,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傳播開來,但最初一百年來,由於巴基斯坦地區和印度更加緊密,印度教自然便近水樓臺先得月,伊斯蘭教的入侵併沒有在當地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後來,伊斯蘭教帶著刀劍重新進入南亞大陸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地處印度西北的巴基斯坦地區山區地勢並不險要,沙漠也不廣闊,因此自然地形未能抵擋當時強大的穆斯林騎兵。加之印度大陸從來就未能形成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因此,古印度西北地區很快就全盤伊斯蘭化。而在印度中南部地區,本土宗教仍然根深蒂固,穆斯林王朝換了好幾個,格局並沒有太大改變,皇帝雖然信仰伊斯蘭教,但對於印度教的種性制度,佔少數的征服者都是極力拉攏高種性家族,來穩固其統治,因此對於他們的信仰也不敢強制違逆,這也是印度未被完全伊斯蘭化的基礎。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而現在的孟加拉地區,因為臨海交通的便利性,很早便成為南亞穆斯林的聚集地,由於阿拉伯人素有經商的特點,這裡很快成為穆斯林新的定居點,隨著穆斯林人口的增加,皈依都也越來越多。受德干高原影響,這裡雖毗鄰印度但印度教輻射較弱,而且當地的穆斯林採取的宗教政策較為寬容、組織形式簡單,也使得底層人民較為容易接受。

英國人全面殖民印度之後,宗都政策更為寬容。印度宗都格局未有大的改變,穆斯林仍然主要集中在印度東西兩端。19世紀後斯,印度民族主義興起,獨立願望日益強烈,穆斯林也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他們認為民族信仰不一樣,如果脫離英國獨立就沒有必要再捆綁在一起。而1906年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聯盟’號稱代表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它的目標就是建立印度穆斯林國家。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巴基斯坦後來的國交穆罕默德·阿里·真納,最初也是印度國大黨成員,作為穆斯林的他一直在勸說貌合神離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兄弟一心,其利斷金。但印度教徒主導了獨立運動後,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聲勢日大,真納領導的‘全印穆斯林聯盟’被排除在外。真納被排斥後,大失所望,便全身心的抽入到「全印穆斯林聯盟」的活動中。

在巴基斯坦獨立過程中,有的人發揮了關鍵作用,除了真納外,影響最大的就數伊克巴爾了。這位被譽為“文學之父”的伊克巴爾,擅長髮揮自己筆桿子的天賦,將穆斯林獨立建國構畫的攝人心魄,底層民眾深受感染更將其視為民族偶像,他為巴基斯坦的獨立奠定了廣泛的思想基礎,因此很多人視其為巴基斯坦的“第二國父”。仍有一人拉赫馬特·阿里,此人是巴基斯坦國的提出者,沒有他,連巴基斯坦的名字都不會有,這位一直激情滿滿的仁兄更是把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穆斯林的獨立運動。拉赫馬特·阿里的理想很遠大,他不僅規劃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連印度星羅棋佈的穆斯林社區、德干高原的海德拉巴,斯里蘭卡的穆斯林都應該聯合一塊組成大巴基斯坦國。也許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了,如果世界穆斯林都能團結如一,那就不會有那麼多各自獨立的穆斯林國家了。大巴基斯坦國面對的是一塊塊飛地,將來如何進得國家治理和發展,國家如何能保持統一,沒有陸路聯結的飛地真能政令如一麼,這些顯然都被忽略的一乾二淨了。就算構想能成立,印度人會一廂情願的同意麼,顯然不可能,而且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吞併之心一直不改初心。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1947年,英國人放棄了他們曾經付出過真愛的印度,有人認為是印度的獨立運動迫使英國人最終放棄,其實就算印度人不提出獨立,英國也遲早會扶植一個當地人的政府從而脫身,中國收復香港前,英國人怎麼就沒有心甘情願交出香港,而且還想用“主權換治權”。畢竟有些地方就屬於爛泥扶不上牆,再怎麼治理,都成不了明珠。英國人撤走前,作為公證人,將印度大陸一分為二分別成立巴基斯坦和印度,而此時兩種不同信仰的民族仇殺已經愈演愈烈,英國人也管不了,只好儘快走人。

在印巴分家後,印度腹地的海得拉馬也彷彿看到獨立的曙光,其統治者雖是穆斯林,但屬地民眾卻大多為印度教徒。當海得拉馬對外宣佈:他們可以自由決定前途時,尼赫魯用武力回應了海得拉馬的對外宣言,海得拉馬獨立夢想胎死腹中。隨著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各自向自己的信仰國度遷移,宗教殺戮在各地爆發,數以百萬的人失去生命,無數財產被毀壞,原本混居的鄰居瞬間反目成仇。拉赫馬特·阿里的鉅額家族財產在這場宗教動盪中化為烏有,這讓曾經理想的他被現實慘狀深深震撼,他對印巴領導人沒有阻止這場宗教浩劫大為不滿。更這種不滿也成為他對真納喋喋不休的動力,新國家對批評也不想謙虛接受,「巴基斯坦」國名這項發明專利也被其祖國否認,拉赫馬特·阿里最終只好去了英國,在那裡度過餘生。

一個由伊斯蘭教演化來的國家,它的飛地也離它而去,如今都很貧窮

​從英國殖民中獨立出來,無論真納、拉赫馬特·阿里,還是甘地、尼赫魯,他們的大國夢想都沒有實現,而獨立後的明天也不見得比英國人治下好到哪裡,反而兩個曾經可能一體的國家卻對立至今,時常還為一點小事擦槍走火。最後巴基斯坦的飛地孟加拉也脫離出去,證明了當初大巴基斯坦國的構想不過是紙上談兵的空談,實際難以聯合,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現在也都是世界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