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國人的審美經歷了什麼?

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的审美经历了什么?

所謂“娘炮”,也就是過去說的男人行為舉止類似女人的“娘娘腔”,隨著近幾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群走“柔弱美”路線流量明星的走紅,不知不覺間進入到了主流輿論的批判視野。一些人擔心,“娘炮”明星們會對那些小粉絲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產生影響,模糊他們的性別判斷,侵襲整個國家的精神狀態。

實際上,“娘炮”一類現象的產生,是社會的不同結構不斷得到媒介釋放的自然結果。它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文化現象當中,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1988年,“王朔年”之前,現在已經身為“老戲骨”的唐國強、陳寶國等一批男演員,就因為面相英俊有陰柔氣,而被戲稱作“奶油小生”,與之清晰對應的,是後來以葛優、梁天為代表的所謂“醜星”。

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的审美经历了什么?

唐國強年輕照(左)

2004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橫空出世,以李宇春、周筆暢為代表的中性風女歌手走紅一時,被輿論調侃為“春哥”,這與當今流量“娘炮”明星已經非常類似。

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的审美经历了什么?

李宇春早期照片

為何青少年喜歡追捧性徵模糊的“大哥哥、大姐姐”?這是他們在青春期這個心理和生理未成熟階段,對自我的自然投射,而一旦完成性發育階段,這種訴求將在絕大多數孩子身上自然消失。

並不是有些人所擔心的,已經成為社會主流文化的大趨勢。

來自移動互聯網的媒介迭代效應所催生的嶄新商業模式,又把青少年的這種心理訴求不斷釋放,客觀上放大了“娘炮”現象。一方面,粉絲應援文化、應援經濟的力量,會刺激文化娛樂資本集聚和利用海量青少年粉絲;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也大大增加了青少年關注到“娘炮”明星的概率,放大了他們的影響力。“娘炮”現象的出現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構成了新問題,主流文化對“娘炮”現象進行了反思和批判。

从“奶油小生”到“娘炮”,中国人的审美经历了什么?

另一方面,近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對“娘炮”現象的“炮轟”說明,儘管“娘炮”被文化娛樂資本和粉絲經濟所消費,看似實現了很大影響力,但其實際上並不能代表這個社會真正的主流文化娛樂消費,也遠遠達不到衝擊主流價值的程度。同時,“娘炮”現象的產生,與女權及其背後的性別文化、性別關係、性別制度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我們在討論“娘炮”的同時,也應注意不要將男女性間的不同審美絕對對立起來,應注意性別話語的平衡。

(本文作者孫佳山,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原標題:從“奶油小生”到“娘炮”的審美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