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爲什麼沒有南遷?

每天一堂幽默


崇禎是有南遷打算的,只是一次次被大臣們堅決反對了。

從崇禎十七年正月開始,一直到三月十九日,就一直有大臣上疏請求南遷。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禎在德正殿召見左中允李明睿,問他有何禦敵之策。李明睿在請皇帝屏退左右後,走到皇帝御案前,才說出自己的想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遷一策,可緩目前之急。崇禎以手指天,說道:“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易講出。”李明睿勸諫皇帝要早作決斷。崇禎四顧無人,說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宜密之,切不可輕洩。洩則罪將坐汝。

可見崇禎早有南遷打算,自己又不方便講出,一定要臣子們說出來。

南遷干係重大,崇禎很清楚,朝臣們更清楚。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親征做了瓦剌的俘虜,明朝軍隊的精銳幾乎傷亡殆盡,京城危如累卵,徐珵提議南遷,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後來于謙挽狂瀾於既倒,救國家於危難,打敗了瓦剌,形勢轉危為安,徐珵淪為了笑柄。後來不得已改名為徐有貞,才得以升遷。

殷鑑不遠,誰都不願意承擔勸皇帝放棄北方而遷都南京的責任與後果。

大臣們不願意承擔,崇禎就更不願意。

十七年正月初六,吏科給事中吳麟徵上疏建議放棄寧遠,將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調入關內,宿衛京師。廷臣認為這是在放棄祖宗土地,不敢同意。

同理,還是不敢承擔放棄祖宗土地的罪名與罵名。

二月初八,太原陷落。二月十六,山西全境陷落。

二月二十八日,李明睿再次上疏請求南遷,崇禎深以為然。下詔令六部商議此事,遭到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的激烈反對,認為這是邪說,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崇禎說道:

光時亨阻朕南行,本應處斬,姑饒這遭。然而南遷之議寢矣。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密奏請皇帝堅守京師,然後效仿永樂朝故事,令太子監國南京。崇禎沒有答覆。又請求將定王、永王分封在太平、寧國二府,拱衛兩京。崇禎有些動心了,繞殿且讀且行,甚為嘉許。

在召見大臣商議時,光時亨再次跳了出來,糾刻李明睿貿然揣測皇帝心意並洩露機密。崇禎改口稱自己沒有南遷之意。

到三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已到河北境內,距離京師大約三百里。京師百姓之間已經傳的沸沸揚揚,都在說李自成的軍隊很快就要到了,而高官厚祿的大臣們依舊上下相蒙,揚揚得意一如平時。

三月初三,大學士李建泰上疏,請聖駕南遷,並表示願意奉太子先行。崇禎在平臺召對,對閣臣們說道:“李建泰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社稷,朕將何往?”大學士範景文、都御史李邦華、少詹項煜,請先奉太子撫軍江南。給事中光時亨大聲說道:“奉太子南行,你們這些人要做什麼,難道是要效仿唐肅宗故事,再來一次靈武即位嗎?”範景文、李邦華等人不敢再堅持了。

唐肅宗在馬嵬事變後與玄宗分道,到靈武時被大臣們擁戴繼位,史稱“靈武即位”,遙遵李隆基為太上皇。此後,直到唐軍收復長安,李隆基再無實權。

崇禎再問重臣如何抗禦賊寇,大臣們都默默無言。崇禎長嘆道:“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隨即拂袖而去。

這句話只對了一半,眾臣固然有過,但最根本的還是出在崇禎這個領袖的身上,在懲處魏忠賢,處死袁崇煥時無不乾綱獨斷,偏偏在國勢危如累卵的時候,一定要群臣拿出個態度,眾口一詞地強烈支持南遷,說到底,還是他不願意自己背起這個放棄京師、丟掉土地的罵名。

在崇禎十五年,明軍被清軍敗於松山,內外交困,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與清朝議和,意圖先平定內亂,崇禎暗中同意了。後來議和的消息被洩密,受到了一致的反對。崇禎惱羞成怒,殺掉了陳新甲。

有這種“前科”的君王,大概沒有人願意為他背鍋吧。

三月十八日夜晚,崇禎將皇子分送外戚,在宮中動刀殺女後,命王承恩安排人員,開始為出亡做準備。沒多久,他從東華門出,到齊化門時,守門太監不知是皇帝,用炮火阻攔其南奔。又去安定門,也是不得出。眼看天色將明,只好又返回宮中。已是三月十九日了。

崇禎親自撞響景陽鍾,大臣沒有一個到來,於是帶著王承恩上了萬歲山。

鼎湖當日棄人間。

其實即便崇禎南遷,也不能挽救明朝。他十七歲繼位,在位十七年,大權始終握在他的手中。十七年的時間尚且不能實現中興之夢,更不要說僅憑南方半壁江山再圖大業了。


盧溝古橋寫江山


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李自成先攻河南,再攻北京,斷了崇禎後路。

漢人明朝實際亡於陝西。

1、朱標去過西安即死,朱元璋大為惋惜,認為西安風水不好。

朱標是朱元璋的親骨肉,朱元璋親自指定的太子人選,朱標不死,明成祖朱棣很大程度上也不會反建文帝。

2、朱元璋遠見卓識,果然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用戶67724358697


明朝亡於農民起義軍李自成之手,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出身貧寒,放過羊,當過驛卒。後來因驛站裁員失業,無所得食,遂振臂一呼,率部分饑民參加了高迎祥的起義軍,高死後繼稱闖王。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十月破潼關,殺死明朝廷督師孫傳庭,佔領關中;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隨之李自成大軍北上進攻明朝首都北京。

李自成進北京

崇禎皇帝本有南遷南京之議,當時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有一整套建制齊全的中央政府班子,附近還部署這不少軍隊。今天看來,崇禎帝如果南下南京,以江南富裕之地,加上長江天險,李自成一時還不能輕易得手。但崇禎皇帝為什麼沒有去南京呢?

崇禎皇帝

原來崇禎其人非常愛面子,他想逃離北京南下,卻有怕落下個逃跑的壞名聲,在歷史上不好聽,於是希望大臣們主動提出來。但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當時許多大臣因為提建議而遭殺身之禍,所以沒有人敢提出此事,怕皇帝翻臉不認人,都等著崇禎自己提出然後附和;還有大臣想讓皇帝在北京守社稷,讓太子去南京監國。

南遷不成,崇禎只好自殺而死

君臣之間就這樣你等我靠,錯過了最佳時機,南遷之議就這樣拖了下來。後來大順軍兵分數路東進,從北、西南和東南三面包圍北京,崇禎皇帝已無路可逃,最後只好在煤山自殺。






民國年間那些事


因為遷都而最終成功偏安的朝代不在少數,宋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汴京淪陷後,宋以臨安為行在,又維持了一百多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逼近京師,北京危在旦夕,而那時的長江中游有總兵左良玉的幾十萬大軍,長江北岸又有江北四鎮的兵力,可以說南京比北京安全的多,那麼,崇禎為何不遷都呢?

圖/崇禎帝像


首先,我們要區分一個問題,就是崇禎不遷都這個行動後面,實際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崇禎想不想遷都?另一個就是崇禎能不能遷都?


崇禎想不想遷都?


可以肯定的說,崇禎是想遷都的,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禎帝召見太子左中允李明睿詢問抵抗李自成的辦法,李明睿當面向崇禎帝提出南遷的可能性,崇禎帝頗為動心,與李明睿商討南遷事宜直到晚飯之後。在討論中他表示自己屬意南遷許久,只是因為久無倡議之人才遷延至今。在此之後,駙馬都尉鞏永固也提出類似意見。不久,李明睿公開上奏提出南遷之議。

圖/明朝疆域圖


崇禎能不能遷都?


答案也是肯定的,不能。李明睿上奏後,崇禎將詔書發往內閣討論,內閣首輔陳演反對南遷,他指示兵科給事中上奏彈劾李明睿,指斥李明睿的說法為異端邪說,並要求處死李明睿。然後,他又將崇禎南遷的風聲透漏給群臣,使得朝堂上的壓力驟然增大。崇禎為了減輕南遷的壓力,罷免了李明睿。之後的首輔魏藻德更是滑頭,當駙馬都尉鞏永固建議南遷時,他雖然在場,但一言不發,無聲的表達了反對。得不到文官集團的支持,崇禎只能作罷。


為何不能遷都?


明中葉之後的帝王與文官集團的爭鬥,從黃仁宇先生的名著《萬曆十五年》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在崇禎朝,文官集團阻撓崇禎的意願,遷都並不是第一次,當崇禎想和皇太極議和的意願被洩露後,還不是朝野譁然,和議也終於不能告成功。事實上,明中葉後文官集團勢力龐大,又以道德相標榜,崇禎又並不是能置群臣物議於無物的帝王,遷都不能成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圖/《萬曆十五年》書影


所以,並不是崇禎不想遷都,而是迫於文官集團的壓力,不能付諸行動而已。


1、樊樹志:《大明王朝的最後十七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歷史研習社


曾經有很多人都在問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去南京呢?反而固守北京直至被李自成大軍攻破城門吊死煤山呢?很多人的解答都是明朝的皇帝有骨氣,近百年都在遵循著永樂皇帝的遺言“天子守國門 君主死社稷”,也的確從洪武帝直至崇禎皇帝,明朝十六帝,兩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中國曆朝歷代唯一堅持“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王朝,而這點在諸多明朝皇帝中都有表現,如明英宗時的“土木堡之變”,即時正統帝兵敗被瓦剌所擒,也自始至終沒有發出任何的聖旨要求內閣作出任何的要求要解救自己,反而一直都是在沉默著,他也許知道明朝皇帝一直遵循的這個骨氣不能在自己的手上沒了,即時他會死,他也要堅持。再者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其實有希望先擊退滿清,後打敗李自成,他只要答應李自成的請求封西北王的請求就有機會重整河山,明史記載李自成曾經再要攻破北京的時候,派出太監杜勳進城與崇禎談判,只要崇禎帝答應封他為西北王,並賞白銀一百萬兩就是答應奉崇禎為帝,並幫助崇禎帝擊退清兵,可是很明顯最後崇禎帝拒絕了這個提議,理由很簡單他不能做明朝第一個賠款、割地的皇帝,曾經有人這麼說過其實崇禎帝的身邊少了一個李鴻章,也就是願意為他揹負罵名的臣子,只要有他明朝就不會滅亡,但是事實上崇禎帝的身邊沒有這樣的人。這也許就是崇禎帝為什麼不南遷的根本的原因。當然崇禎帝不南遷的原因還有很多因素,如明朝過世的皇帝的陵寢都在北京,他一走則勢必自己的祖宗陵寢將毀於一旦,再者崇禎帝可以說是明朝少有的有想做明君覺悟的皇帝,他不想再後世落下棄百姓、棄國家罵名的皇帝,同時也許崇禎帝根本就沒有想到李自成會那麼快的打進北京城,導致匆忙之間根本就作出任何的決定。總之其實我們或許根本就不知道那時候的崇禎帝到底是怎麼想的,也許他曾經彷徨過,他已經對這個朝堂的官員們失去了信心,也許他望著那遍地戰火的明朝江山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奮鬥之心,他太累了,他想走了,祖宗的江山到這一步他已經無力拯救了。可以這麼說崇禎帝是整個明朝少有的明君,只不過他生錯了時代,如果他生在明朝的中期,也許明朝將變得更加強大,可歷史就是歷史,他已經生在這個年代,他沒有辦法,在位17年,日日理政,從無休息享受的時刻,他只要救他的大明,可是大臣們不給他機會,李自成不給他機會,滿清更不會給他機會,或許他這麼一走也許是最好的解脫,他太累了也是他該休息的時候了。

其實我們或許可以想象下,如果崇禎帝不顧這些傳統,或者不在乎背上後世的罵名,他孤注一擲的將明朝南遷到南京,此時的南京作為陪都,它擁有著與北京一樣的體系,完整的內閣,完整的六部,更有完整的百萬大軍,只有崇禎帝能振作起來,加上大臣們不再勾心鬥角,不再進行內訌,明朝完全可以等待時間,重新北伐再次統一全國,以滿清的十萬八旗軍,說實話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可以統一全國,只要崇禎帝不死,明朝就不會倒下。可是這些只是我們的幻想,明朝經歷了兩百七十六年還是倒下了,成為漢族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還是建立了,後世的兩次鴉片戰爭還是敲開了中國的大們,那被捱打的十四年抗日戰爭還是發生了!這一切都無可挽回,作為後人的我們只能去猜測,而無法真正瞭解那時候的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那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


澳古說歷史


歷史上晉室南渡、玄宗避蜀、徽宗南巡,給人的感覺都是一蹴而就毫不拖泥帶水。可為什麼明末崇禎的南遷就這麼難?從崇禎十五年底朱由檢第一次產生南遷的念頭並提出,到崇禎十七年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崇禎數次與朝臣商議南遷可結果都是無疾而終。


提議南遷者,當斬


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八月下旬,土木堡兵敗的消息傳至大明京師。一時人心惶惶,皇帝生死不明、帝國最精銳的三大營已經全部損失,難道半壁江山就要拱手送人?形勢危急,被推為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商議戰守之策。參會諸臣只是痛罵王振誤國,對於戰守之策毫無正見。此情此景失望的朱祁鈺不禁擔憂起自己和大明未來的命運。危急關頭一個當時還叫徐珵的官員站了出來以天像有變建議‘先遷回南京在做打算?’聞言一些大臣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但是心裡想來也只有如此了,更有甚者已經在盤算散朝回家就得趕緊收拾做好準備。

看著沉默不語的眾臣,朱祁鈺只是無奈的搖頭。突然一聲大吼‘提議南遷者,其罪當誅’振聾發聵,尋著聲音大家齊齊的看向了兵部侍郎于謙。(戰歌仰望星空原創)接下來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在於謙的帶領下明軍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大明成功避免了恥辱之後更大的恥辱,于謙的智慧與勇氣也贏得了一致的稱讚。只是這個徐珵就比較悲催了,戰爭勝利之後‘懦夫、大明江山險些斷送於其手’等等不好的名聲都被按到了徐珵頭上。儘管徐珵也相當有能力,在戰後也是積極工作表現突出,奈何當初的提議使他成了過街老鼠,就連於謙摒棄前嫌向朱祁鈺推薦徐珵,朱祁鈺也說‘就他,還是算了吧!’無奈徐珵只得改名為徐有貞,才算是又獲得了出頭的機會。


有了徐有貞的前車之鑑,之後的明朝再度面臨此類危機之時,南遷幾乎就成了禁忌,你要是想提,就得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擔起斷送半壁江山的罪責。所以說這個因素的存在也是崇禎朝很少有人敢提及南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

再回到崇禎十五年底,伴隨著松山城的陷落,松錦大戰終於以明朝慘敗落下帷幕。隨後清兵入塞,如入無人之境,二十餘萬明軍卻只敢遠觀而不敢與之交戰。如此境況令明廷大為震動,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內部李自成第三次圍困開封,朝廷派出的大軍在李自成面前竟然一戰而潰,平賊將軍左良玉精銳盡喪、總兵虎大威陣亡。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崇禎連夜召見首輔周延儒商討南遷之策。不料消息走漏,被天啟帝懿安皇后得知,得知消息的懿安皇后趕緊找到崇禎皇帝‘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以此勸諫朱由檢固守京師。


這是崇禎南遷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敵人還沒來你就放著祖宗陵寢不管,自己先逃跑?對於將名聲看得極其重的崇禎來說,不忠不孝的名聲他是萬萬不敢輕易背上的。

太子於南京監國可否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誓師出征,接到前線軍報的崇禎皇帝立即命令左懋第前往南京查看沿途水陸兵馬力量,同時又命令天津巡撫馮元飆置辦漕船準備沿運河南下,又令其準備海船三百艘以備不測。不願半壁江山毀於己手,更不敢承擔不忠不孝罪名的崇禎,本想讓大臣們三請自己再三讓然後成行。只是朝堂之上雖有李明睿提議南遷,但應者寥寥。一時南遷之議陷入了僵局。

為什麼李明睿的提議會應者寥寥?是因為李明睿給的建議是讓崇禎南遷以圖復興,而讓內閣輔臣留下協助太子堅守京師。聽到這樣的建議,時任內閣首輔的陳演當即表示反對。在陳演拒絕之後,又有人提議應該讓太子前往南京監國。聽到這個提議後,崇禎皇帝本已經有所心動。正欲同意,又一個人站了出來。這個人叫光時亨時任兵科給事中,他大呼‘提議太子南遷者,意欲何為,難道要仿效唐肅宗靈武繼位之事?’經他一說,眾人皆不敢再言,因為再說就相當於謀反。就此太子南遷的提議也最終失敗。



最後的救命稻草

其實之所以一直在南遷問題上搖擺不定是因為崇禎及朝臣們都自認為還有一張王牌沒動,那就是吳三桂的關寧軍。只不過關寧軍一直肩負守衛關寧防線的重任,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調動。可當時的形勢已經是萬不得已了,所以再也沒有什麼糧餉的問題、再也沒有什麼放棄關外的顧慮。崇禎皇帝終於不再猶豫,終於英明的做出了早就應該做出的決斷——強令吳三桂放棄關外,整頓兵馬火速入京師勤王。


只是這個決斷太晚了,並且崇禎和朝臣們的想法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首先僅以吳三桂的數萬關寧軍能不能擋住幾十萬士氣如虹的東征順軍;其次吳三桂眼見順軍勢大,崇禎徵調的其它總兵如唐通、劉澤清等或者投敵或者藉故逃跑。吳三桂顯然也不願意帶著自己最後的依靠投入那註定難以熄滅的熊熊烈火之中;最後在順軍離京師越來越近的緊要關頭,吳三桂不僅借棄地遷移干係重大而行動遲緩,而且根據張縉彥《關寧調援紀事》載吳三桂磨蹭到三月十三日才進關並且在順軍即將兵臨城下時居然還‘請馬一萬,安歇家口五日’。當年己巳之變,袁崇煥率領關寧精騎只用了幾天就抵達京師,吳三桂這樣磨磨蹭蹭到底是想幹什麼?

天子殉社稷

在寧武關消滅了周遇吉之後,李自成幾乎再也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一路沿著大同、宣府、居庸關進抵京師,順軍另一路在劉芳亮的統領下也逐漸逼近保定切斷崇禎通過運河南逃的路線。兩路大軍最終將於京師會合,用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徹底將崇禎圍困起來。那麼這種看似崇禎插翅難逃的境況下,崇禎是否真的就無路可走了?並非如此,崇禎十七年三月七日,明天津巡撫之子進京師向崇禎提出經天津由海路南遷的建議。這是當時崇禎唯一的生路,也是大明最後的一線希望。


可此時的崇禎不知是已經絕望還是真的以為吳三桂關寧軍一到就能轉危為安,他竟然決絕的拒絕了這個建議。這就有一個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既然你已經打定主意要堅守社稷,與京師共存亡,那為什麼不在這樣的局面下至少讓太子從海路南遷?到了三月十九日京師城破才急慌慌的命人將幾個皇子送出去,希望能逃出生天。這明顯就有點自暴自棄、不負責任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崇禎能聽從天津巡撫的建議將太子送走,那麼至少南明就能避免很多混亂。



十五年的時間裡崇禎皇帝有著太多機會能力挽狂瀾,就是最後的兩年多里,上天也不止一次的給他機會讓他避免亡國之君的下場。只是全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通通錯失。氣數這東西肯定是存在,但更多的時候往往都是事在人為。

你說你想要逃,偏偏註定要落腳……


戰歌仰望星空


1.明朝定都北京兩百多年,權貴和既得利益者在北京及其周邊置辦了大量產業,一旦遷都,他們的產業無法帶走,只能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所以他們並不支持遷都;

2.明末黨爭激烈,內鬥不休,遷都這種大事很容易遭致反對派的攻訐,所以文武大臣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遷都逃跑,是政治不正確的表現,很容易被言官和御史噴,沒人願意觸這個眉頭;

3.崇禎皇帝性格剛烈,好面子,一心想振興大明,斷不敢承擔拋棄宗廟陵寢的責任,遷都意願不堅定。另外崇禎皇帝刻薄寡恩,與大臣關係很緊張,離心離德,沒人願意為皇帝分憂,大臣擔心提出遷都意見後,引起眾怒,到時候被皇帝拋出去背黑鍋(陳新甲就是背鍋被殺的,此舉令滿朝文武寒心)

4.對李闖勢力低估,李闖從大山出來後,只花了兩年多就殺進了北京,重兵防守的山西和京畿重地,幾乎望風而降,大出明廷意料,之前是糾結走不走,後來想走了,卻走不了了。

PS——

明末內憂外患,天災頻起,財政崩潰,政治腐敗,大限將至,崇禎如果遷都南下,也無法扭轉局面,反而會因無能和怕死,引發天下百姓的信任危機,其本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會大打折扣。明末各將領已顯現軍閥化趨勢,如左良玉,以及後來四鎮,本身已是喪家之犬的崇禎皇帝,能否控制得了這些地頭蛇,也是未知之數。


戰爭藝術001


其實不是崇禎不願意南遷,南遷的問題他並非沒有考慮過,只是最終沒有成行罷了。至於為何沒能南遷,我認為主要是由四個原因造成的。一是曾有南遷之議,崇禎猶豫不決,錯過最佳時機。二是南北被起義軍隔斷,南遷較為危險。三是大臣們爭執不下,無法達成一致。四是前線敗的太快,朝廷反應不及。

曾有南遷之議,崇禎猶豫不決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曾勸崇禎放棄北京,儘快南遷。

其實崇禎是有南遷意向的,但是他卻不願意承擔放棄國都這樣的罵名,於是崇禎對李明睿說道,“我也意圖南遷,但是外廷大臣都不同意,怎麼辦?”

李明睿勸說,“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請崇禎不要再猶豫,儘快做出決斷。

但是崇禎始終沒有辦法下決心,直到三月初四,前線已經極為危急,南遷之事才被正式提出來。崇禎對大臣們說,“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聯將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諸卿以為如何?”他的意思是說,我本來是不想遷都的,都是李明睿勸說的,你們認為這個意見怎麼樣?

結果大臣陳演堅決反對南遷,嚴厲譴責李明睿,“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不殺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兵科給事中李時亨也說道,“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遙奉李隆基為太上皇)

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沒人再敢提遷都的事情了,崇禎眼見反對的呼聲太高,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選擇南遷了。

南北被起義軍隔斷,南遷較為危險

我們先來看一下崇禎十七年時,明末農民起義軍的活動地圖。(如下圖)

由圖可見,從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地區,都是起義軍的活動區域,這種情況下南遷,護衛兵力太少,一旦被發現,恐怕太過危險;護衛兵力如果太多,行動速度必然受影響,且目標過大,難免會被起義軍追上吃掉。

土木堡之變的教訓歷歷在目啊,當時主場作戰的明英宗朱祁鎮數十萬大軍,面對也先的幾萬起兵就被殺了個全軍覆沒,更何況如今是客場作戰,而起義軍的規模也遠超也先的兵力,如果貿然南遷,豈不危險。

其實在大臣們眼中,皇帝的命都不重要,問題是他們的小命可金貴啊。

大臣們爭執不下,無法達成一致

到了明朝末期,朝廷的運轉效率是相當低的,尤其是大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對於一件事往往要爭論許久,還是無法達成一致。

對於南遷這種大事同樣如此,有人贊同,就有人反對。其實說穿了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主要原因無非三條:

一是南遷危險,自己小命重要,就如上面所說。

二是大臣們多年積攢的家產可都在北京城呢,要他們放棄所有財產,跟著皇帝南遷另起爐灶?他們能願意才怪,國庫空虛皇帝給他們借錢都借不到,還會主動放棄?

三是不願放棄權利,例如在太原陷落之後,李建泰曾提議護送太子南遷這件事,原本是有備無患的好事,畢竟南京方面也有一套班子,一旦北京有變故,南京方面可以迅速組成班子運轉。可是北京這些大員們不願意啊,一旦以男方為主,自己的權勢豈不是要受影響?

在如此危急的時刻,大臣們卻仍然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得面紅耳赤,完全不顧及國家利益,豈不可恨?回頭來看,崇禎皇帝所說的“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是亡國之臣爾”難道沒有道理嗎?

前線敗的太快,朝廷反應不及

以上這些原因只是皇帝和朝廷遲遲沒有決定的原因,而真正導致南遷失去希望的,是前線戰事惡化的速度太快,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從李自成起兵,到北京城被攻破這段時間的大事件。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七天之後開始率軍向京城進發。

正月二十六日,崇禎帝行遣將禮,李建泰開始率兵前去平叛,然而並無任何作為,一路敗退回保定。至二月,形勢急轉直下,李建泰派人上奏說:“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

三月初六,崇禎發佈“命天下兵勤王”的詔令,並詔令吳三桂、唐通、劉澤清率兵回京。然而劉澤清並未奉詔;吳三桂則由於距離較遠,裹挾百姓入關行軍速度較慢,遲遲未能到達;只有唐通率領八千人抵達京城。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順軍抵達居庸關,駐守居庸關抵達唐通見敵軍勢大,直接率領所部開關投降,京城最後一道防線告破。

三月十七日,大順軍兵臨北京城下。

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崇禎帝於煤山自盡。此時吳三桂剛剛到達山海關。

僅僅三個多月,李自成就一路從西安打到了北京,最終攻破了京城,一路走來簡直如摧枯拉朽一般,這個時候還想要遷都,還怎麼來得及。


綜上所述,不論是崇禎南遷,還是太子南遷,一方面由於崇禎自己猶豫不決,另一方面由於朝廷爭論不下,已經錯過了應對時機。再加上前線敗的速度實在太快,等到三月初四南遷之議失敗,無論是號召天下兵馬勤王,還是再選擇遷都,都已經來不及了。


香茗史館


崇禎不南遷,一是歷史的經驗,二是現實的考量,三是個人的自信。

首先,“天子守國門”是明成祖朱棣的一項重大決策。定都南京,相距邊塞極遠,對邊疆的控制力不足。而明帝國的主要威脅,就在北疆。

明太祖時期,分封許多皇子鎮守北疆,遏制了蒙古南下的勢頭。但靖難之役的爆發,暴露了“尾大不掉,反受其難”的後果。所以明成祖雖以藩鎮造反起家,即位後卻更加大手筆削藩。

削藩之後,邊疆誰守?思來想去,還是天子鎮守最為妥當。此後北京在明代充當了長時間的“行在”,北京南京各有一套朝廷班子,形成“二京制”。但只有皇帝所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權力核心,慢慢北京取代南京地位,成為真正首都,南京成了官員養老的理想居所。當時南京各部尚書,除了戶部有點權力外,其他各部只是清水衙門,官員養老佳處。

但南京首都功能的保留,還是為明朝皇帝提供了一條“退路”。但此前發生的故事,讓這條退路被堵死了。

南遷避難,在崇禎之前就出現過。明英宗土木堡被瓦剌俘虜,明軍50萬精銳覆滅,蒙古騎兵打到北京城下。這時候的形勢,可以說比崇禎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就有大臣主張南遷。大臣徐有貞還從天象出發,認為南遷能躲過這場災難。可大臣于謙站了出來,用南宋南遷只是一時僥倖,卻喪失大片國土,最終還是滅於外族的教訓,堅決反對遷都。最後于謙等人擁立了明景泰帝,併成功打退了瓦剌進攻。雖然于謙後來被複闢的英宗殺害,但他的功績卻被完整保留下來。英宗去世,憲宗即位,于謙被恢復名譽,而且極受推崇。

後來蒙古俺答汗侵犯京師,在北京周遭劫掠數日,嘉靖帝困守都城,此時也沒人再提出南遷的建議。

崇禎帝身亡,其實也有一定的偶然性。當時還沒人能看出,流寇能攻破北京,傾覆明政權。明朝的主要威脅是東北滿清,對內部起義並沒有使出全部精力。等到起義軍攻陷京師周圍,崇禎帝想難逃避難,也已經無計可施了。後來到了民國時期,蔣介石就是吸取教訓,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崇禎還有極強的個人自信。他不僅迷戀權力,而且善於使用權力。崇禎帝曾修書給羅馬教皇,表示自己願意改信天主教,請求羅馬教廷組織歐洲軍隊援助他。如此條件下,他也沒有決定南遷。而且崇禎帝對大臣動輒追責,甚至處死,群臣戰戰兢兢,不敢多言。南遷這種舉國驚動的大事,豈是臣子敢提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