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未來式——民藏能否實現欣賞、增值到文化傳承的行業跨越?

2017年, 國家文物局在5月22日、6月15、7月28日連續召開三場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座談會,充分聽取業界心聲。也許,這離很多人的期望還有不小距離,但這至少表明了文物主管部門的一種態度,同時,也為我們發出了一種積極的信號,凸顯對民間文物領域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十九大後,國家非常重視民間收藏,國家文物局出臺有關保護鼓勵民間收藏政策,深得民心,並建立了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放寬民間文物流通合法化等明確政策。讓民間收藏家明明白白收藏、清清楚楚流通,大膽放心地去依法收藏。國家對民間收藏財產權的確認和保護,大大增強了收藏界投資的動力和信心,使藏者獲得更充分的法律保障,民間收藏的春天終於來到了。

藝術未來式——民藏能否實現欣賞、增值到文化傳承的行業跨越?

長期以來,由於法律的約束,私人不能建博物館,藏品權沒澄清,有關部門又不支持,捆住了民間收藏的手腳,而現在國家文物部門大力支持民間收藏,許可私人辦博物館,並且還給予補償費,極大鼓舞了民間收藏人士的熱情,不少地區的民間收藏大家開始自籌資金建造私人博物館。

藝術未來式——民藏能否實現欣賞、增值到文化傳承的行業跨越?

國家文物部門出臺新的政策,維護了社會市場經濟秩序,激活了收藏熱情,並保護了民間收藏者的物權和收藏合法權,意味著民間文物收藏地位進一步得到法律上的認可。此舉,提高了民間收藏領域的興趣,繁榮了文物市場,促進了市場更趨完善,無疑給火爆的藝術品市場添加了助燃劑,也為市場的未來開闊了光明前景,千年老祖宗遺留的珍貴遺產得到了民間收藏的保存。尤其是古陶瓷類藏品,在古玩市場領域,無論是與書畫、郵幣卡還是雜項相比,陶瓷都是交易風險最高的,動輒過億單價藏品,歷來都佔據著金字塔的最頂端。

在很多人看來,藝術本身是對夢想的一種追求,但有好的夢想還得有實現夢想的手段。我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事實上金錢對於藝術領域的促進作用卻是不可否認的。毋庸置疑,經濟層面的合理運作會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起到龐大的推動作用;而相反的,藝術品產業的健全與穩步發展也會在保持經濟穩定,改善產業結構的過程中發揮正面影響。

藝術未來式——民藏能否實現欣賞、增值到文化傳承的行業跨越?

隨著“藝術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定大有可為,但風險同樣值得警惕。如何協調藝術、金融、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的藝術品金融化尚缺乏基礎,比西方走得晚,但比西方走得快,在幾年內就可以吸納、複製西方的體制,可能正因為走得太快,容易跌跤。西方今天的模式是由西方藝術品市場本身的規律決定的,有自己的歷史原因,正因為有這個內因,才發展出這些金融工具,但中國的國情與西方完全不同,不論從結構機制,還是文化背景來說差別都是巨大的,所以中國不能簡單地複製西方已有的模式,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探索自己的道路,創造自己的遊戲規則。既有國際化視野,又繼承了中國文化本質的新一代藝術家可能是國際藝術市場未來最有潛力的生力軍。

藝術未來式——民藏能否實現欣賞、增值到文化傳承的行業跨越?

近年來,藝術對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在持續增強,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勢,金融資本不僅染指藝術品拍賣市場,而且以銀行、信託、基金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介入藝術品行業,各種藝術品理財產品以及基於藝術品的金融產品頻頻問世、層出不窮,已成為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深具升值潛力的藏品又一次吸引了民間大眾的眼球,越來越受藏者的追捧,古玩也驟添了風雅意趣,清新格調和閒情雅緻,大大增強了民間群體社會活動性。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將文物藝術品通過鑑定、評估、確權、託管、保險、資產化操作等流程,利用物聯網系統及電子標籤跟蹤溯源系統進行電子身份證植入,使文物藝術品傳承有序,成為金融資產,計入企業資本和個人財富。收藏的本質,不是炫富,而是藏家對藝術品位的深度理解。帶著美好的夢想踏進收藏世界,到達你所夢想追求的藝術殿堂,民間收藏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力軍。收藏純屬個人愛好,自藏自樂,憑自己的經濟實力掌握收藏知識,才能收藏天下,既獲取精神上的享受,又傳承民族文化遺產。優雅安靜、閒雲流水般的情懷滲透了藏家的心田。收藏的春天的到來,給藏界帶來驚喜,大眾收藏圈會讓藏者越發痴迷陶醉。(文/好韻)

“華夏古今藝術”媒體平臺

首先應該承認,這是一個待摸索的行業,涉及多個層面的藝術和藝術的多個層面,且行業細分繁雜並精細。從“華夏古今藝術”名字可以看出,我們所涵蓋的是藝術行業現狀,發展和未來……而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現在藝術的推陳出新,更有對古代藝術的尊重和崇敬,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和傳承。

對於剛剛投身於這個行業的我而言,膚淺的認為,人們對藝術的追捧造就了對收藏的痴迷,收藏或許是人生的一種追求和境界,但不可否認的是,透過收藏品,感受歲月的變遷,品味歷史的滄桑,體會歷史變遷下那源遠流長的文化……這又何嘗不是對收藏品所承載著的歷史和文化,藝術審美和工藝傳承的一種弘揚與傳承呢?

當然正是收藏品有這特殊的稀缺性和獨有的價值,使得它投資升值的功能被無限放大。但其實,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歷史所賦予收藏品的深厚的文化積澱,緣於對祖先文化的認知和崇仰,緣於我們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責任,緣於我們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追憶。歷史是不可能逆轉的,無論什麼時期的藝術品,你只要滲透到它的文化裡面就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和一種信仰。這也正是“華夏古今藝術”平臺的宗旨和責任,我們期待更多喜歡藝術品的人能夠聚集在這個有深度的交流平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通過收藏能結交到圈子裡志同道合的知己,共同建立良性的收藏觀和認識觀,從而更好的保護文物和傳播文化。更希望得到藝術創作大師及藝術品經營機構的鼎力支持,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全方位、立體化的媒體解決方案。

二、本平臺中註明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內容來源於網絡的,信息內容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版單位所有。

三、本平臺中發佈的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內容,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不代表平臺觀點。

四、如因作品內容、侵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聯繫小編,請在見圖文後30日內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