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终结了德国政坛的“默克尔时代”?

山水之间1101


形势比人强!被吹捧上天,甚至被誉为圣母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不得不亲手终结纵横欧洲十几载的“默克尔时代”,德意志的钢铁脊梁、欧盟的主心骨就此渐行渐远,乃至于模糊、消失。“默克尔时代”的结束,不仅结束了德国的“世界大国”的美梦,而且连累在多级世界中最为弱小的一极的欧盟丧失仅存的一点独立自主,沦为类似于美国的追随者的角色,而不是从前的平衡者。这些源自于默克尔的战略投机,国际风云突变下的偷鸡不得蚀把米,以及高达1550万人,占德国总人口19%的贫困的德国人引发的人心思变,集体向右转的不可逆转的趋势,默克尔逐渐成了德国人“多余的人,如果不是罪人的话”。

默克尔从2005年主政德国,是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待机”最长的领导人,曾经把德国带到了新高度,并进阶为欧盟一言九鼎的领导者,是万众景仰的“欧洲铁娘子”、“欧盟发动机”,滋生了耿宏伟的目标,试图通过“借壳上市”,彻底解脱二战战败国的桎梏,使德国发展为美、龙、俄平起平坐的世界主要玩家。

默克尔使德国强大,并试图与美、龙、俄平起平坐的世界主要玩家的战略主要是“借壳上市”,第一次大获成功,第二次则是偷鸡不得蚀把米,造就了今日德国的困境,不得不提前结束“默克尔时代”。

德国的强大,以及赢得世界声誉,主要是在默克尔时代,她通过欧盟这个“壳”,并全力施展“吸星大法”,源源不绝地从欧盟20多个成员国“吸血”,使德国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强大,经济上一枝独秀,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暴涨,最终使德国从欧盟的“三驾马车”中脱颖而出,变成了“一驾马车”,成为欧盟事实上的一言九鼎的领导者,在这2015年默克尔强令欧盟各成员国打开边境迎接几百万的难民时达到了巅峰。

默克尔的第二次“借壳上市”是押宝奥巴马与希拉里,打造美国最可靠的伙伴、最忠实的追随者与min主的接班人的硬角色。2014年,俄罗斯趁乌克兰内乱占领了克里米亚,并出兵实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造成乌克兰的二次分裂。对此,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一度使俄罗斯经济大幅衰退。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主要是针对克里米亚问题,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则是因为俄罗斯实际控制了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

如果说美国的制裁使俄罗斯外伤,而德国主导的欧盟的制裁却让俄罗斯内伤,吐血不止,这是因为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最主要的海外融资目的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主要买家,更是掌握着俄罗斯获取欧洲身份证的钥匙。前二天,默克尔访问乌克兰,再次指责俄罗斯没有执行“明斯克协议”,表态支持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

默克尔带领欧盟严厉制裁俄罗斯,是向奥巴马、希拉里(默克尔对希拉里当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深信不疑,并为此下了决定她政治前途的赌注)表忠心,更是德国再次“借壳上市”的豪华版政治行为——借美国这个“壳”,使德国彻底解脱二战战败国的桎梏,并在美国这棵大树的庇护下,进阶为仅次为美、龙、俄的世界第四极。默克尔作为资深的老脸的政治人物,比谁都更清楚没有财政统一、军事统一的欧盟是不可能成为多极世界中真正有实力有话语权的一极的!她的想法与做法是利用欧盟这个平台壮大德国,使德国成为世界的第四极。

默克尔深信德国比经济远远落后的英国、法国更有担当世界第四极的资格,更不甘心这个资格被经济实力更强大的日本,以及经济发展后劲更强大的印度,甚至巴西后来居上,抢走世界第四极的坐席。这就是默克尔选择对美国“借壳上市”的逻辑与政策依据。那她怎么操作对美国的“借壳上市”呢?手段很简单粗暴,就是效仿英国,与美国零距离,以最优异的表现,赢得美国的欢心与信任,取代英国,成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最可靠的伙伴。

然而,异军突起的特朗普意外地击败了希拉里,成为美国的新总统,从奥巴马手中接过了“min主世界最后的旗手”的光荣称号与旗帜的默克尔,在奉行美国优先、单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特朗普眼里,就是欧洲版的奥巴马、希拉里,自然入不了特朗普的“法眼”,横眉冷对,使默克尔“借壳上市”美国成就世界第四极的梦想破灭了。

更让默克尔痛苦不堪,万念俱灰的是德国人开始走出“默克尔迷失”,不再相信默克尔的“魔方”在特朗普思想的“烛照”下,开始集体向右转,默克尔成了德国人“多余的人”,如果不是罪人的话。

造成默克尔如今的困境,除了战略投机的破产、难民的后果的发酵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默克尔的施政无能——高福利下的群体性制度性贫困。德国2017年的总人口8270万左右,然而,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7年,1550万人的德国人生活在社会边缘或受到贫困威胁,占全国总人口的19%,也就是说,每100个德国人中就有19个就穷人,需要国家的扶贫与社会的救助,这是非常高的贫困比例,远远高于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的贫困人口的比例,令人触目惊心!

在德国,什么样的人属于官方认定的贫困人口?判定个标准有三:收入低于贫困线、物质严重匮乏、极低就业率。满足任何一项,就是德国的穷人,也就是扶贫的对象。同时,德国200多万的失业者普遍没有钱支付一日三餐,需要社会的帮扶、国家的救助。德国议会第五大政党德国左翼党的劳动政策部发言人萨比娜·齐默曼表示,对于德国这样的社会福利国家,德国联邦统计局的这个数据无疑等同于一份贫困证明。

德国的正面是高福利的国家,一般人看不见的背面则是将近五分之一的德国人生存在贫困线下面。这是德国人集体向右转,被默克尔与德国左翼排斥的德国选择党等右翼政党崛起,并在德国议会拥有一席之地——德国选择党已是德国议会第三大政党的内因。

对于德国人,更大的悲剧是2021年默克尔结束总理任期退出德国政坛后,将会出现默克尔第二、默克尔第三、第四上台执政,延续她的暗淡。只有德国选择党取得执政权,德国才会“变天”,德国人才不用天天看着夕阳,而是日日迎接朝阳。


飞狼


默克尔做出了错误的政治判断,导致德国出现战略性的手失误,默克尔理应承担责任!

奥巴马执政时期,欧洲谁最支持奥巴马的政策?答案是默克尔。无论是对俄政策还是中东动乱,默克尔都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支持者。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德国也享受到了美国对德国的特殊待遇,德国坚决追随美国的脚步,也导致德国如今的结果。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有人说,默克尔最大的错误在放开接受中东难民。可仔细想过,为什么会有中东难民出现,为什么欧洲会敞开怀抱接受中东难民。其一是欧洲需要低价劳动力,需要维持低价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与美国的非法移民一样,欧洲也需要低工资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维持低附加值产业的生存!很多人看到欧洲吸纳了许多难民涌入,但是,根本不看这些难民营实际生活。这些难民与美国的非法移民一样一样的道理,他们不是合法公民,他们短时间无法享受一个合法公民所应享受的合法待遇,无论是工资薪酬劳动保障医疗保险等等,他们因为其非法或难民身份,在名义上会得到其法定国家无法得到的福利,但是他们无法得到他们入驻国合法的薪酬福利,这是国家差距也是法定差距,这种差距是物理存在的,是国家发展水平带来的差距,事实上与人权民主这些大而上的观念无关。德国吸纳难民,一方面是德国低附加值产业维持低成本生存需要,这是德国继续维持欧洲经济地位所需要的策略。

二是德国配合了美国制造中东动乱,解决难民无法安置的需要。

德国在中东乃至美俄对抗之中,看到了德国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德国能否借助美俄对抗中东动乱,摆脱二战以来,德国尴尬且无力的地位,因此,竭力迎合美国的需求,配合奥巴马的中东乃至于对俄政策,期望在美俄对抗之中,找到摆脱美俄压制的道路,这其实就是德国二战之后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去查,德国在俄乌关系、美俄关系上,默克尔几乎是全面选择亲美策略。而美国因德国支持肆无忌惮的在中东制造动乱,从而彻底摧毁二战之后在中东中上阶层形成的独立自主的民族思想和观念。德国敞开怀抱,兼济天下,而欧洲为此埋单,为美国消除了难民涌入所带来的政治影响,逼迫欧洲游资出走欧洲回流美国,否则,哪来这么多“民猪”牛逼哄哄嘲笑中东统治者的弱智与无能,而奥巴马也是投桃报李,在任期内最后的出访放在欧洲,并极富象征的言,将民主的大旗交由默克尔担当。

默克尔的判断,完全是确信,奥巴马的政策会在美国得到全力支持,而作为奥巴马主义创造者和接班人希拉里必定当选。希拉里当选会进一步强化奥巴马主义的贯彻实施,德国接受难民,以及全面反俄策略会与美国的对俄对抗有机结合,从而为德国在美俄对抗中寻求最大的国家利益。这是默克尔最大的政治判断 ,也是默克尔最大的政治赌注!结果是——她输了!美国的特朗普政权非常极端,极端到不仅仅是美俄对抗,而是美国与全世界对抗,德国为单纯的美俄对抗,欧洲配合所做出的牺牲和准备,完全都不被特朗普看中,特别是默克尔两次访美,特朗普完全无视默克尔的政治存在,默克尔失去了来自美国的政治支持,她作为二战战败国德国的政治领袖,特别是她,为配合美国策略所做出的一切牺牲或者说政治准备,都丧失了国际环境的衬托,她为德国做出的战略决策失去了支撑,她必须维持承担责任,她在做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弥补之后,依然回天无力 下台就是不二选择!


石隙甘泉


10月29日,默克尔突然宣布她将放弃续任基民盟党主席,在12月初的基民盟党代会上将放弃竞选党主席,并表示在2021年从总理职位上下台。此举意味着默克尔时代行将终结。作为政坛常青树,默克尔自2005以来一直担任德国总理。引人注目的是,默克尔迄今已经连续七次蝉联“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世界最有权力的女性。默克尔的离任自然被视为是德国一个时代的终结。

为何默克尔宣布放弃最高权力之位?是她情愿如此,还是不得以而为之?恐怕不情愿的因素更多一些,执政联盟的内讧让她身心俱疲,因而便一心想“悠然归南山”了。默克尔的提前宣布辞职并非突然,实则有迹可循。这要从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说起。

第一,自2015年欧洲发生难民危机以来,德国接受了数百万来自中东(尤其是叙利亚)的难民。默克尔的宽容移民政策为其博得了国际声誉,但却给自己在国内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难民的大量涌入给德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难民奸杀德国女性的案件不止一起,民众对默克尔因而越来越不满。这造就克德国右翼政党的崛起。


第二,在2017年10月的德国大选中,右翼政党选择党”(AfD),获得了13%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三大党,震惊了欧盟和德国政坛。虽然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依然是第一大党,但其在此次大选中仅仅赢得33%的选票,创1990年东德与西德合并以来的历史最低得票率。这次大选其实已经昭示着默克尔执政的隐忧已经显现。

第三,2018年6月17日,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表示由于与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难民问题上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基社盟有可能“单飞”,不再与基民盟结盟。自1949年以来基民盟与基社盟便一直联盟,被称为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是一个中间偏右的政党联盟。虽然基民盟与基社盟是两个不同政党,但确实德国政坛的“连体婴”,在竞选中合为一体,同仇敌忾,因而德国人一般把它们视为一个政党。虽然基民盟和基社盟目前尚未分崩离析,但基社盟释放出来的“单飞”信号无疑是在逼默克尔尽早辞职。

第四,2018年9月25日,默克尔的长期政治盟友考德在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选举中意外落败给名不经传的布林克豪斯。布林克豪斯获得了联盟党半数以上议员(125/237)的支持。9月25日考德的败选可谓是一场德国政坛上的“政治霹雳”,预示着默克尔自己党内的多数议员对默克尔已经十分不满,有点“逼宫”的意味。默克尔已经感觉到自己将会面临一场政治危机。

第五,在2018年10月的关键州选举中,默克尔领导下的执政联盟内的政党均遭遇了重挫,加深了默克尔的政治危机。在10月14日的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中,基民盟的姊妹党基社盟和社民党得票均下降10%以上。在10月28日的黑森州议会选举中,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和社民党的得票率也下降了10%以上。自2005年以来,社民党一直与联盟党共同组阁执政。此次在关键州所遭遇的重挫已经预示着默克尔面临着严重的执政危机。

难民危机的发酵、右翼政党的崛起,姊妹党内部的龃龉不断以及自家议员对默克尔的加剧的不满已经成为默克尔的难以承受之重。如果再不及早宣布放弃大权之位的计划,默克尔有可能重演撒切尔在1990的悲剧,被自己党的议员们串谋逼下台。默克尔在10月29日宣布下台计划还是十分明智的选择。默克尔时代会有终结的一天,在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急流勇退不失为明智之举。至少,默克尔可以体面地下台。默克尔已经为德国奉献了十几年,是该好好休息了!


睿恪煦


默克尔担任基民盟主席已有18年之久,从2005年起默克尔就一直担任德国总理,现在是他第四个总理任期。这期间,默克尔在内政外交上鲜有挑战,支持率长期居高不下。

默克尔在德国和欧洲政坛影响力巨大,其治下的德国迎来了冷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她还带领德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在欧洲层面,默克尔主导成功应对欧债危机,在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处理得当,赢得广泛赞誉,声望很高。

在全球层面,特别是在特朗普强调单边主义的情势之下,默克尔作为维护自由主义跟欧洲价值观的旗手,旗帜鲜明的面对特朗普进行反对,为她赢得了更大的国际声誉。

把默克尔从强势地位拉下来的导火索是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由于坚持开放政策,很长时间里默克尔都遭遇到来自于党内、国内和欧盟层面的多层压力。

雪上加霜的是冲击西方世界的民粹主义浪潮也波及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趁势而起,改变了德国传统的政治格局。这导致去年德国大选,默克尔的联盟党得票率不高。

经历艰难组阁后,默克尔面临多方掣肘,默克尔同意让100万难民进入到德国境内,在长期看来,会对德国的整个经济、文化、宗教产生巨大的影响。

9月25日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福尔克尔·考德败选,名不见经传的金融专家拉尔夫·布林克豪斯在党内选举中夺走了考德的主席之位,她的保守派党员在议会党团主席选举中让她的长期盟友考德出局,这凸显出对她13年统治的不满在不断增加。

10月29日,默克尔宣布放弃对基督教民主联盟(下称“基民盟”)党主席和联邦总理的连任诉求,并将于2021年结束总理任期后,彻底离开政坛。

默克尔政治生涯的阴晴变化,也折射出近年来欧洲政治气候的风云变化。默克尔被弱化,其实是整个欧洲政坛模式的一部分。民众对传统政党的信任在下降,对极端左翼和右翼政治势力的支持上升,政治版图遭遇碎片化。

从去年的德国联邦选举,到今年6月的意大利选举,再到9月的瑞典选举,都呈现出类似的情形。不过也有乐观分析认为,德国不会发生民粹党派上台执政的一幕。

德国经济状况好,能遏制民粹兴风作浪的势头。联盟党的基本盘还在,仍是德国政治的中坚力量。选择党绿党等小党,虽然选票增加,但要组成联合政府依然很难。所以后默克尔时代,德国政局不会出现太大的动荡,不管以后谁当总理,即便其政治影响力下降,也不太会改变德国的内外政策和基本政治理念。

默克尔的离开将会对欧盟凝聚力造成影响,为欧洲社会留下难以弥补的沟壑。默克尔即将隐退的消息赶上了一个最差的时机。如今摆在欧盟前面的是一个个棘手的难题,包括英国脱欧、意大利预算危机,明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的光芒正在逐渐暗淡,明年5月份欧洲议会选举,要看马克龙能够得到多少大的支持率。整体来说,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


远方的狮


并不是开放的难民政策让默克尔这位“政坛不倒翁”终于倒下,而是思变的民心,跃跃欲试的下属和不怀好意的政敌合力将默克尔拉下了神坛。

默克尔宣布在今年12月的党代会上不再竞选党主席,也将在2021年本届总理任期结束后放弃参加竞选,在担任党主席18年、德国总理13年之久后,默克尔终于决定急流勇退,逐渐由“欧洲无冕女王”向“退休在家的前总理”过渡。

默克尔逐渐失势始于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后,默克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放边境,收容难民,至今德国已经收留了约150万难民。怎知,大量的难民涌入令德国不堪重负,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压力倒还好说,主要是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颇为挑战德国民众的神经:科隆性侵案、慕尼黑枪击案等令德国民众不寒而栗,转而将愤怒与不安发泄在呼吁“欢迎文化”的默克尔身上。

但是,难民政策并不是默克尔下台的最关键原因。从民意上看,虽然难民政策经常被媒体炒作,被政客利用,但较大部分的德国民众对接受难民总体仍比较支持。难民危机最初爆发后,默克尔是不愿意接受难民的,结果被整天被德国媒体道德绑架。后来,希腊总理连夜打电话向默克尔求援,促其转变心意,决定接受难民,德国民众欢欣鼓舞,带着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接难民回家。虽然难民入德后的种种行为令德国民众大失所望,最初的欢迎开始转为排斥,但其实把难民邀请进德国的是他们自己而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默克尔。10月14号和28号的巴伐利亚州以及黑森州选举中,主张积极接收难民的绿党成为最大赢家,也充分说明默克尔的失利并非完全因为选择接收难民。

德国民众的“喜新厌旧”,看腻了默克尔稳健的执政风格和菱形手势,才想让默克尔下台,换个新鲜面孔,换个不同风格。默克尔的党内人渴望进步,在默克尔手下万年的媳妇也熬不成婆,只有她下台,别人才能上位。默克尔的执政伙伴为了保住党内高层位置将自身的失败领导归咎于默克尔,让默克尔为基社盟、社民党的失败背锅。在野党在默克尔治下讨不到好处,希望她下台,好在德国政坛上多分一杯羹。

默克尔可能是因循守旧了些,但这并不是她被迫放权的原因,而是各方心照不宣,推波助澜,使得默克尔最终无路可走,只能放手。


希尔维


在欧盟内忧外患下,今日德国的变局可能会影响欧洲的进程,尤其是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但是今日默克尔的选择可能就是德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呈现,也是默克尔对自己政策应付出的代价。

德国是推动欧洲进程、世界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例如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难民问题及沙特等中东问题上,总有德国的身影。在推动这些进程的时候,必然会对德国的民众及美国等众多方面的利益构成损害,反扑是必然的。默克尔及德国的落幕也是默克尔政策及德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那么是什么原因终结了默克尔执政及德国的落幕呢?

第一,难民

随着叙利亚、非洲难民涌入欧洲,为了应对本次难民危机,默克尔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将大量的难民安置在德国。由于德国人口增长乏力,默克尔希望借此来弥补德国人口不足的窘境。但是由于文化、宗教等众多方面的冲突,难民给德国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而且德国每年还有拿出大笔的资金来援助难民,这让德国民众对于默克尔政府的信任和耐心正不断流失。这种信任及耐心流失直接反应在德国的地方选举中,巴伐利亚州和黑森州选举失利,可以说是德国民众对默克尔政府信任的直接体现。

第二,欧洲民粹势力抬头

从匈牙利到法国、德国,在经济、难民等问题的刺激下,欧洲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各国的民粹政党借此迅速壮大,并且成为欧洲一股实力非常强的政治力量,而且在政府中的权利也是越来越大。这些民粹力量也是限制或者说终结默克尔时代的一股势力。

第三,美国的阻碍,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德国及默克尔的“敌视”

特朗普已经不止一次的批评德国或者默克尔了,从军事到经济,德国似乎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心中的“梦魇”,似乎德国成为美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的确,美国对德国的“敌视”也是有原因的。德国领导下的欧盟不仅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还在很多的地区事务中与美国唱反调。亦如伊核问题,欧盟计划撇开美国构建一个新的支付体系,用这个体系避免美国对欧盟的制裁。美国控制世界的重要手段就是控制美元及世界美元支付体系,美国会让欧盟制定一个新的支付体系来与美国争夺霸权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美国绝对不会让这一系统出现。

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已经开始利用欧盟内部的矛盾来施压欧盟或者解散欧盟。就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的时候,特朗普“直言不讳”的说如果法国退出欧盟,美国可以在贸易等众多方面向法国让步,可以看出特朗普是多么不喜欢欧盟。而且本月2号,特朗普全面启动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在进口伊朗石油豁免的8个国家中,并没有欧盟的成员国,美国的目的显而易见。

因此,默克尔时代的终结有默克尔政策失误的原因,也有欧洲、美国等外部因素“兴风作浪”的因素!


昨思今明未武


终结默克尔时代的表面上看是默克尔本人,实际上却是这个时代本身。默克尔的自由、包容、多元的政治风格与这个更加趋向保守,自私的时代出现了张力,导致民众更多要顺应时代,政治女强人默克尔已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不过这个女强人绝对是靠才华而不是颜值在政坛纵横近二十载。


随着难民问题的持续发酵,早有声音警告说默克尔可能导致欧盟分崩离析。其原因在于大量的难民拥入德国和欧洲,已经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产生。德国经济,安全等深受难民问题伤害。不过默克尔的政策并非关闭难民渠道,这也导致其遭到保守主义势力的攻击。

对于默克尔而言,难民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使得默克尔苦不堪言。在一个整体趋向保守和自私的时代,默克尔所获得的政治支持率也不断减少,这也使得默克尔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不得不选择退出。


默克尔已经成为德国乃至世界政坛的常青树和风云人物,历史不会忘了她。但是政治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遗憾的是属于默克尔的时代已经结束。时势造英雄,默克尔神采不再,但她的政绩已足够伟大。如果评价其功过是非,想必各位都心中有数吧?


凌胜利


默克尔在德国政坛的统治力一直以来都是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感觉,可是最近默克尔表示自己将不再寻求竞选基民盟主席,这就意味着德国的“默克尔时代”很可能会结束。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基民盟的选情和默克尔的政治威信似乎已经被难民问题消耗的所剩无几了。我们可以看到当初是默克尔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来大力推动德国在难民问题上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可是难民却给德国带来了众多问题,截止到目前难民带给德国的显然是弊大于利。



其次,

今年基民盟的选情真的并不好,这也给默克尔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对于政坛老油条默克尔来说,在此时选择急流勇退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如无意外,未来的不久德国政坛即将会进入到“后默克尔时代”。

我一直专注于体育以及国际政治的问答。觉得写得好的话就动动手指点赞或关注我的头条号吧,你们的点赞与转发都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


我只说两点


这个问题七师弟也在一年前就预测到了,那就是左翼浪潮的谢幕,所以默克尔的今年年初大选得票率从05年的完胜到今年需要联合组阁,再到自己的基社党输掉大本营,都是一步步的写照,谁能说,自己永远春光正好政坛不到呢,目前除了普京,和伊朗最高领导人,似乎这样的人很少,尤其在典型的西方国家。


七师弟前天刚好做了一个学术发言,做了这张图。

新世纪的政治左翼浪潮第一人就是默克尔,这位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博士,以清新和坚强睿智的形象,席卷德国,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任女总理。

因此兴奋不已的美国学界代表之一福山因此重新出版了自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民主制度已经可以选到人民最需要的领导人,历史将因此终结。

确实,此后,08年奥巴马大胜,10年卡梅伦胜出,12年奥朗德胜出,期间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左翼领导人和执政党也是顺风顺水。席卷了整个世界。

那时的G7会议,留下安倍一个右翼份子瑟瑟发动。其他人相谈甚欢。


那个时候的美国和欧洲,是这样的:

这一群欧美知识分子当道的时期,大家如同同志般友好亲密。


共荣:左翼无法破解的难题

大家好然后一起好,是左翼无论是制度主义者还是理想主义者,都无法破解的难题,比如奥巴马高举契约下的贸易自由的大旗,默克尔主张欧洲收留难民,法国发起环保改革等等大小政治运作,其实在短时间里都没有使得美欧的经济原地复活,在复苏乏力,中印俄持续增长的态势下,美欧阵营的民众不仅生活不如从前惬意,且一直有着危机的恐惧。

所以英国民众开始了吸引全球的脱欧,奥巴马成为跛脚总统,奥朗德毫无建树下台,默克尔从辉煌走向迟暮。

取而代之的是右翼特朗普的登台,中右翼马克龙的登台,传统右翼特丽莎梅的登台,一度迟迟无法组阁的意大利,就是因为反对党不愿意亲欧派财长上台。


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复兴

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复兴态势下,默克尔这位传统左翼进入最后的余晖,是逻辑上的正常结果,在欧盟,他无法与新人马克龙主政的法国默契如初,对于美国,她鲜明的反特态度导致了美德关系的持续冷淡,对于脱欧的英国,德国意欲重新分享英国金融产能和军工产能的想法再次落空,所以,默克尔没有了继续发热的想法,非常正常,因为做不了事情了,也同志们也都离去了。

在这个各自为阵,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好的新国际氛围之中,阵营之间的关系,盟友之间的关系,都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成为新冷战时代的氛围。而向来不傻的德国民众,也会送出一位新的右翼总理。


七师弟


如果说直接原因就是基民盟的选情导致,而深层次的原因是默克尔作为欧盟领导人在难民问题上的失策,根源性问题是当年默克尔紧跟美国步伐,导致现在无法与美国顺畅对接,导致难民问题、移民问题等让默克尔的执政基础丧失优势!

1.直接原因是基民盟选情令默克尔很失望,也最终放弃了寻求连任的可能性。黑森州选举中,基民盟的结果很差,让默克尔对于去年好不容易组建的联合政府非常失望。“非常令人失望,痛苦”,在演讲中默克尔表示。当然,默克尔想说的很多,比如巴戈利亚州、联合执政的政府内斗事件层出不穷,让默克尔更加失望。

默克尔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成熟的政客,但是面对费劲心力组建的联合政府,在黑森州的选举结果,让默克尔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想想自己的后路了!

2.难民政策,是默克尔为自己埋下的雷!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默克尔面对难民问题的光辉形象,更不会忘记竟然有市长开着车将难民送到联邦政府门口......当然,还有当年进入德国的难民,抢劫强奸等事件之后,默克尔政府本想捂住,但最终还是承认确实发生了暴力事件之后,默克尔遭遇的政治危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08d30002a71870feed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