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最近在宜宾地区屡屡出现不法分子冒充XX消防支队、大队领导推荐施工项目,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你好,请问是XX工程公司吗?

是的,请问您有什么要咨询的吗?

我是XX消防支队、大队的领导,是王主任(第三方)介绍你们给我的,我们支队有一个项目,你们可以承接吗?

你是XX(第三方)介绍来的吗?我们公司和他们很熟的,没问题,可以接。

是这样,我们这边经费报销比较麻烦,麻烦你先帮忙垫付一下,账号是…

好的,没问题。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垫付的款项已经落入了骗子的口袋

工程公司却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消防领导

什么是消防诈骗?

消防诈骗是一些不法分子假借消防培训、订消防书籍、消防检查等名义,使出种种手段,进行骗钱骗物的诈骗行为。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人们群众财产安全,干扰了正常的消防管理秩序,也极大的破坏了消防部门服务人民的社会形象。

如何识别诈骗方式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诈骗者一般采取电话通知或传真等方式,冒充国家、省、市、县级消防机构或单位领导、工作人员,推销消防书刊、消防产品、要求社会单位和个人参加消防培训、开展消防工程或者让其代沟各类商品等,要求将钱款汇到指定账号。还有些异地不法分子,运用网络新技术实施诈骗,打电话时显现为宜宾地区号码,大部分电话回拨都不通,且此类案件侦破难度大,给诈骗者有机可乘。

收费的短信电话统统是骗局!

根据《消防法》五十六条第二款、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三十四条等法律法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备案抽查和消防安全检查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谋取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不法分子假借消防名义行骗案例屡见不鲜

诈骗方式更是层出不穷

为此,榆林消防整理了

不法分子消防诈骗常用手段

提醒市民多加防范

手段一: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手段二: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手段三:上门检查—— 劣质产品,强行推销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手段四: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2016年3月14日,某市一家保险公司的张先生收到一份《市公安消防支队紧急通知》,该传真要求“全市范围内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酒店、宾馆......”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请贵单位将3500元培训费存入一个叫“刑某”的私人银行账户,并加盖了名为市公安消防支队的公章。

手段五:免费培训,变相推销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假冒消防宣传讲师,打着免费进行消防培训的名义,联系单位免费参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兜售其经销灭火器、防烟面具、救生绳等消防器材。这些消防器材价格高昂,有些器材甚至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手段六:“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手段七: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手段八:假装采购,收取回扣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冒充消防部队工作人员号称部队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

遇到消防骗局赶紧报警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针对层出不穷的消防诈骗行为,屏山消防提醒广大群众:

(一)消防机构不会以个人名义开设银行账户,凡是要求将购买消防书籍、培训费汇入个人银行账户或非本辖区的银行账户的“消防培训通知”均属诈骗行为,请各社会单位、人民群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二)消防机构执法监督人员执法时都要求着制式警服,并佩戴执法记录仪,且绝不会为社会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消防产品,也不会在检查或培训时推销消防器材、书籍等,更不会在现场检查时收取罚款。

(三)不法分子的电话、传真均没有真实号码,银行账号大多不是本地账户,上门的不法分子会持一份模糊不清介绍信,却无法出示警官证甚至身份证。

(四)消防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如果涉及罚款,不会当场要求单位和个人支付,应由单位和个人将罚金交到国家指定的对公账户。

如遇不法分子打着消防机构的名义推销产品和培训的情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9向消防部门进行求证。

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注意|宜宾消防温馨提醒:骗子冒充消防诈骗 小心谨慎莫上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