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早報:2018年10月12日財經新聞速遞

內容提要

  • 國家發改委將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情況

  • 騰訊股價連續十日下跌,創最長連跌紀錄

  • 特朗普炮轟美聯儲加息過快:“瘋了”

一、國家發改委將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情況

國家發改委近期將派出聯合督察組分赴全國各省份和部門,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落實情況。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月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關於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落實情況的通知。此前在2016年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以下簡稱《落戶方案》)。《落戶方案》提出了推進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主要目標:“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

簡評: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城鎮化潛力將為經濟發展持續釋放動能。目前中國仍在經歷快速城鎮化時期,城鎮化對需求有很強的拉動作用。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有機結合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惠及更多人口的內在要求。

二、騰訊股價連續十日下跌,創最長連跌紀錄


10月10日,騰訊控股發佈公告,宣佈耗資3900萬港元回購13.4萬股公司股票,這也是騰訊連續第22個交易日回購公司股票。但這一舉措似乎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10月11日,騰訊控股今日早盤低開,股價繼續走低,截至10:21,騰訊股價跌至269.8港元,跌幅約5.8%。公司市值縮水至約2.57萬億港元。這也是騰訊自9月27日以來,連續第10日股價下跌,創下了騰訊上市後的最長連跌紀錄。

簡評:一般而言,公司持續重金回購股票,反應公司認為自身價值存在低估,且對未來成長有信心,從而出手回購以穩定股價,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分析認為,資本市場對騰訊的擔憂主要是由於主營業務遊戲的增速放緩。今年以來一直困擾騰訊的三大負面因素:貿易陰霾、業績預期、內地對網遊監管趨嚴。近來,內地對網遊監管似乎未見改善,且回購規模不大,相關動作或只能起心理支持作用,中線未必能帶動昔日股王重拾強勢。

三、特朗普炮轟美聯儲加息過快:“瘋了”


日前,特朗普重申了他對美聯儲加息行為的不滿。他認為,鑑於當前美國經濟發展過程明顯缺乏通脹壓力,美聯儲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速度過快。“美聯儲正在做他們認為必要的事情,但我不喜歡他們做的事情,因為我們真的在控制通脹。”特朗普說,他擔心加息會減緩經濟增長。“不會看到通脹捲土重來,我只是覺得沒必要這麼快就把價格打壓下來。”

自7月以來,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對美聯儲最近的加息舉措感到不滿。8月,特朗普公開表示,其他國家在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中得到了本國央行的幫助,“在這段時間裡,美聯儲應該給我一些幫助。其他國家都得到了照顧。”他如是說。之前,他還曾表示,擔心美聯儲加息和強勢美元會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

簡評:特朗普是布什以來第一個在貨幣政策上發表意見的總統,打破了美國政界又一慣例。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聯儲已6次加息,其中包括特朗普提名的美聯儲新主席鮑威爾任內的3次加息。最近一次是在上個月,美聯儲加息到2%至2.25%之間。有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近期釋放的“偏鷹”信號稍欠妥當,畢竟美聯儲加息不僅關係到美國,也會對全球流動性帶來較大影響。一旦其利率提高速度過快導致市場流動性大幅銳減,很可能造成金融環境的緊縮,這可能會是美國經濟甚至全球經濟產生增長放緩的負面影響。

清和早報:2018年10月12日財經新聞速遞

清和早報:2018年10月12日財經新聞速遞

清和早報:2018年10月12日財經新聞速遞


整理:清和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