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中国什么样?

重回世界之巅

武汉一中 高尊平

2035年夏天。在雄安新区一所豪华别墅内,刘爱华正在接待从美国回来的妹妹刘爱美。客厅电视音量已调到最小,西湖龙井的清香弥散整个空间,水汽氤氲。

“听说你想回来,拿定主意啦?”哥哥关切地询问。

“如果不是特别困难,我希望早日回国发展。”妹妹急切地说。

刘爱华、刘爱美是一对孪生兄妹,2018年双双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建筑设计,硕士毕业后,刘爱美嫁给美国留学生吉姆,到美国定居,生有两个儿子。婚后,吉姆情感不专,爱美苦劝无果。后来,吉姆又染上毒瘾,不如意时便拿妻子撒气,家暴不断。爱美所在的建筑设计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爱美只得从富人区搬到穷人区,孩子的教育又出现大问题。刘爱华担任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总监,妹妹想借重兄长的关系调进来。

“国家移民政策很明晰。要么是一流创新型人才,要么在华投资超过3千万人民币,任意满足一项才能拿到中国绿卡。”哥哥解释说。

“想当年人才外流汹涌,移民美国的门槛步步抬高。曾几何时,这一切都颠倒过来,真有沧海桑田之感。”妹妹感慨地说。

“你当年成绩比我好,如果留在国内发展,总监的职位兴许就是你的。”哥哥惋惜地说。

“真后悔嫁给美国佬,真后悔移民美国。真是一场噩梦!”妹妹感伤地说。

“你有国际认证的一级建筑师资质,又在国际大赛中拿过金奖,凭这些条件,移民中国当无问题,进我们公司也不难。”哥哥宽解道。

“我担心的是两个孩子……”妹妹欲言又止,忙端起了茶杯,呷了一口茶,茶有些烫。

“进了公司,可以分配一套安置房,两个外甥自然都要带回来,你的两个侄男侄女也忒想见到他们。”哥哥有把握地说。

“中国的教育不知有无革新?”妹妹仍然有些疑虑。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中国的教育早已实现华丽转身,教育质量也有大幅提升。你我当年都饱受应试教育之苦,如果不是因为发明专利加分,恐怕无缘清华。但如今,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高校录取改弦更张,自主招生成为主流,以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标准,高考成绩只作参考。学生的考试压力明显减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大胆创新的氛围空前炽盛,人才的质量也跃居世界前列。”哥哥回复道。

“你这样一说,我彻底放心啦!”妹妹如释重负。“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雄安新区的空气质量不错,不知其他地区怎样?”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民共识,环保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就在今年,燃油车已然停止生产和进口,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哥哥自豪地说。

“中国政府真有魄力。因为利益集团的游说,不只枪禁不下来,连燃油车也禁不了,美国政府的做派真让人失望。”妹妹有些沮丧。

一个七岁的小姑娘端来一盘西瓜,很礼貌地请姑姑享用。爱美亲了一下女孩,女孩娇羞地跑开了。

“中国目前的建筑合同占据全球六成以上的份额,并且每年还在增加。因为设计新颖,施工质量优良,工期有保障,在全球享有良好口碑。我们公司当属业界的翘楚,你进来后收入会有保障。”哥哥递过去一块西瓜。

妹妹尝了一口冰镇西瓜,从口爽到心。

“青山绿水随处有,蓝天白云任遨游。创新教育有看头,智能汽车满街走。天下无贼不用求,长寿活到九十九!”儿童室传来齐诵的歌谣,是那样清脆,那样悦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