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扶貧達人在行動#“五保戶”是我國經濟社會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所謂的五保戶其實就是指在農村的那些生活此較困難的家庭,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勞動力也就失了家庭的經濟來源(《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國家對五保戶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怎樣快速而有效的解決這部分貧困群體的生活、生產問題便是目前脫貧工作的重心,同時也是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目標。可是,很多農村朋友並不知道“五保戶”究竟指的是什麼?怎麼才能申請?那麼,接下來農家人農家事就與大家嘮嘮。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先說什麼是農村五保;

五保也就是保吃,保住,保醫,保穿,保葬。這就是所謂的五保。對於孤兒,一般為保教。農村五保的供養,是我國農村依照《農村五保的供養工作條例》的規定對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的農民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農村五保對象,未滿16歲,或者滿16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應當依法保障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所需費用。農村五保對象的疾病治療會與當地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第二申請五保戶需要什麼條件;

第一是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亦或者雖有法定撫養義務人,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第二是無勞動能力。第三是無生活來源。然後去到村委會填寫《農村五保供養申請表》提出申請即可,後續相關的政府部門會對你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話,就會給你發放《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具體申請流程,首先個人或戶主填寫《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申請審批表》,準備戶口本、身份證、家庭收入來源等證明材料,向村委提出申請;村委核實後再交由鄉鎮政府初審,最後報縣政府審批。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另外在批准為五保戶後,經本人申請為聚養或散養。聚養到鄉鎮敬老院生活,一切吃、住、穿、醫、葬(兒童包教)全由政府負責,並與村集體簽訂五保供養合同,百年後房屋財產,土地林地等全歸集體所有,未成年人包教到16歲成人。供養內容:

1、供給糧油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

2、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5、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6、如果是未滿16週歲或者已滿16週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應保障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那麼,五保戶一年能領到多少錢?農村社會救助,必須依靠國家的大力扶持。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五保戶的救濟水平應該達到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百分之六十。從這裡可以想到,如果光是依靠國家救助,農村五保戶的生活過得是非常艱辛。不過,相對於低保來說要高一些。不過我們可以理解成孤苦伶仃一個人(或者家人也無能力照顧),還沒有勞動能力,國家對他們進行照顧特別優惠一些也是應該的。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而且,2018年對於五保戶人員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在養老方面,目前國家正在試點以地養老新模式,農村五保戶可以通過退出農村的房屋和土地,或者將農村房屋、土地出售給農村集體組織,獲得到的補貼則可以入住到養老享受養老新模式,不過這樣一來五保戶將失去土地或房屋。

農村的“五保戶”到底有哪五保,需要什麼條件才可申請呢?

以上是農家人農家事收集到有關“五保戶”部分內容,歡迎點評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