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即將再次大分裂-歷次分裂詳述

東正教,原意基督教的正統派,“東”是基督信仰誕生的地理方向,及東正教所代表的東方基督教與教會體系。在初代教會及宗徒繼承問題上,意指“充分的”、“完全的”,且“沒有遺漏的”。屬於基督教從來就有的一種意識形態。

東正教的實體通稱正教會(東正教會),全稱正統天主教會。象徵1世紀到11世紀的基督教會及整體風格,融合了耶路撒冷、安條克、亞歷山大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羅馬五大原始的自治教會。隨著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合法與國教化,君士坦丁堡成為帝國政教合一的“新羅馬”首都教會,以及整個基督教的首都教會。羅馬帝國衰落和解體後,依獨立政權組建的獨立教會概念誕生。

東正教即將再次大分裂-歷次分裂詳述

東正教或稱東方正教是基督教分支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是與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意思是正統。

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里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習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

初期分裂:早期的基督教在公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教大分裂,基督教會從這裡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裡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有些人認為羅馬天主教會代表的是”西部傳統”,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羅馬教會已經背離傳統。

大分裂:公元11世紀發生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間的大分裂導致位於西邊的羅馬天主教會和位於東邊的教會完全分離。分裂的原因有對教條的不同見解和教宗的權力,但是加劇最後分裂的是文化和語言的不同(東邊是希臘文化和希臘語,西邊是拉丁文化和拉丁語)。

東正教即將再次大分裂-歷次分裂詳述

最後的分裂:一般是認為在於公元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的結果。西邊的拉丁教會直接參與了這次的攻打拜占庭帝國和君士坦丁堡(正教宗主教所在地)的十字軍東征。這次的戰役所導致的東西邊教會間的敵意一直持續至今。

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在此之時,有正教派教會分佈的埃及受到信奉伊斯蘭教的馬木路克的控制,但是正教派教會在俄國卻是很強大;所以當時稱為第三羅馬(新羅馬)的莫斯科就成了當時的新的正教派教會中心。

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歷山大港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雖然所有的東正教教會都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最高領袖(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會之間並不是完全一體,而是在彼此承認的狀態下相互獨立。

東正教即將再次大分裂-歷次分裂詳述

本次分裂:東正教名義領袖—君士坦丁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在2018年10月11日伊斯坦布爾市君士坦丁教區會議中宣佈,歷史上一直屬於莫斯科宗主教(牧首)區的烏克蘭教會,將從俄羅斯正教會獨立出來,取得自主教會(Autocephaly)地位,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基里爾將失去對烏克蘭教會管轄權。但認為自己“自主教會”地位受到侵犯的俄羅斯教會卻無比憤怒,表示不惜與一意孤行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一刀兩斷。東正教即將迎來再一次大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