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清末陝甘回民動亂,為啥很多寺廟被毀?左宗棠曾為清真寺題寫門匾

提示:清真寺不僅是回民群眾日常禮拜所需,也是回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清廷能夠批准修建北伍家清真寺,當然有著統治者從民族文化教育角度的考量,而左宗棠題寫的楹聯也是清統治者“化導”回民的最好腳註。但我們又不得不說,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當時回民軍的一些首領特別容易於這方面發生一些過激行為。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左宗棠是中國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鎮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平定陝甘、收復新疆、建設西北。1873年11月,肅州(今酒泉)回民軍首領馬文祿被迫投降,後被處死。清軍肅州克復,陝甘回變告終。擺在左宗棠面前的還有兩件大事:一是收復新疆;二是進一步恢復陝西和甘肅社會秩序與建設生產。這裡我們只說第二個問題。

1874年,左宗棠推動甘肅省與陝西省分闈鄉試、分設學政,以免甘肅考生赴陝鄉試之苦;他還推動西北茶政改革,鎮壓局部動亂。也就是在這一年,朝廷接到曾為陝西回民軍將領陳霖的申請,要在今天的涇源縣修建一座清真寺。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涇源縣,隸屬寧夏固原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因涇河發源於此而得名。陝西回民動亂失敗後,清朝政府把遷徙當地土著漢民,並安插(當時叫“就扶安插”)陝甘回民軍9480餘人於此,置化平直隸廳,屬平慶涇固化道。陳霖也就是在這期間寫申請,要求為被安置的這裡回民修建一座清真寺的。

回民有一個生活習慣,即每到一地就建立清真寺,並圍寺而居。這麼多的人被遷到這裡,沒有清真寺當然是不行的。為了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併為其提供一定的宗教場所,陳霖的申請很快得到了很快便得到了朝廷的批覆,“據稟回民陳霖等要求請立清真寺,宣經聖諭,尚是向善之義,自可準行”。但又怕回民以清真寺為據點聚眾與清廷對抗,特規定:清真寺高不得過二丈四尺,長、寬不可逾十丈,牆厚不得過二尺五寸,寺外不得修建高樓。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其後,清真寺得以開建,也便很快有了涇源歷史上的第一座清真寺。因為清真寺位於涇源縣園子鄉北伍家村,也便叫做北伍家清真寺,陳霖為首任阿訇。但在一些地方文獻的記載中,卻稱北伍家清真寺為左宗棠修建,這種說法當然是不準確或者說是錯誤的。

顯然,北伍家清真寺為陳霖所建,在伍家村清真寺大殿樑上至今仍保有當時篆刻其上“建修軍功五品花翎阿訇陳林及化霖閣社同立”的字樣。但左宗棠確與其有淵源,即親筆題寫門匾、楹聯,門匾後來被毀,楹聯至今清晰可見,上聯是“敬長愛親自求多福”,下聯是“型仁講讓同我太平”落款是“恪靖伯題”。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恪靖伯就是左宗棠。按照"公侯伯子男"爵位分,恪靖伯處於第三位,爵位不算太高。清朝的“伯”,分三個等級,三等為最高,自伯爵起,都是超品的,所以就超出了九品十八級之外,比一品還要高。左宗棠大約是在1864年收復了東南後,被封為一等恪靖伯的,而他最終在這方面的封號是二等恪靖侯。他給北伍家清真寺題寫門匾、楹聯的用意思是很明顯的,說到底就是讓回民團結互愛、安分守己,不要再生事端,同清統治者共 享“太平”。

清真寺不僅是回民群眾日常禮拜所需,也是回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清廷能夠批准修建北伍家清真寺,當然有著統治者從民族文化教育角度的考量,而左宗棠題寫的楹聯也是清統治者“化導”回民的最好腳註。但我們又不得不說,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當時回民軍的一些首領特別容易於這方面發生一些過激行為。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比如坐落在大羅山東麓寧夏同心縣韋州鎮的康濟寺。公元1391年,朱元璋的第16個兒子朱受封到韋州當慶王,看到康濟寺是一座孤塔,大殿柱廊全無,成為僅剩碎磚爛瓦和長滿青苔的遺址,就捐資興修了一座大殿——千佛殿。後來,這個寺的和尚,發起化緣募捐,重修培身,兩殿兩廊,修整得金碧輝煌。但清朝同治年間,卻被馬化龍焚寺逐僧,遂使廟宇化為灰燼,僅於古塔獨存,以致佛教活動停止至今。

還有甘肅天祝石門寺。該寺由明代國師羅桑丹巴曲吉尼瑪初建,藏語稱“嘉格讓雅爾隆圖爾欽噶丹賢巴林”。位於天祝縣城西11公里的石門河峽口內側的石門鄉,北靠高聳的馬牙雪山,南臨石門河。1866年,河州回民軍馬佔鰲進入河西攻佔天祝,局部破壞石門寺。該寺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學者名人,最有名的為清末民初的華銳熱布薩,他學識淵博、精通五明,曾是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的副經師,著有佛教哲學著作2部,青海塔爾寺等地有其梵文、藏文手跡收藏。

左宗棠平定陝甘,在寧夏建過清真寺?題寫門匾希望與回民共享太平

另外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敦煌莫高窟。今天在敦煌莫高窟第146窟甬道南側壁上嵌有一方民國五年《重修千佛洞寶貝佛殿功德碑記》木碑——敦煌民間稱此碑為“同治回亂碑”,記載有莫高窟(千佛洞)入清以後的繁盛與同治年間遭焚之事:

敦煌之有千佛洞,由來久矣……歷觀古碣,惟唐為盛。自前清定鼎以來,洞宇如舊,佛像猶新,級有三層,像約萬數。洞各千佛,實不止千,不過總其成數而已……誠為一邑之勝境焉。迨同治年間花門變(回民動亂)起,遂將佛龕半付灰燼,令人有不忍目睹之狀。

當時白彥虎部因為害怕左宗棠大軍的到來和敦煌軍民的四處剿擊,惶恐不可終日,因此匆忙火焚莫高窟,雖沒有進入洞窟逐一搗毀佛龕造像,但也做到了“令人有不忍目睹之狀”。(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