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旬邑「花子饃」

陝西旬邑這個以麵食為主食的西北小縣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老百姓用智慧的的雙手創造出了豐富的美食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花子饃,又叫心連心,旬邑特色小吃。據考,花子饃源於周代的禮饃,在旬邑民間的逢年過節、慶生祝壽、婚喪嫁娶、建房築屋等活動中較為流行。因其純系手工製作,口味筋道,深受大眾喜愛。

陝西旬邑“花子饃”

傳說,貞觀七年,唐太宗最寵愛嫡長女長樂公主,她下嫁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唐太宗眼見愛女覓得如此佳婿,高興之餘,對眾臣表示“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京城周邊各郡縣上貢本地特色,三水縣(今旬邑縣)縣令遂招本地心靈手巧之婦人,連夜做出了外形別緻的花形饃鏌上貢,唐太宗坐在金殿之上,瞅著紅顏花貌的愛女,看到並蒂開放的芙蓉,再觀眼前心心相結的花型饃,龍顏大悅,特賜名:花子饃。自此以後,花子饃的美名在民間廣為流傳。

陝西旬邑“花子饃”

花子饃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將上好的麥面發酵成麵糰,取適量的乾麵粉、食用鹼和入揉勻,使麵糰酸鹼度呈中性、筋光狀,再揉搓成圓條,揪面提,備用。將面提反覆揉搓成饅頭狀,用手壓成直徑約15釐米、厚約5釐米的麵餅,在其一面塗上豬油,取兩快相向疊蓋、壓實,用切面刀十字等分成4份。取其一份,用雙手捏住兩個底角,輕輕拉長成帶狀,在底部同向相纏,做成底座即成。做夠一屜後,用大火蒸約20分鐘就可出鍋食用。出鍋後的花子饃,兩瓣分開,呈心心相連狀,瑩白如玉,美觀美味。

陝西旬邑“花子饃”

在旬邑逢年過節、小夥子娶媳婦、女孩出嫁、孩子過滿月、老人去世等等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只要有客人來,主人都要用花子饃招待,以顯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