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邑“花子馍”

陕西旬邑这个以面食为主食的西北小县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百姓用智慧的的双手创造出了丰富的美食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花子馍,又叫心连心,旬邑特色小吃。据考,花子馍源于周代的礼馍,在旬邑民间的逢年过节、庆生祝寿、婚丧嫁娶、建房筑屋等活动中较为流行。因其纯系手工制作,口味筋道,深受大众喜爱。

陕西旬邑“花子馍”

传说,贞观七年,唐太宗最宠爱嫡长女长乐公主,她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唐太宗眼见爱女觅得如此佳婿,高兴之余,对众臣表示“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京城周边各郡县上贡本地特色,三水县(今旬邑县)县令遂招本地心灵手巧之妇人,连夜做出了外形别致的花形馍镆上贡,唐太宗坐在金殿之上,瞅着红颜花貌的爱女,看到并蒂开放的芙蓉,再观眼前心心相结的花型馍,龙颜大悦,特赐名:花子馍。自此以后,花子馍的美名在民间广为流传。

陕西旬邑“花子馍”

花子馍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将上好的麦面发酵成面团,取适量的干面粉、食用碱和入揉匀,使面团酸碱度呈中性、筋光状,再揉搓成圆条,揪面提,备用。将面提反复揉搓成馒头状,用手压成直径约15厘米、厚约5厘米的面饼,在其一面涂上猪油,取两快相向叠盖、压实,用切面刀十字等分成4份。取其一份,用双手捏住两个底角,轻轻拉长成带状,在底部同向相缠,做成底座即成。做够一屉后,用大火蒸约20分钟就可出锅食用。出锅后的花子馍,两瓣分开,呈心心相连状,莹白如玉,美观美味。

陕西旬邑“花子馍”

在旬邑逢年过节、小伙子娶媳妇、女孩出嫁、孩子过满月、老人去世等等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只要有客人来,主人都要用花子馍招待,以显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