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文 | 牛耕 荊文靜

編 | 鹿鳴

雖然“紅衣大炮”已經許久沒開火,但周鴻禕仍然沒能擺脫招黑體質。

不久前,有自媒體爆出,360的控股股東奇信志成早先質押了全部股份,而360的股價已逼近平倉線。如果爆倉,周鴻禕可能失去360的控制權。

但這一假設完全立不住腳:360股份質押時還沒有完成A股上市,根本沒有所謂平倉線。實際上,這次質押是控股股東對2016年承諾的繼續履行,其既未獲得新的資金,也沒質押更多股份,套現一說更是謬傳。

另一黑點來自股價。目前,360股價為22.9元,總市值1548.97億元,相比迴歸A股後的最高5000多億元,已跌了2/3有餘。坊間不乏議論,認為360回A股是“割韭菜”,而大股東已質押股票,套現跑路。

股價腰斬的確讓高調回歸的360有些尷尬。但實際上,它也確實正趕上中國股市的“非常時期”:10月16日,滬指跌破2500點,市盈率僅相當於2008年水平。在科技股扎堆的香港,騰訊較2018年高點跌了46.9%,閱文集團、金山軟件、映客無一倖免,曾在不久前1天市值蒸發1800億元。

而網絡安全領域投資期較長。根據gartner的統計,網絡安全市場在2020年會達到1700億美元,然而週期長、爆發慢卻導致投資佔比不過7%。曾幾何時,海康威視也是一家沒人看好的小公司,200多萬就能換來一半股權。然而如今,2萬多倍的市值增長,講出了網絡安全企業創造價值的神話。

對每一家網絡安全企業,在捱到曙光前,都必須獨自走過被冷落的夜晚。

在今年5月的世界智能大會上,360發佈了安全大腦:對設備異常,先就近處理,然後反饋給中央數據中心學習,形成長久機制。與此同時,360正在加大對研發的投入。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360研發支出11.08億元,前三季度研發支出17.39億元,位於電子、計算機行業前列。

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爆倉奇談

360質押股票要被平倉的說法,來自11月初的自媒體報道。

據該報道稱,360被質押的股票已接近平倉線。按其說法,360質押的限售股按照折扣率30%、預警線160%、平倉線140%計算,加上質押時的基準價是53.91元,那麼質押時放款價為16.1元,實際融資額為529億元,預警線25.7元,平倉線22.5元。而11月4日的開盤價為22.66元,已接近平倉線。也是按這一邏輯,作者提出“360已不屬於周鴻禕”。

但AI財經社發現,360公告早已澄清,計算所用的數據和論據都難以自圓其說。

2018年3與16日,360發佈《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質押的公告》,提到其控股股東奇信志成,將其持有的32.97億限售股質押給招商銀行,質押期限為2018年3月14日到2023年6月29日。這些股份佔360總股本的48.74%,是奇信志成持有的全部360股份。

對於奇信志成質押股票的原因,在2018年3月,360發佈的公告已經作出瞭解釋:1、此次質押並非新增事項,而是在360從美股退市時,控股股東作出的。

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具體來說,2016年,控股股東與招商銀行等六家銀行簽訂了貸款協議,質押了360的51.78%股權(360上市後被稀釋到48.74%),獲得貸款201.3億元(30億美元),全部用於私有化交割。

換句話說,簽定這個股質押合同時,360股份質押時還沒有完成A股上市,根本沒有所謂平倉線,自然也不可能觸及平倉線。

2、根據控股股東對私有化銀團出具的《承諾函》,在360重組上市後,控股股東需恢復股權質押。

換句話說,奇信志成在今年的質押只為恢復股權質押狀況,而非一筆新的質押。控股股東並未獲得新的資金,自然也不存在套現說法。

對於股權出現變更的情況,360也在公告中稱,即奇信志成到期不履行還款義務,上述股權存在被協商轉讓、拍賣、變賣的可能。目前奇信志成持有360接近50%股權,對應最新1550億元的市值,該部分股權對應價值在750億元以上,而此前360私有化迴歸時30餘家賣方團的股權質押貸款總額僅為201億元,由此可見僅奇信志成一家股東質押股權的市場價值就大大超過買方團貸款總額。

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事實上,即便對A股那些經營狀況欠佳、大量股票被質押的公司,3月12日實施的股權質押新規也做出了保護。其表示:“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證券公司不能立刻執行處置,而是會與客戶積極溝通,要求客戶補充擔保品,擔保品包括不限於股票、現金等金融資產,房地產、土地等也可以作為擔保品。”

這意味著,即使股價跌破平倉線,也不會出現銀行直接強行平倉的情況。

網絡安全投資週期長,回A實為鋪墊

至於股市表現,事實上,360的股價仍高於私有化時1倍有餘。

據AI財經社查詢,360從美股退市時,私有化價格為77美元,總市值約100億美元。而目前,360市值為1548.97億元,即超過200億美元市值,超出私有化時1倍有餘。

而360迴歸A股,很大程度上源於自身所處行業的特殊性,可以說是一種長期考慮。早在A股重新上市前,周鴻禕就表示:在美國上市的360有點尷尬。它從法律角度上是外企,因為大部分股東在國外;但身份上,它卻為中國的核心企業安全、國家安全服務。“未來包括基礎設施安全都掌控在一家名義上的外資企業手裡,國家是沒有安全感的。”

在周鴻禕的自傳《顛覆者》裡,他就曾回憶:國家監管部門的領導曾對他提到:希望360迴歸,因為國家對互聯網安全有很大的擔憂和期望,希望它能承擔“構建網絡安全核心技術能力的企業責任”。而回歸過程中,周鴻禕也無不自豪地說,自己正為成為“網絡安全的國家隊”作出努力。

在今年9月4日,360參與主辦的ISC網絡安全大會上,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密局等多位領導無不到場。周鴻禕身著紅T恤出現在臺上,他說:以往互聯網大會的嘉賓都穿黑T恤,但他希望,這裡能成為一片紅色的海洋。

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然而,要做網絡安全的技術研發,股價和短期盈利必將經歷“潛沉”階段。據gartner統計,全世界在網絡安全的支出,將在2020年達到1700億美元,相較2015年多一倍。然而它僅佔全部投資的7%。gartner強調,傳統投資者們尋找的是“增長優勢”,而網絡安全的投資週期長,爆發慢,雖然資本效率遠高於Uber這樣的公司,卻備受冷落。

360面對的轉折和挑戰,是IoT設備大量接入網絡。周鴻禕說過,“移動設備的普及正吸引網絡黑暗勢力將目標逐步轉至移動終端。”

相比傳統的IT網絡,IoT設備的OT網絡幾乎處於裸奔的狀態,企業出於生產穩定考慮,不能以IT傳統技術做安全防護。因此,企業安全成了一塊全新的藍海市場,誰能針對企業提供網絡安全保護,就能吃下1700億美元的大蛋糕。

今年8月,臺積電就遭遇了這樣一次攻擊。勒索病毒wannacry在企業內網蔓延,造成三大廠區停擺,險些耽誤新iphone的芯片發佈。臺積電們的苦惱,在於生產機臺是不能及時更新系統補丁的。

對此,360安全產品負責人孫曉駿表示:在360安全衛士5億用戶中,僅有10餘例感染案例發生。“即使用戶沒打系統補丁,攻擊也被360攔截下來”。而360針對永恆之藍提供補丁,尚早於攻擊程序被放出。

周鴻禕質押股份瀕臨爆倉?上市前質押合同再履行,根本沒有平倉線

網絡安全界的另一大戰役,是2010年美國和以色列用“震網Stuxnet”病毒,癱瘓了伊朗鈾濃縮廠,破壞了離心機,造成核計劃就此擱淺。此類事故如果發生在大國,就是核力量的癱瘓。而360另一次隱秘的保護行動正為防範此類攻擊。

直到今年7月,360才披露了詳情:從2011年起,藍寶菇(APT-C-12)持續對中國的政府、軍工、科研、金融部門進行網絡間諜活動,核工業和科研單位都是目標。“藍寶菇”的名字,即對應核事故後爆炸的蘑菇雲,顯示出情況之危急。

對此,360追日團隊全部捕獲了30個核危機行動的攻擊,其中政府機構佔18.2%,國防機構佔9.1%。正如周鴻禕所說,360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網絡安全的國家隊”。但是,相比to C市場信息傳播迅速,to B和to G市場,卻由於信息保密的需要,無法公開宣傳。這在短期內造成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低估。

與此同時,周鴻禕似乎也在調整自己的定位。今年5月的世界智能大會上,360發佈了“安全大腦”:這是迥異於機械式反應的新機制。當一個智能設備異常,會先傳輸到附近數據中心,迅速反應,然後傳輸給中央數據中心,分析、識別出網絡威脅的來源和模式。

這如同人碰到火:先是手一縮,然後才意識到危險,並懂得規避。360不再直接面對所有情況,而是成為賦能者。

360在進化,對周鴻禕而言,也不能侷限於過去“產品經理”的定位,而是站在大局上統籌戰略。在謠言滿天飛的時候,周鴻禕沒立即懟回去,也許正是他習慣新的身份的表現。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