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華、王淑娟:531不是斷點,而是新的開始!2018全球裝機量將達500GW,2022達1TW!

在“531”之後,中國分佈式光伏的發展路線有了一定的調整,但531不是我國光伏產業的斷點,而是新的開始!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在今天(11月2日)的2018中國分佈式光伏大會上,三位行業專家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建言獻策,以下是演講實錄(365光伏選摘):

王淑娟

智匯光伏創始人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王淑娟認為,“531”政策執行後,影響範圍很大,波及最大的是戶用分佈式光伏的發展,很多項目陷入了停滯狀態。不過在三季度,分佈式的裝機量為4.9GW,這個數據非常出乎人的意料。與2016年全年分佈式裝機4.12GW、2017年三季度新增3.06GW的數據相比,在已知無補貼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新增4.9GW的成績,可見大家依然對分佈式發展的積極性。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二季度末地面電站分佈式分別是12GW左右,到三季度地面電站增加了5.3GW,分佈式增加4.9GW

事實上,除了無補貼的工商業分佈式發展勢頭良好,還得益於於很多地方出臺的補貼政策,全國大概有12個省份都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浙江省尤為給力。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這些政策主要是補貼2毛左右,補貼年限為3-5年,基本上保證大家投資回收期在5年左右。不過這些地方補貼政策在今年2018年底之前就結束了一批,可能到2019年補貼政策會減少。

另外,在今年4月份我們出臺了分佈式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雖然沒有發佈正式稿,但是裡面的一些管理思路在明年還會得以延續——在未來,全額上網可能要納入地面電站指標的管理,未來的分佈式只有自發自用這種模式,全額上網的分佈式可能要跟地面電站強指標的。

並且,在823號文件內,提到了分佈式光伏資源市場化配置的作用,以競爭性招標的方法來配置除了戶用以外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這意味著假設明年給2毛的補貼,可能拿到手裡的可能1.5毛或者8分錢都是有可能的,因為要競價才能獲得指標。)

7月3日,第一個做無補貼項目的就是天合跟永臻科技是10MW的無補貼的分佈式項目。8月30日,國家能源局批覆了東營無補貼的項目,還有各地都批覆了很多無補貼的項目。大家已經從心理上接受了分佈式光伏項目要進入平價上網的時代。

關於第八批補貼目錄什麼時候能發放,這個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現在可再生附加補貼從可再生能源附加里面支出的,是政府性基金。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發了七批可再生能源附加目錄,再加上扶貧目錄也就是八批。這八批目錄裡面風電開展比較早,大概82%的風電項目進入了前七批目錄,大概是66%的生物質項目進入了可再生能源目錄,光伏由於大多數項目都是2015年建成的,只有32%的項目進入附加目錄,光伏企業被拖欠是最嚴重的。

總結:

分佈式光伏項目開展依然可以進行,2019的主流應該是無補貼分佈式項目,低壓接入的小型項目是目前收益最好的項目類型,部分地方的收益可以達到10%,如果我們給電價折扣後,全投資收益率可能會降低3-5%。小型工商業分佈式現在存在很多的風險,業主自投委託運維是一個較好的方式。

基於上述的分析,如果2019年全額項目納入指標管理的話,無補貼分佈式可能不會有較大規模發展,預期在3-5GW,但是並不是說明年的分佈式4-5GW,我們要考慮光伏扶貧與戶用的規模,總量可以達到10GW以上。

另外到2020年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展望,如果說2014年出臺了分佈式全額上網的利好政策,一直到2017年分佈式才爆發,是因為大家還需要一個摸索的階段,投資方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經過2018、2019兩年摸索以後,我們會探索出一個非常合理的開發無補貼分佈式項目的投資模式。基於我們系統成本下降,大工業分佈式也是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收益,那時候大工業分佈式也會起來,2020年分佈式可能會有20-30GW的預期,謝謝大家。

王勃華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王勃華秘書長在會上表示,整個中國光伏產業5月份之前仍然維繫了2013年以來的高速發展態勢,但是後幾月一路下滑——這也是市場不好,導致產業跟隨下滑造成的結果。而市場方面,能源局公佈了1-9月的數據是34.5GW,還是相當大的,雖然不能跟去年53GW相比,但相比去年9個月同比下降了20%,其中分佈式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整體來看,九個月下來基本上集中式和分佈式的裝機量是平分秋色各佔50%,所以說分佈式還在繼續發展,雖然發展勢頭仍在降低。

現在的戶用市場主要問題是因為很多經銷商的退出造成了大量項目無法進行後期運維,安全風險逐步增加。雖然整個戶用體量不是很大,但影響是很大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呼籲並希望界定戶用光伏,維護戶用光伏非常難得的發展形勢,現在我們也已都反映到了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並一直在為此持續關注。

另外,我們現在看到無論是硅片、電池片還是組件都在大幅度的降價,但出口額還在兩位數的增長,其中電池片和組件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接近25%,特別是組件,佔產量1-9月產量的60%都出口了,這說明我們量的增長非常可觀。換句話說,如今我國的出口量已經超過了2017年全年的出口量,國外的市場至少佔了六成以上。

而從出口方面看,企業的出口戰略正在去中心化,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日本、印度等國,並且,一些新型的市場在增加,總的規模在增加,但還是分立出來,原因是個別出口國體量還沒有那麼大,但很快就有計劃單列從那裡面出來了。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從國際上看,現在已有100多個國家設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標,甚至於有的國家還設定了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應的目標。連一直保持謹慎態度的國際能源署也做了2030年變成全球30%發展目標的預測,包括原EPA歐洲的光伏協會,即現在的太陽能電力協會,它也預估在2018年全球累計的光伏裝機會達到500GW,但實際上去年已經達到了405GW左右,所以今年實現500GW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同時,相關機構也預估到了2022年底,也就是說再過四五年的時間,世界要進入TW級的水平,換句話說1000GW以上的水平。這也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認知,是大勢所趨。所以國際分析機構對後幾年的前景還是保持樂觀態度的。我個人也對未來中國市場發展也更加樂觀。

從長遠來看,國家還是對光伏產業保持大力支持態度的,我們還是應該對國內市場充滿信心,畢竟作為世界性、全球性的製造產業,我們要大力關注全球市場,立足於全球的市場來考慮問題並更注重轉變發展模式、注意發展節奏並提質增效——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由“粗放式”到“精細化”;由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效益轉變;由依賴補貼逐漸的實現平價這樣的轉變的新型發展階段。下半年我們還需要調整思路,消化新的政策內容,深入研究自身企業發展,拿出適應自身的規劃策略來才足以應對新的國內外貿易形勢和政策變化。

許瑞林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許瑞林表示,根據工信廳的統計,江蘇1-9月份和去年的同期,光伏製造這一塊大概下降了48%。所以新政對我們產業影響是比較大的,市場由於國家的調整正使得市場規模萎縮,戶用安裝基本停滯,銀行停貸,對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金融的形勢相當嚴峻……對此,江蘇省發改委,經信委,能源局都很重視,並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和部門協調會,省內相關的商協會也做了大量工作,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政府和國家相關部門,關於補貼的問題,江蘇相關補貼政策與措施在協商中。

王勃华、王淑娟:531不是断点,而是新的开始!2018全球装机量将达500GW,2022达1TW!

許瑞林認為,政策調整後市場會有一段適應改變的時間,企業需要有所準備:

建議首先主動調整和控制產能的增長,其次是降低成本,提高電池與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降低產品物耗,物流運輸等多方面的成本;

他還鼓勵與支持高效能環節向西部地區轉移,繼續開拓國內市場。

抱團加強海外市場的開拓,一定要避免“一窩蜂”的去歐洲,開拓的過程中遵守市場規則,不能出現打價格戰、盲目拋貨的情況。

他建議:

規模以上企業可以著眼在工商業屋頂和無補貼的分佈式項目;

較小的企業需要研究分析、評價原有生產設備、經濟能力,做出正確的發展決策並作出適應轉型;

而從事技術設計,系統及工程安裝或項目總承包的企業包袱不重的企業,則建議調整專業方向,尋找與開拓不需要補貼的工商業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不要一成不變。

實際上,江蘇光伏產業應該說具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三大優勢,要往中高端發展,必須要保持江蘇光伏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希望金融機構能夠加大對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各級政府商協會共同努力支持和引導光伏行業發展,“以己合力”,大家共同渡難關。

365光伏張維靜、辛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