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開始火爆,敏銳的恩施人是否抓住了商機?

拼多多的流量是京東的1.7倍,唯品會轉型社交電商了,網易也開始在做了...

雲集、環球捕手、貝貝網、楚楚推、紅人裝、加上最近最新銳的購物省錢APP省大師(應用寶/蘋果商店搜索省大師下載,推薦碼G224DK),可謂風氣雲湧......

社交電商現在太火了,那今天和大家聊聊社交電商以及它前面的微商!

因為外界對這兩個事情,好像總是戴有有色眼鏡看待:說low的,說互聯網傳銷的...

我們走出這個微商圈子,你去問一個從沒用過微商產品的人,他們就說,可能會說這個產品啊,很多啊,不靠譜啊,山寨貨之類...

沒錯,微商曆史上有過不堪的過往,但如果產品真的是一直很多不靠譜的話,微商怎麼還會一直到今天還存在呢?

事實上微商產品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微商市場也不缺好的產品!

今天的微商都已經慢慢的甩掉了三無產品,毒面膜的帽子,如果你認為微商沒有好貨的,只是你的思維認知還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節奏而已

!!

那為什麼大家一聽到微商產品覺得很low呢?

只是以前微商呢,很多人都看不懂,並且不看好,有什麼負面新聞,更是傳得沸沸揚揚,在外面經常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微商!

而最關鍵的是,微商相對傳統行業的速度發展過快,這種新型裂變模式下產生的爆炸式增長,可以讓某些微商品牌用一年的時間,使我們傳統企業十年的路,你說能不讓人既眼紅又難以相信嗎?

羨慕嫉妒恨,當這些傳統企業害怕被跨界打劫,自己又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會懷疑你做的正不正當了!

另外確實也存在快速圈錢,一夜暴富,草根逆襲的故事,滋生整個行業的急功近利心態,和浮躁之氣,很容易讓人把到處拿代理的微商,跟拉人頭的傳銷等同起來...

事實上,微商行業,這幾年從早期的面膜時代的簡單粗暴,野蠻生長,到行業打擊整合洗牌,再到監管趨嚴,進入理性規範,而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知名大品牌企業相繼進入!

微商已經越來越規範了,你說這些大企業他們東西還很low嗎?而如果東西很low那些,一年能做到幾百億規模的,有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年品牌歷史沉澱和口碑,久經考驗大企業,會輕易打上自己的品牌嗎?

所以還是以為微商產品很low的人,要麼是先入為主,拒絕瞭解的封閉心態,要麼是自以為是,以偏概全的妄自論斷!

無論是哪種,在互聯網時,在移動互聯網發展,不斷迭代,行業跨界融合日趨加速,技術革新和微商營銷創新前所未有的推進的今天,都不是真正open的心態,和積極的視角!

理性看待微商行業

10年前我們都看不上淘寶,絕對沒有正經工作的人才會去網上賣貨!!!

10年後,你想追也追不上淘寶了,淘寶上的先行者賺的盆滿缽滿...

今天看到一個新興行業也是如此,不要太早否定,也不要以極端的心態拒之門外,那些你瞭解有限的,不熟悉的,有疑問的,看不上的東西,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這很可能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市場訴求!

理性的看待這一個微電商行業,就能為你提供另外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

比如說微商行業解決了幾千萬人口的就業問題,微商行業催生了價值幾萬億的市場空間,微商行業改變了傳統企業效率低下,瓶頸無法突破的發展局限,微商行業顛覆了幾千萬消費用戶的購買習慣。

所以當你聽說某微商創始人說流水達到幾百萬上千萬時,而不要急於下任何結論,在不瞭解市場一線的真實情況之前,任何不加思考,缺乏論據的評論,都容易掉入主觀情緒化的判斷陷阱。

而基於微信社交裂變而帶來幾何倍數般的業績瘋長,而不是沒有可能,而事實上,微商的快速發展正得益於此。

看不懂的,我都想不明白了,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傳統行業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催生下的社交電商,行業之間背後所折射出來的思維模式問題。

當我們能夠用商人的眼光,而不是憤青的角度來看待社會問題時,我們習慣了用發展的,動態的,而不是固步自封的,靜止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時,我們會更加接近真相,也會與創新更加緊密。

最近社交電商太過火爆,我也潛伏過2個社交電商的社群:一個是楚楚推,一重慶的24歲小夥,做了半年賺到2套房和一臺車!

另一個是全球時刻,2年從0打拼到現在估值10億,一個叫娜娜的北京打工妹,一開始就用心發力推廣,現在已經是公司的股東之一,賺到的錢已經不是你我能像到的...

再看看如下幾個社交電商的情況:

雲集微店,成立於2015年5月,如今400多萬店主,去年流水已過百億!

環球捕手,用戶3000多萬,店主數突破100萬,忠實客戶年消費額超過6000元;去年GMV20億,預計今年流水將破百億,這是它2016年4月正式上線以來取得的業績!

貝貝網旗下成立不到八個月的貝店,店主已達50多萬,每月流水井噴式增長,成立一百天時,訂單量已經突破一百萬!貝店是目前下載量增幅最大的APP...

拼多多,可能是當下被熱議最多的社交電商平臺了,兩年多的時間,去年初月度交易額20億,去年底已經攀升至200億,據說目前訂單量已經超過京東,成為電商兩極巨頭極為關注的對象。

另外其他平臺成長非常迅速,這裡就不再羅列了。

這些數據,對於常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增速太快了!在震驚的同時,我們也思考下,為什麼這些社交電商平臺為什麼會那麼火!

因為,前面其實已經說了,爆發年,風口!!!

另外歸納下,大概有以下這些原因:

1、二胎政策讓寶媽數激增

這些社交電商平臺,店主大部分以寶媽為主。二胎政策自2015年底開放之後,湧現了大量的寶媽,這些寶媽因為圈子的原因,也因為自身條件侷限的原因,只能從事一些相對輕閒不需要全職坐班的工作。

2、社群的火爆

寶媽本身屬於同頻高密度互動人群,微信群是他們的主要溝通渠道...

同時,各種垂直細分的微信群數量非常龐大,這些互動頻次非常大的社群也是這些平臺得以崛起的用戶來源和推廣通道。

像悟空家的運營團隊、操盤團隊簡營就是玩引流和社群出身,這塊優勢太大,也是悟空家前身切糕王子能在短短1年半做到估值1億的重要原因!

像本月19~20號,悟空家運營團隊臺帶我們種子會員,通過建社群,用五星級專供的粽子半價體驗引流,實現24小時60000枚銷售的業績,這本身是社群的不錯的開始...

6月初,逍遙、老胡將帶領我們種子會員繼續深耕社群,實現社群的引流、留存、成交、裂變等多個環節!

3、模式上的巨大優勢

雲集、環球捕手以及省大師這些社交電商平臺,基本上採取的是會員制的模式,成為會員購買東西才能獲得優惠,會員推薦會員可以獲得會員費的返利,會員推薦達到一定的數量可以晉級成為高級別會員

會員自己購買產品可以享受優惠,會員上級在下級推薦會員和下級會員推薦會員時以及下級會員消費時可以得到一定的返利!

恰巧他們使用的解決方案基本上也避開了三級以上的風險,從而避免了法律上的風險。如今這些項目都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想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我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社交電商開始火爆,敏銳的恩施人是否抓住了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