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國的「改革」和「開放」是一體的

中新社悉尼11月5日電 題: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國的“改革”和“開放”是一體的

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1978年年底之前,我結束了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首任文化參贊任期。那時,我已經感覺到中國在多個領域悄然醞釀變革。4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的‘改革’和‘開放’,這兩個詞必須在一起。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還在走改革開放這條路。我也相信,這條路將一直走下去。”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梅卓琳(Jocelyn Chey)在悉尼告訴中新社記者。

從大學時開始學習中文直到現在,梅卓琳的一生,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她說:“我所做的,只有一個目的:讓澳大利亞人更瞭解中國,讓中國人更瞭解澳大利亞。”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

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梅卓琳。

1956年,悉尼大學在全澳首次開設中文課程。在中學裡,梅卓琳曾學過法語、德語、拉丁語,她覺得這些都是歐洲語言,與澳大利亞離得太遠了,她想學一門亞洲語言。別人告訴她,漢語很難學。她偏要學。

一學就是8年,越學越有興趣。不但學語言,還要學中國的歷史、文化。後來到香港大學讀碩士,又回到悉尼大學讀博士。記者在她的博士論文中看到,其中有一些用清秀的中文標註的內容,她告訴我,那是丈夫的手筆,他是她在香港認識的一個“來自中國北方的男人”。

1972年11月,在悉尼大學任教的梅卓琳參加一個大學考察團訪問中國。聽到中澳建交的消息,她備受鼓舞。“我們代表團還給當時的總理惠特拉姆發了賀電,說一群在北京的澳大利亞人恭喜你。”

梅卓琳說,學中文為她打開了看世界的一扇大門。中澳建交,她看到了兩國關係的又一個窗口。她相信,憑藉她的中文功底,一定能為兩國關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去信外交部和貿易部毛遂自薦,很快收到兩個部門的回覆。她選擇了貿易部。從此,她開始了長達20多年與中國相關的職業生涯。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

梅卓琳在西悉尼大學發表演講。

1975年,梅卓琳獲派北京,擔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首任文化參贊。任期結束時,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夕。“不像我第一次去北京時,老百姓對外國人還很新奇,走到哪裡都有人圍觀。這個時候,中國人可以和我們交朋友了。這就是思想解放帶來的變化。當然,我認為,那時開放的大門,還只開了一半。”梅卓琳說。

10年後,梅卓琳二上北京,擔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商務公使。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以及她多年積累的對華工作經驗,讓她如魚得水。她親身體驗了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的歷程。中國在西澳投資的一個鐵礦,就是在她任上談成的。繁忙的工作之餘,她還結交了不少中國藝術家。黃永玉為她畫的《歸夢識圖》,至今仍掛在她家的客廳。

這些年來,梅卓琳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為中國的每一點進步而欣喜。1992年,她任澳大利亞駐香港總領事時,驚訝地發現,這個上世紀60年代她在香港大學讀書時的小漁村,已成為一個現代化都市。她說:“中國有一個成語:求同存異,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應該求同存異。從經濟上來說,澳大利亞與中國已密不可分,而兩國的人文交流,也豐富了澳大利亞的文化。”

2016年,西悉尼大學成立澳大利亞-中國藝術與文化研究院,已經從政府公務部門退休的梅卓琳被聘為首任院長。一年半的任期裡,她親手把研究院的框架搭了起來,除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外,她的得意之作,就是倡導設立了一箇中國藝術與文化碩士學位項目,今年將招收第一批學生,為澳大利亞的藝術機構培養人才。

即使現在已年逾八旬,梅卓琳依然致力於研究和推廣中國文化。每天看看書,寫寫文章,參加合唱團,出席文化活動。時光像一條河,在她的講述中緩緩流淌,而一個變化中的中國,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