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房子越蓋越漂亮,爲啥農民不在屋裡裝馬桶而繼續用旱廁呢?

自從國家提了新農村建設,這幾年,農村的變化可謂是翻天地覆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過去農村大街的路都是土路,不僅不平坦,每到下雨就泥濘不堪。但現在每次回農村老家,幾乎每個村子都被修上了寬敞的水泥路,有的村子甚至只要是路,不管大小,都鋪上了水泥。

農村的房子越蓋越漂亮,為啥農民不在屋裡裝馬桶而繼續用旱廁呢?

還有一點就是農村的房子。如今農民們蓋房子基本都是兩層的,其實用不了那麼多,但圖個好看蓋也就蓋了,而且房子蓋的都很寬敞,單從外觀看,跟大城市的別墅沒啥區別。只不過農民們蓋好了房子,卻不太重視房子的裝修,一般都是簡單的刷點塗料之類就可以了,精裝修對於農民來說,還是不被接受的。

到了農村的房子,相信不管是住在農村的人還是去農村走親戚的人都會發現一點:那就是農民家的房子不管再好看,不管房子再大,廁所總是在外面的,而且都是蹲坑,下面是化糞池的那種。夏天上個廁所老被蚊子咬,冬天寧願憋著也不會輕易出門上廁所,有人會問:老哥,你把房子弄這麼得勁兒,生活水平也上去了,為啥不把廁所弄的好點兒呢?

農村的房子越蓋越漂亮,為啥農民不在屋裡裝馬桶而繼續用旱廁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農民們不把廁所修到屋裡,不裝個馬桶呢?小編詢問了家鄉的老農,然後總結了四個原因。

第一:農村沒有下水道,裝不了馬桶。

這一點對於農村來說,是硬性的條件。新農村的發展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但大多還是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像下水道這樣比較大的工程,還是沒有開展下去,平常農民們洗衣刷鍋等排出去的水都排到了馬路上,或者是溝裡。農村是沒有下水道的,而馬桶排便是需要下水道沖走的,所以即使有些人想裝,也是裝不了的。

二:農民常年的生活習慣在影響。

如今我國農村的現狀依然是老齡化,年輕人幾乎都出去掙錢了,留下的也就是中老年人。而這些人是經歷了舊社會到新社會的轉變的,多少年的生活習慣已經影響了他們今後的生活,他們習慣了在外面蹲坑式的廁所,如果在廁所修到屋子裡或者裝個馬桶,他們會非常不習慣。

農村的房子越蓋越漂亮,為啥農民不在屋裡裝馬桶而繼續用旱廁呢?


第三:生活節儉,傳統思想較穩固。

雖然農民們捨得把房子蓋的很大很漂亮,但是在生活上,依舊保留了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讓一個老農民去買馬桶,他們會覺得是一件浪費錢的事情,而且老農民會認為,廁所就應該在外面,在屋裡成何體統。

四:糞便是寶,讓水沖走了浪費。

農民到底還是農民,對土地和莊稼的感情很深,畢竟老農民都是種了一輩子的地了。而對於莊稼來說,家裡廁所的糞便是非常好的肥料,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農民們會把家裡糞坑裡的糞便弄出來帶到地裡,然後給莊稼施肥。這樣也是一舉兩得。

所以,這四點是導致直到如今,農民們依舊不在屋裡修廁所不裝馬桶的原因,至於什麼時候農民會流行起來裝馬桶?相信隨著農村不斷的發展,離這一天也不遠了。#扶貧達人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