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坐標!——淮陰「撤地建市」的時代背景及前後

“1983”,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座標!——淮陰“撤地建市”的時代背景及前後

時間是一座橋,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歷史在橋上行走,每一個四季都是內含乾坤的座標,在春草、夏風、秋雨、冬雪中見證歲月留下的痕跡,鐫刻時光留下的恢弘,擴長出一道道猶如大樹年輪般賡續不斷的生命紋理。

1983年,正是這樣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座標——

這一年,是黨的十二大提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宏偉綱領的開局之年,也是淮陰地區行署告別歷史舞臺、實行地市合併、開啟市管縣行政體制的起始之年。

這一年的3月1日,按照江蘇省委對彼時全省11個地區作出的統一部署,清江市更名為淮陰市,撤銷淮陰地區行署,改為省轄市;原清江市所屬城區以裡運河為界,分成清河、清浦兩區;原淮陰地區行署所轄灌雲縣劃歸連雲港市,其餘11個縣歸淮陰市管轄。

時至今日,當我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1983”這個時間座標,一連串的歷史之問不禁油然而生——

35年前,為什麼要撤地建市,實行地市合併、市管縣的行政體制?這一歷史性的體制變革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與發展必須?在撤地建市前後,市管縣的新行政體制,為當時淮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怎樣的鉅變?

記者連日來通過查閱相關歷史檔案資料,在時空穿越中找尋著答案。

“1983”,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座標!——淮陰“撤地建市”的時代背景及前後

淮陰市碑

撤地建市

從“遼寧先行”到“江蘇實踐”

根據市檔案局收錄的35年前的相關歷史資料及35年間相關親歷者回憶,淮陰撤地建市前後,時代的發展正經歷著這樣一個宏觀背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因應這一大勢,各級各地都在考慮如何加快改革開放,如何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

江蘇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態度堅決,行動迅速。全省經濟發展由南向北梯次推進,江蘇經濟得到了大力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蘇南鄉鎮企業的發展跨了一大步,闖出了“蘇南模式”。

要讓像淮陰這樣的蘇北地區儘快富起來,尤其是儘快讓農民富起來,需要緊緊抓住經濟工作不放鬆,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省委、省政府從把江蘇建設得更加美好,讓全省人民儘快富起來,儘快把城市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起來,儘可能發揮好市縣作用的角度考慮,認為必須改善地管縣的狀況。

彼時,遼寧省在這方面“先人一拍”,在省內實行了市管縣試點。江蘇省委通過赴遼寧學習取經,在掌握第一手資料後敏銳地意識到,“遼寧經驗”對江蘇頗為可取、很是寶貴,可以實現以城帶鄉、以城促鄉、城鄉一體發展。

不過,對市管縣體制如何實施,江蘇省內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先試點,再全面推開;另一種是,既然是好經驗,不如一下全面推開。針對省內的兩種意見,省委經過認真研究認為,在當時只爭朝夕的發展態勢下,儘快在全省全面推行市管縣體制,更能適應經濟大發展的需要。

省委的決定,最終一錘定音——包括淮陰在內,全省十一個地區全部撤地建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1983”,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座標!——淮陰“撤地建市”的時代背景及前後

1983年1月25日出版的《解放軍報》關於《在全省實行市管縣體制 國務院批准江蘇調整行政區劃》的報道

緊鑼密鼓

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樑”

1983年1月18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調整行政區劃、實行市管縣的報告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38天后的2月25日,淮陰地委、行署召開了地市機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

時間進入1983年3月,一個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的美好時節。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3月10日,淮陰市委、市政府成立大會舉行。會議明確,從五個方面打“組合拳”——

搞好城鄉網絡,發揮各自優勢,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搞好城鎮建設,加強對城鎮的科學管理;重視智力開發,加強培養四化建設人才;努力端正黨風,帶動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的進一步好轉;深入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會議同時對淮陰市成立之後,二十年內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及舉措提出了初步設想,其中包括: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80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1980年的253元增加到1163元。而1983年當年,工業總產值要達到26億元,比1982年增長10%以上;全市財政收入確保完成3.33億元,比1982年增長3.5%以上。

兩個多月後,1983年5月19日至24日,淮陰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淮海影劇院隆重舉行。會議選舉產生了市政府領導班子。其間的5月22日,大會所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向全市莊嚴承諾,市區辦好“五件好事”,農村辦好“十件好事”。《政府工作報告》同時還就“六五”計劃後三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確立了具體的奮鬥目標,即:到1985年,全市工農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六五”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1.8%。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39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4.2%;工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平均每年增長9.2%;財政收入達到3.5億元,平均每年增長5.4%。國民收入將從1980年的19.4億元增加到39.5億元,增長一倍,平均每人達到436元。

在隨後穩步推進的撤地建市征程中,市委、市政府本著“因才器使,各當其任”的原則,將各委辦局負責人由原來行署機關的164人,減少到99人,精簡了39.6%;平均年齡由原來的55.8歲下降至49.5歲;具有大專文化程度的原來僅16人,撤地建市實行機構改革後,達到了32人,翻了一倍。

“1983”,一個見證歷史的時間座標!——淮陰“撤地建市”的時代背景及前後

20世紀80年代的淮海北路(圖片來源:淮安檔案)

披荊斬棘

從“對症開方”到“強筋健體”

淮陰市委、市政府成立後,圍繞制定的目標任務展開了密集調研,並由此“對症開方”,打出了“連環掌”,帶領全市880萬人民披荊斬棘,闊步前行。

在新體制的“龍骨”構架下,淮陰有自身的發展優勢。淮陰是革命老區,人民群眾在戰爭年代為革命作過很大貢獻,進入改革開放以後,更是心向黨、擁護黨;淮陰的幹部想把工作搞好,想帶領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農民溫飽已得到解決,這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土地多,資源優勢強;各地都有一些先進單位和相對先進的鄉村。

撤地建市之後,淮陰市委、市政府領導兵分多路,奔赴全市各地開展了密集調研,尤其在調研到當時宿遷縣耿車公社紅星大隊時,驚喜地發現了一件新鮮事:農民能人王成聿自己開了一個土法榨油廠,聘請了20多個工人,實行按勞分配,工人積極性很高。這個油廠不僅解決了當地農民的黃豆銷路難題,還解決了群眾的吃油問題,油廠生意十分紅火。

彼時的淮陰,農民普遍比較窮,而且家底子薄。多餘的農村勞力呆在家裡沒事幹。單一的農業結構,沒有多種經營,更沒有鄉鎮企業,鄉鎮工業基本為“零”。

市委常委會根據相關調研報告作出決定:立即開展“治窮致富”活動,依靠群眾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召開三級幹部大會,組織王成聿等十個先進單位和個人在大會上交流經驗,號召全市學習耿車經驗,學習王成聿辦廠路子等等。王成聿這種戶辦經濟,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民營經濟,被總結為淮陰發展鄉鎮企業的“耿車模式”,並刊入了《人民日報》。

在城市建設方面,市委、市政府開出了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的“三好”良方,抓城市規劃的修訂完善和落實,抓城市建設,抓城市管理。以完善人民路建設為突破口,組織城市道路、中心市區、新道路的擴充建設,以及綠化、美化建設;從抓髒、亂、差入手,組織落實一條線的管理,抓道路管理、居民小區管理,很快使城市管理上了軌道。

在交通建設方面,淮陰市成立後,市委、市政府從鄉鄉通公路、有條件的大隊通公路著手,既抓陸路交通建設,同時結合水利工程又抓水上交通建設,使全市交通環境得到了改善。

市管縣的新體制,改變了過去存在的城鄉分割、領導多頭的局面,從城鄉互為基礎、互為市場、互為依存、互為支持的內在聯繫出發,做到以城市為中心,以農村為基礎,以小城鎮為紐帶,建立城鄉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網絡,使城鄉緊密結合,各自發揮優勢,融為一體,同步發展。

記者在1984年1月1日出版的《淮海報》(《淮安日報》前身)發表的社論《向新的目標邁進》一文中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結出了豐碩果實,全市工農業總產值比上一年增長一成以上,農業生產戰勝了幾十年不遇的特大雨澇災害,奪得糧食總產超過105億斤的創紀錄豐收,工業總產值比1982年增長13%,財政收入比1982年增長一成。”

歷史不是對規律的探索,而是對意義的尋求。1983年,這個在歷史長河中的瞬間雖已化作了永恆,卻無時不在照亮我們,驅趕著、鼓舞著我們,以嶄新的姿態譜寫崛起江淮的新篇章。

融媒體記者:王健全 杜勇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