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都說2018年農資企業遭遇最難熬的一年。

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是2個原因;1)國家對農資行業實施最嚴厲的政策(去產能、化肥零增長、監管);2)成本的上漲。

因此,新政下的大規模洗牌已經開啟,市場機遇和挑戰都在。未來已來,且分佈不均,機會只是屬於與時俱進者。

農資電商的嘆息

在時代的洪流中,創新是屬於時代的!

之前有人說,農資電商“出世太早”,不適應這個時代,從而導致農資電商的至黯時刻。

2018年1月17日,某科技類媒體發佈消息稱,中國複合肥領軍企業金正大斥資20億打造的農資電商平臺農商1號已經停止運營,其京東旗艦店也已關閉。

在當天,農商1號官網無法正常打開,農商1號APP雖然還可以打開但是產品信息一片空白,豌豆莢上最新的版本更新日期為2016年11月10日,而且無法註冊。

還有,對外號稱“農資電商領導者”的農一網,隨著農一網總部搬遷、高管出走、股權變更、模式推倒從來等事件的上演,慢慢地,慢慢地,農一網也似乎成了“輝豐股份”的雞肋。

另外,在媒體採訪時表示,諾普信的相關負責人也坦誠直接承認“田田圈”收入驟降,主要是前幾年“步子邁得太快”。

還有那些巨頭從熱情到消沉,比如:作為互聯網巨頭的京東農資業務、農村淘寶的農資業務也隨著喧囂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感覺...

儘管有人說,2014年是農資電商的元年,但農資電商也似乎在2014年戛然而止...

當下的玩者,也是屈指可數。目前賣農資電商分為3業務派系:

一、B2B業務體系:七公里為代表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其實,農資電商面向c端已經宣告失敗,但做2B的業務或許還有機會。

陝西奇志共利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平臺品牌“7公里”),成立於2014年12月,為國內最大的基於saas和倉儲物流體系的農資B2B電子商務平臺。

其實,七公里含有的基因就是B基因(服務企業)。

從相關的報道披露中,我看到七公里創始人王飛的履歷,王飛在創立七公里之前,其深耕農資領域十多年年,給農資上游生產廠商提供營銷策劃和諮詢服務工作。

其中,七公里的商業模式:通過SaaS+商城+TMS(運輸管理系統)切入農資電商,幫助用戶管理進銷存的同時切入交易環節,鏈接農資廠商和農資店。

此模式也得到資本3度青睞,融資千萬:

2014年10月,七公里獲真順基金的7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2016年6月,七公里宣佈已獲啟明創投領投、真順基金跟投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8年4月,七公里宣佈獲得國內水溶肥領導企業慧爾股份戰略投資數千萬元,並且雙方還成立新合資公司“陝西賽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然而,從其2018年的一筆資本行為來看,雖然沒有商業資本的介入,但可以發現七公里的資源和模式還是受到一線農資企業的青睞與認可。

二、農資綜合服務體系:供銷e家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說“供銷e家”之前,先說一下他的“投資機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一家正部級單位,其中下屬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6家。而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供銷集團”)是國務院批准成立的我國大型涉農流通產業集團,該集團主營農資、棉花、再生資源、農村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電子商務等。

從相關報道中發現,“供銷e家”的發展定位,是建立以縣域為基礎,全國互聯的農村電商生態。以全國平臺為原點、以省級平臺為軸心、以縣級平臺為突破點,以專業平臺為特色的電商平臺體系。

另外,從其網站上披露來看,“供銷e家”的功能定位,除了建立完善的農產品上行體系,還搭載了更多與農民相關的農資、農技、本地化生活服務、電子政務等功能。

但從“供銷e家”整體來,憑藉著渠道優勢,農產品銷售成為核心業務。

三、

嚴選電商模式:大豐收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2014年成立的大豐收農資商城,定位於農業供應鏈服務平臺,秉承“農資好,花錢少”的經營理念,通過對接上游優質廠家,從源頭杜絕假貨,為種植戶提供化肥、農藥、種子、農技具等農資產品。

2017年,大豐收把農資進行標準化改造推出了自有品牌“豐創嚴選”系列農資產品,幫助農民實現高效種植,增產創收。

大豐收採用“嚴選模式”幫助種植戶提供標準化、系統化的農資系列產品與服務以及農資產業鏈衍生服務。

同時,2017年也是大豐收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大豐收農資商城完成2億元B輪系列融資。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高冷的農村金融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總體規模將達3200億元。農村金融吸引互聯網企業的魅力在於,這個特殊的市場有著無限的增長潛力,比如農村用戶對信貸、消費金融的需求是日益增長的,但金融服務的滲透率卻不高,這才是核心所在。

另據,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曾有一個調查,在中國農村,16.8%的人認為需要錢,56.8%的人表示資金很緊張,而農戶認為農村貸款不便利的佔69.6%。

當然,這與農村用戶群體的抵押物缺乏、企業缺乏農民交易、消費的數據都有很大的管理。

但,農業供應鏈金融一直贏得種植戶、養殖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產品加工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青睞。

尤其是在農資企業的變革中,農村金融平臺通過金融槓桿進行產品升級、整合優化配置,打通農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的流通。

從2014年-2018年,涉農領域的農村金融平臺數得上名的至少30多家,以下,我們著重介紹3家與農資行業比較密切的農村金融平臺。

一、農發貸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農發貸,2015年3月份 上線。農發貸是一家基於農業產業鏈,面向三農提供借貸服務的線上金融平臺。

農發貸具有農資行業的基因,其中農發貸的A輪戰略投資方是上市的農資公司諾普信。

我們都知道諾普信主要從事農藥製劑的生產和銷售,市場份額業內領先,其在全國擁有3000多家合作經銷商,以及超過8000家零售店。這樣的股東背景為農發貸提供了強大的資產端支持。

農發貸的業務拓展“打法”分3個步奏:

首先會選出一批優質的經銷商,再由經銷商推薦其優質的農戶,經過兩級的篩選,農發貸希望初期覆蓋國內最優質的一批大型農場主。

當然,除農藥製劑的貸款業務外,農發貸通過與國內的化肥、種苗廠商,以及農機、農藥的跨國公司合作,藉助這些企業遍佈全國的農資經銷網絡資源,挖掘農資經銷商在農資供應鏈及生產種植上的資金需求。

二、農分期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農分期,創立於2013年服務對象主要是參與規模化種植的農業大戶、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群體。

農分期的打法:起初,農分期是從單純的授信切入的,主要是為農戶在化肥等生產資料和農機的採購環節進行授信,對接銀行等資金。

因此,農分期的解決方式是先利用授信獲取農戶信任,再提供貿易服務。農分期搭建了服務於農業生產全流程的體系,服務的類型主要有三大類:授信、貿易、其它服務。

未來,農分期的目標是做成農業服務入口,對接農業種植者和專業化的農業服務

目前,農分期全面整合農機、種子、農藥、化肥、農技、糧食流通、農業金融、信息服務等所有農業生產要素。其業務已經覆蓋了河南、河北、山東等7個農業大省,50萬種植大戶,並還將繼續向其他農業地區拓展。

除了供應鏈模式的金融之外,還有農村消費金融、農村物流金融等等,也成為諸多創業者的淘金的方向。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虎視眈眈的農服領域

據統計,2017年是農服元年,2020年市場容量超8000億,農業服務市場將迎來井噴。

其實,從整個農服領域來看,農服公司想要做的包括3個核心內容:1)農產品電商(幫助農民賣產品);2)田間管理服務(幫助農民種田);3)農村金融(解決農民缺錢的問題)。

未來,農服領域是不是要成為農業的資源整合者呢?這樣未嘗不可!!!

下面,我們看看農服領域有哪些玩者:

1、專注植保產品:大疆農業、極飛無人機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其實,單純銷售植保無人機可能是一個虧本的生意,但植保無人機廠家多大幾百家,而且還有新的加入者。

大疆專注研發,從2015年開始,大疆開始投入到植保無人機開發,機會每年都有新品發佈,而且價格一降再降。

雖然,大疆創新總裁羅鎮華曾表示,大疆不追風口,做農業植保無人機不是為了賺錢,或短期不考慮在植保業盈利。但,大疆已經成為行業龍頭,佔據了無人機領域70%以上市場份額。

就商業模式這一塊,植保無人機行業有2種形式:1)租售無人機;2)售賣硬件。

大疆植保無人採用售賣硬件和服務植保隊。同時,大疆農業還在植保無人機生態進行大疆,包括植保人才培育和植保隊創業孵化、農業服務平臺。

同樣,來自南方系植保無人機公司的極飛於2015年4月發佈了智能植保無人機系統,並推出第一代產品。

相比於大疆農業,極飛農業走了一條比較重的道路:除了生產植保無人機,還在全國建植保植保隊。

極飛於2013年組建極飛農業服務團隊,並將無人機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直接為農戶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無人機植保服務。2014年起,極飛農業在新疆、河南等農業大省相繼建立植保無人機運營中心和成立極飛學院,培養新型農業人才,並聯合高校與科研機構開展各項學術交流。

2、傳統系農服創新:金正大、史丹利

金正大——農化服務:作為老牌農資企業——金正大公告,公司決定以自有資金7億元人民幣設立全資子公司金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金豐服務公司”),在中國各主要的農業種植區域,建立千家縣級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機構,為中國種植農場、農民合作社、種植戶等提供諸如土壤修復、全程作物營養解決方案、農作物品質提升、農機具銷售租賃、農技培訓指導、機播手代種代收、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農業金融等全方位的農業服務。

預計規劃建設農化服務中心300家,其中募集資金建設100家,目前100家農化服務中心正在建設,預計100家農化服務中心年底建成。

在農服領域,史丹利也發力農化服務。2015年史丹利公司擬出資5億元設立史丹利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對外投資、合資合作等方式為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提供綜合性農業解決方案。史丹利表示,此舉順應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土地流轉的發展趨勢,有利於促使公司從肥料製造商向農業服務商的轉型升級。

該農業服務公司將向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提供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業技術與服務、農用機械等服務的綜合性農業解決方案,同時開展糧食收儲、糧食加工銷售等業務。通過開展上述業務,以期提升服務對象的農業種植效率、提高農業種植收益,促進農業有序發展,同時也促使公司從肥料製造商向農業服務商的轉型升級。

3、專注農村信息服務:58農服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58農服是58同城集團旗下產品,姚勁波的眼睛也盯回了農村,他表示,目前國內尚缺少專門針對農村的互聯網領域的好服務,讓他們能通過平臺掙錢、脫貧。“58集團近年來已經開始佈局農村互聯網市場,這就是農村版的58同城,主要解決1至10公里的農村信息孤島問題,農民可以免費發佈各類便民生活信息。”

勁波表示,58農服實際上只是58佈局農村互聯網市場的其中一步。未來58集團會進一步推進“58同村”。

4、服務農機手平臺:幫農忙

幫農忙是一家能夠通過手機,幫助農戶找到價格更便宜、服務更好的農機手的農業服務平臺。據該公司負責人劉澤龍介紹,在幫農忙的農機手調度平臺上,有22萬全國跨區作業的收割機農機手,幫助農戶進行小麥、水稻、玉米的收割工作。通過系統根據位置、時間自動匹配收割機。幫農忙平臺能夠幫助農機手減少等活兒的時間,減少轉移作業場地的距離。

5、施肥解決方案提供商:樂農道

從2016年開始,樂農道成立了山東種植大戶科技聯盟,為大戶們免費測土配肥,根據土質提供從廠家的肥料團購。“實現了化肥的大規模定製”。而參與聯盟的大戶,因為是從廠家直接採購,減少了縣級、鎮級兩級經銷商的加價,能夠拿到比過去便宜30%的化肥。

該平臺不僅為農戶提供化肥,更重要是根據大戶的土質情況,測土配肥,不同土質配備最適合的成分配比的肥料。從而保證農戶在不增加化肥支出的情況下實現產量的增加。

6、種植解決方案:豐信公司

豐信公司也在進行自己的探索。在山東濱州、日照等地區,豐信公司不僅為農戶銷售農藥、化肥,還承諾農戶,只要按照豐信的種植方案執行,保證增產10%。

豐信公司脫胎於一家有十多年曆史的農藥企業,但是和過去賣產品完全不同,如今的豐信不再按照銷售產品來收費了,轉而按照不同作物的全程投入品設計了不同的套餐,農戶只需要選擇套餐,而不用管用了多少藥物、多少化肥。按照這個套餐,能保證全程的藥物和肥料供應。

但是用什麼藥,用多少肥料,什麼時候用,都是豐信的農技師來指導進行,農戶自身不用操心。

7、農業業產業鏈服務:聚土網

聚土網成立於2015年4月,定位為一站式農業產業鏈服務平臺,其以土地管理為核心,以平臺+規模農戶和平臺+政府/合作社+小農戶兩種形式,為用戶全方位提供農村土地的流轉、託管、金融、訂單等全產業鏈服務。

2018年4月,聚土網已經獲得宣佈完成億元B輪融資。

8、互聯網新生態:農田管家、農飛客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互聯網公司佈局農服領域,已經成為資本佈局的新方向。

作為互聯網農業服務平臺的代表農田管家成立於2016年,以飛防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切入、連接農戶和飛防隊。除了出售飛防服務,農田管家也投放了一部分無人機租賃給飛防手,向農民售賣農藥、未來還將探討植保無人機共享模式。

目前,農田管家已入駐 3000 個飛防組織(上萬個飛防手),擁有 10000 架植保無人機,累積作業量 800 萬畝次,復購率為 82 %。

本輪投資方執一資本合夥人汪天揚認為,以無人機飛防為切入口的農業服務撮合平臺擊中了農戶的高頻強剛需,是農業領域少有的具有較大創新性和入口潛力的平臺型機會。

2018年1月份,農田管家已經完成Pre-B輪千萬美元的融資。

同樣,以“無人機打農藥”為切入點的農飛客,成立於2015年,農飛客不僅擁有殷實的農化背景--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輝隆集團瑞美福農化有限公司兩大巨頭先後加盟。

其中,農飛客打造全程解決方案服務平臺的搭建,不僅需要建立“平臺+工具+終端+服務+網絡信息”的全新商業運行模式,更是多領域、多資源的合作共享。

農飛客還以作物為基礎實施精準施藥技術方案,目前農飛客通過大量實踐,已經在小麥、水稻、玉米、花生、辣椒、豆角等作物上建立了精準施藥技術方案。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資本的新寵:知識服務

種植戶經常會遇到“病蟲害問題”、“作物施肥或用藥問題”、“作物成長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農民的痛點,也是農資企業或者農資創業者的機會。

農技知識服務,也隨機而生。

當前,農技知識服務都是以“問答”、“視頻教育”、“專家講座”為輸出方式,同時90%以上藉助移動互聯網工具進行傳播。

目前,農技知識服務呈現2類創業公司:1)知識問答;2)視頻教育

1、問答類:農醫生、雲種養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問答類主要是互動類的。

農資問答類知識服務起源於2014年,當時進入賽道的創業者也不多。其實農醫生和雲種養為主要代表。

農醫生是於2014年11月22日推出的一個基於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農業遠程診斷的免費應用程序,是搜索的互動形式農業知識問答分享平臺。

其創始人王兆勇,出身是傳統農資媒體,有豐富的農資和農技領域人脈資源。

農醫生商業模式,以免費農技服務為切入點,同時企業服務為盈利模式。其模式是一個“媒體形式”,用戶使用平臺諮詢是免費,通過大的流失實現廣告或者電商收入。

作為,農技問答類平臺——雲種養也是採用免費農技諮詢切入。

2015年,雲種養APP是雲種雲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農業知識服務應用軟件,軟件提供用戶農技問診(一對一問診)、買賣農產品、採購農業生產資料、農業教育培訓、農場管理諮詢等服務。

雲種養的商業模式:農技問答獲取用戶,盈利點在遊學、金融、教育、撮合服務等,而是放棄了廣告模式。

其中,2017年4月份,雲種養已經完成Pre-A輪融資。

2、視頻類:蜜蜂TV、天天學農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2017年是短視頻的元年,各個行業都在藉助短視頻創造新模式或者服務用戶。

農技領域的文字問答或者語音問答存在2個問題:1)不直觀;2)有誤區;畢竟農技問診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

因此,更為場景化、生動的短視頻農技教育受到熱捧。同時,農技類短視頻都是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存在。比如:

2018年1月,「新農寶」宣佈推出農業知識短視頻平臺「蜜蜂TV」。蜜蜂TV 已上線微信小程序,同時視頻內容在梨視頻、抖音、火山小視頻、優酷、愛奇藝等平臺分發。

目前,「蜜蜂TV」與 200 多位農技專家合作,重點打造柑橘學院、蘋果研究所、葡萄科考隊、蜜蜂百科、大田作物科學院、蔬果科學院 6 大農業知識矩陣,聚焦農民最關心的經濟作物柑橘、葡萄、蘋果、火龍果,大田作物小麥、玉米,蔬果類辣椒等話題。

其中,截止2017年2月,「蜜蜂TV」母公司「新農寶」已經獲得四輪融資。

另外一家農技知識服務平臺——天天學農成立於2017年8月,是農業領域的互聯網知識付費平臺,也是一家農業教育服務公司。其農技知識均由天天學農邀請種植大戶、農技站、農業院校等在內的農技專家所生產。

其中,2018年5月獲得經緯中國千萬級Pre-A輪融資。

大深度|農資行業的新圈地運動

小結

從2014年-2018年,農資行業經歷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階段,從整個農資行業的商業進化來看:服務是主流趨勢,通過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商業變現。

或許,接下來的創新有3點:1)受政策影響:產品的創新,包括有機肥、水溶肥、生物農藥等;2)渠道的創新,經銷商或者代理商不再以“賣”為主,而是轉化成“服務”團隊;3)商業創新,會出現新的公司或者新機會。比如:飛防公司、農業服務公司、共享農機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