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老太被群众从车底抬走,人民日报都点赞了!


碰瓷老太被群众从车底抬走,人民日报都点赞了!


12日清晨,郑州黄先生驾驶一辆保时捷,沿大学路便道缓慢行驶过程中,一七旬老太突然躺在自己车辆右后轮处,黄先生下车观察后,知道自己遇上碰瓷的了。

只见那老太紧紧抓住轮毂不肯撒手,不管路人如何劝说就是不肯起来,并向车主索要5000块钱赔偿。由于着急上班,车主黄先生准备给那碰瓷老太500了事,不料,被愤怒的市民制止,称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最终,碰瓷老太被市民“齐心协力”地抬到路边,车主黄先生才得以脱身。

网友纷纷为郑州市民的做法叫好,就连人民日报都点赞了!

碰瓷老太被群众从车底抬走,人民日报都点赞了!


现今,一说到“碰瓷”,无不令人愤恨,尤其是广大司机朋友,遇到碰瓷事件,更是有苦难言,即便车上装有360度行车记录仪,仍然令人防不胜防。更令人气愤的是,碰瓷一度被专业化、团伙化。

“碰瓷”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碰瓷者摸清了大多数司机们的心理,有的着急赶路,懒得和他们纠缠计较,索性给碰瓷者点钱赶紧了事。这帮碰瓷者往往找那些豪车、高档车,因为他们知道车主不差钱。一旦碰瓷成功就可以狮子大开口,狠狠地讹诈车主一番。对他们而言这种方式来钱容易,可以不劳而获。

但正是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一度养肥了很多人,比如一度极其火爆的假乞讨者。他们把乞讨当职业,有的一天的收入高达一两千,比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收入都高。他们有的组成团伙结伴乞讨,有的分区域分路段进行乞讨。

以至于这些乞讨者一度向路人或者商家要钱要得理直气壮、天经地义。你若给他吃的,他坚决不要;给得少了,他也赖着不走。

亲眼见过,一个乞讨者长期在那条街上乞讨。一日又到一饭店门口要钱,老板给他5毛钱,他嫌钱少,堵着饭店的门破口大骂,赖着不走,理直气壮地说要让店老板做不成生意。店老板被气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碰瓷老太被群众从车底抬走,人民日报都点赞了!


老祖宗自古就有“君子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和气节。你态度不好,给我饭,我饿死都不吃!中国著名文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也曾因不食嗟来之食,不接受美援面粉饿死家中。正是这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和气节,让中华民族几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而不倒。

但现今社会,至少在那些碰瓷者和假乞讨者身上,中华民族的这种气节和精神早已荡然无存了。为了金钱和财富、不择手段,不惜放弃尊严和生命。这种不劳而获,轻易可以获得大额财富的思想,就像一种毒瘤,一度给很多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财富而不得的人们带去负面影响。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竟然不如这帮人几日行骗赚的多,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信仰和尊严被看得一文不值。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悲哀!

据当地民众介绍,在上面这件事中这个老太经常在这附近碰瓷,已经不止一次碰瓷路上的车辆。郑州市民的这种做法之所以被网友称为“大快人心”,是因为,人们发现,越发地宽容同情这些碰瓷者的艰难和不易,他们的碰瓷行为越发地理直气壮了,碰瓷技术越发地娴熟、高明了,碰瓷的人数、次数和地点越来越多了。人们的同情不但没有令他们懂得感恩,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广大民众对这种妄图不劳而获、欺诈行骗的勾当早已深恶痛绝。

正如市民所说的那样,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唯有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行径大胆说“不”,勇敢地制止他们,才能换来社会的文明、和谐、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