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本頭條號發佈的職場及管理知識!高管周課,堅持無干貨,不分享!

聲明:本文來源騰訊創業,不代表高管周課立場。如有異議,請告知我們!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人人都想知道,成為一名成功CEO的秘訣是什麼?遺憾的是,根本沒有秘訣,但存在一些技巧。那就是看其專心致志的能力和在無路可走時選擇最佳路線的能力。

潮起潮落,花木榮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如四季輪迴。能享受夏之火熱,就得有本事耐受冬之寒冷。這一點,每一個身處經濟大潮中的創業者更應該有所認知。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創業者的眼前往往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幾率為10%的存活之路,還有一條,是將近90%的淘汰歸途。”

硅谷資深創業者本·霍洛維茨曾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創業史——“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與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最想躲藏起來或乾脆死掉的時刻,就是你作為一名CEO所要經歷的不同於常人的東西。

截至目前, 我認為一個CEO最難做到的,就是對自己內心的控制。

組織設計、流程設計、指標設置以及人員安排等都是相對簡單的工作,對內在情緒的控制才是最艱難的。我原本以為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但我錯了,我其實很脆弱。

過去這些年裡,我曾和數百名CEO談及這個問題,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但是,很少有人在公開場合談論這個話題,媒體上也從未出現過相關報道。

這就像是在高管組成的搏擊俱樂部中,關於CEO心理問題的頭條法則就是不得談論CEO的心理問題。

冒著忤逆這條神聖法則的風險,我要在此試著描述一下這些心理問題,並把我自認為有效的幾條對策告訴大家。

從根本上講,這是每個管理者都無法迴避的一場個人戰爭,意義重大。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1

我工作出色

但為什麼心情如此糟糕?

要想當CEO,你必須目標明確,一心撲在工作上。此外,你還要學識淵博,智慧超群,這樣才會有人心甘情願地為你效力。

沒有誰在辛苦創業時就想著當個差勁的老闆、管理一個建制不全的公司,或是製造嚴重的官僚作風來制約公司的發展。

要成功,就必須經歷坎坷。其間,難免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你只要從容應對就可以了。

最難的問題是,每個老闆都必須從實踐中求真知。 沒有哪個培訓班會教你如何當CEO,如何去管理一家公司。 唯一能教你當CEO的辦法就是親自當一回CEO。

這意味著你將被形形色色的事務包圍,而你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它們。 可是,其他人只會仰仗你來給出答案,因為,你是決策者

我還記得自己剛擔任CEO時,一位投資人讓我給他發一份“市值表”。

我大概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但不清楚這個表格應該做成什麼樣,不知道其中應包含哪些內容。

這本是件小事,但是,如果我對其一知半解,以後我該怎樣處理其他事呢?正因如此,我在那個電子數據表上頗費了一番功夫。

可即便你瞭解眼前的工作,你還是會出狀況。事實證明,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要搭建一個多層級機構並使之成為贏家其實是件相當艱難的事,出狀況也在所難免。

如果按百分制來衡量CEO們的優劣,那麼平均分只有22分。 這個成績對於學業史輝煌的人來說絕對是極大的心理挑戰。

假如你的員工只有10個人,不出狀況的可能性極大;假如你帶領的隊伍有上千人,不出狀況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當公司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出現的問題會讓你百思不得其解,你不明白自己的員工怎麼會有如此低能的表現。

看到別人揮霍無度、工作拖沓、浪費時間時,你會感覺很糟糕;如果你是CEO,這些現象可能會氣得你茶飯不思。

如果你認為這都是你的錯,那就無異於在自己已有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2

怪得了別人嗎?

當公司裡有人發牢騷時,比如說對經費報銷程序不滿,我就會開玩笑地把罪責都攬在自己頭上。這樣的玩笑的確好笑,因為它不完全是說笑。

實際上,公司裡出現的任何問題本質上都是由我引起的。 作為CEO,我在人員招聘和各項決策中都是最終拍板的那個人。中途接手的CEO可以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他的上一任,而我卻不行。

比如,如果我不能知人善任,那是我不對;

如果公司沒有完成季度贏利目標,那麼是我的錯;

如果優秀人才要跳槽、銷售部對產品部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產品的病毒太多通通都是我的錯,這一切都在把我逼向絕路。

雖承擔了一切罪責,但我在CEO能力評估中卻只得到22分,這就像一塊巨石一樣壓在我的心頭,讓我喘不過氣來。

03

CEO都有哪些錯誤觀點?

重壓之下,CEO們往往會形成以下兩種錯誤觀點:

一、都是我的錯

二、和我沒關係

在第一種情況中,CEO會憂心忡忡,覺得自己必須馬上採取對策。

由於各種狀況層出不窮,最終往往會出現兩種局面:

外向型老闆暴怒無常,嚇得沒人願意再為他效力;

而內向型老闆則鬱鬱寡歡,心力交瘁。

第二種情況是指CEO在面對公司不斷出現的負面狀況時,為了規避內心的煎熬,往往持過分樂觀的態度,相信一切都不算太壞。他們會覺得問題並不嚴重,用不著立刻地去處理。

這種給萬事找開脫的做法會讓他們自己覺得輕鬆。可關鍵在於該解決的問題依然存在,員工們會因為CEO對根本性問題和矛盾的聽之任之而備感沮喪。久而久之,公司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對CEO來說,最理想的態度是既要雷厲風行,又要保持理性。他應該果斷出手,快刀斬亂麻,避免讓自己被負罪感所奴役。

如果能甩掉情緒對自己的困擾,對問題的重要性做出理智的判斷,員工以及他本人都會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工作。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4

單槍匹馬還是團隊作戰?

在公司陷入危機時,指望和員工們討論公司生死存亡的大計顯然沒有意義。而與董事會或者外界專家顧問的商談也往往無疾而終。

他們與你在專業知識方面差距太大,所以不可能跟得上你的思路,給你出謀劃策, 你只能單槍匹馬去作戰。

三年前,我的朋友賈森·羅森塔爾接任了Ning公司的CEO一職。

剛一上任,一次現金危機就擺在他面前,他不得不從三個備選項中做出痛苦的抉擇,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個選項:

大幅裁員

把他費盡心思招募進來的大批優秀人才解聘,會嚴重影響剩餘員工的士氣。

轉讓公司

將曾與他並肩作戰的員工和公司整體轉讓,會剝奪他們實現偉大夢想的機會。

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會降低員工的主人翁地位,剝奪他們的辛勤工作所創造的經濟價值。

這真是個令人糾結的選擇。胸懷壯志的企業家們,如果你不想在虎口與火坑之間做出抉擇,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做CEO。

賈森諮詢了業內的一些頂尖人物,但最終的決定還得由他做出。沒人能預知未來的發展,無論選擇哪條路,賈森都難辭其咎。 最後,他決定裁員,解聘那些入職時間較短的新員工。

這個選擇如今看來是正確的。Ning公司的年收益節節攀升,員工的士氣也被鼓舞起來。假如公司沒能因此走上坦途,賈森就會成為頭號罪人,並且要拿出新的方案來彌補。

每次見到賈森時,我都會開玩笑似的說一句:“歡迎你來做抉擇。”後來,賈森還是把Ning公司轉讓給了Glam公司。

當你身處這樣的境地時,務必要明白一點: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會經歷生死攸關的時刻。

鑑於這一現象的普遍性,我的搭檔馬克·安德森和斯科特·韋斯甚至用首字母縮寫“WFIO”來表示它。

“WFIO”代表“we’re fucked,it’s over”,意思是“我們要完蛋了”。根據他們的結論,一個公司會經歷2~5次這樣的時刻 (雖然我敢肯定地說,我在Opsware公司至少經歷了10 次) 。

心理問題之所以麻煩,是因為人們的心理世界千差萬別。

鑑於此,我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幾條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助益。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5

如何給自己做“心理按摩”?

多交朋友

儘管你不可能在棘手問題的處理上指望他人拿出有效的對策,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與曾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交流會對你大有裨益。

把想法寫出來

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以我覺得最好把所有的客戶和全部的收益都轉讓出去,然後轉型做別的生意。但是,當我想要向董事會就此事做報告時,腦袋裡卻亂作一團。

為了讓這個決策能執行下去,我把想法條分縷析地寫了下來。寫的過程使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最終幫我順利做出了決定。

盯著路,別看牆

人們學開車時,要掌握的第一要領是:當你以200英里的時速拐彎時,千萬別看牆,一定要盯著路。如果你看著牆,你就會直接撞到牆上去;盯著路,你就能安然無恙。

管理公司就像開車。千頭萬緒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狀況並變成大麻煩,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這些事情上,那你就會像一輛失控的汽車,最後很有可能連公司也被你拖垮。

所以,你需要緊盯的,是你的目標,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東西。

06

我該不該放棄?

在CEO的生涯中,我無數次產生想放棄的念頭。我曾見過不少人在重壓之下借酒消愁,或是乾脆停止努力。

他們有充分的理由來為自己的放棄做辯解,可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成為傑出的CEO。

傑出的領導者會直面痛苦。無眠的長夜、涔涔的冷汗,還有難以名狀的“煎熬”,他們都曾經歷。

每當我遇到成功的CEO,總會向他們討教成功經驗。那些泛泛之輩的答案可能是非凡的戰略舉措、敏銳的商業嗅覺,或者是其他一些溢美之詞,而傑出的CEO們往往只有一個統一的回答: “我沒有放棄。”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7

膽怯與勇敢只一線之隔?

我和搭檔與企業家打交道時,最關心對方身上是否有這兩種特質:智慧與勇氣。

我的CEO生涯告訴我, 在面臨那些至關緊要的問題時,老天考驗的是我的勇氣,而不是我的智商。

能夠正確決斷自然是好,可是唯恐決策失敗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往往會讓你喘不過氣。而且這些壓力通常都來自一些小事。

比如,當CEO和董事長坐在一起談論公司內的權利歸屬時,往往會有這樣一番對話:

“誰來管理公司?”

“我們。”兩人齊聲說。

“誰來做最終決定?”

“我們。”

“這種狀況要持續多久?”

“永遠。”

“就是說你們誰也不想承擔責任,所以只能讓員工的辦事難度加倍,是這意思嗎?”

沉默。

通常來說,員工應該只向一個最終決策者彙報工作,這無疑要簡單得多。只可惜,在當前的社會重壓下,正確的管理方式被放在了一邊。

由於公司創始人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致使每個員工都不得不承受二次審批帶來的種種不便。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規模擴張的同時,需要制定的決策也越來越讓人膽戰心驚。

當初我們決定讓Loudcloud公司上市時,賬面上只有200萬美元。這不算是 個太艱難的抉擇——大不了破產。

真正讓人畏懼的,是如何在所有人——員工、記者、投資人——認為你的想法是異想天開時,你還能做出大膽決斷。

08

正確決斷需要什麼?

有時候, 如果擺在你面前的是一個複雜的決定,那麼你的勇氣就會顯得更為重要。 與公司中的其他人比起來,CEO無論在技能、知識,還是在看問題的視角上都應該 技高一籌。

當然,有些員工或董事會成員在經驗和智商上會勝過CEO,而CEO能更好地做決斷,是因為他的知識儲備更豐富。

當CEO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如果其中一種做法只是以微弱優勢獲得了他的青睞,比如說,54%的可能是關閉這條產品生產線,而46%的可能是保留它,那麼他要接受的考驗將會更加嚴峻。

要是那些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聰明人全都站在他的對立面,他該如何應對?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在所有人都投反對票時,他還敢不敢關閉生產線?

如果他決策失誤,那就要怪他沒有聽資深顧問的意見;如果他決策正確,也沒有人會因此讚賞他。

創業CEO的真實職場生涯:在職8年多,3天順境,剩下的8年舉步維艱

09

像塑造性格一樣培養你的勇氣

在管理Loudcloud公司和Opsware公司時,我所做的每一次艱難抉擇都令我膽戰心驚。

這種畏懼感始終籠罩著我,但是在無數次的磨鍊之後,我學會了忽略它。這個過程也可被稱作“培養勇氣的過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走到這樣的十字路口,不知該選擇風光無限卻是通往錯誤終點的平坦大道,還是該選擇人跡罕至卻是通往正確目的地的崎嶇小徑。

這種內心的掙扎在你管理公司的過程中會表現得尤為強烈,因為CEO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後果會比普通人的嚴重幾千倍。和普通人一樣,CEO在犯錯後也會找多種多樣的藉口。

你每做一次艱難而正確的決定,勇氣就會增加一分。相反,你每做一次輕鬆卻錯誤的決定,怯懦就會多出一分。作為CEO,你的公司是勇往直前還是畏首畏尾,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在過去的10多年間,科技進步極大地降低了開辦新公司所要求的經濟門檻,但是打造一流公司所需要的精神門檻——勇氣——始終都沒有降低過。

10

創業是一場長征

全民創富其實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之前的學費交的太少了。

如果說創業是一場沒有止境的長征的話,對很多公司的創始人來說,難熬時刻,現在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比拼的,除了智慧,更重要的是毅力和勇氣。

願你們中的每一位,都是最後獲勝的那個人。

小編推薦:花上萬甚至幾十萬學習EMBA課不如關注《高管周課》,我們已經為您準備了高管百元成長課程,將各商學院EMBA課程內容進行了提煉,整理成100節精品音頻課,課程包含個人修煉、領導力開發、360度溝通、團隊建設、員工激勵、人才培育、高效授權、品牌塑造、營銷創意、業績倍增等豐富內容。

您只需要每天花15到20分鐘來的時間收聽就可以搞定,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 鏈接即可,開啟您企業發展進階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