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火災後大量出現,400元一斤極爲珍貴,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

以前的農村有山有水,遍地都是寶,有很多的野菜、野果以及野生菌。有一種名叫羊肚菌的野味,它獨特的外形,不規則的崎嶇凸起在菌蓋上,有點像核桃,更像羊肚,也因此而得名。那時的羊肚菌數量非常多,特別是在“山火”之後,在灰燼處它們的數量如雨後春筍般,大片大片的扎堆地長,尤其後火災後的頭兩年,羊肚菌的數量會特別多,誰去採摘都能發現它探出的俏皮的小腦袋,而山火,恰恰賜予了這樣一種理想的環境。

山裡火災後大量出現,400元一斤極為珍貴,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

以前因羊肚菌過多沒法全部吃完,人們就會把剩下的曬乾了保存,留待冬天缺少蔬菜的時候吃,也算一舉多得。而人們在食用羊肚菌時,則多了更多的選擇。既然羊肚菌作為一種菌類,口感是比較脆爽的,最適合用肉類與它搭檔,更能激發出羊肚菌內在的鮮味,在火候的調配與整合中,這個小組的通力合作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對它的涼拌也是一個餐桌上的選擇。還有一個最好吃的做法,那就是燉湯了。燉湯的道理與煎炒相同,而羊肚菌湯是略帶紅色的,營養豐富,十分鮮美。

山裡火災後大量出現,400元一斤極為珍貴,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

現在想回味兒時的感覺,到市場卻發現它已不是記憶中的土貨了,它搖身一變成了金鳳凰:市場價一斤四百,這還是鮮貨的價格,如果是乾貨的話,價格還要翻上一番。這誇張的價格不免讓我大吃一驚,想以前農村的山林裡,只要你留意一下,羊肚菌能在多處悄然出現。以前在它生長的季節,挎個小籃子去山裡搜尋一番,回去時能滿載而歸。

山裡火災後大量出現,400元一斤極為珍貴,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

而現在因人們的大量採摘,野生羊肚菌的數量急劇減少,這也促進現在高價市場的形成。不過人們也發現了其中蘊藏的商機,開始承包土地,人工種植羊肚菌以供應市場的大量需求。鑑於現在高價的市場環境,羊肚菌也變成了一種尋常難見的食材。很多人都不曾吃過。這羊肚菌不僅在我國是極為珍貴的野生菌,在北美地區也是備受歡迎的菌類,當地人還會根據山火去採摘,對它趨之若鶩。

山裡火災後大量出現,400元一斤極為珍貴,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

筆者也是暗暗慶幸,自己小時能飽餐羊肚菌,美美地吃上羊肚菌燉的湯,和肉一起的煎炒,但現在再想嘗一嘗兒時記憶的味道也得看看自己的錢包了。不過還是建議朋友們有機會去嚐嚐羊肚菌的鮮美,畢竟它的營養價值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