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亳州是安徽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北部與河南省商丘市相接、西部接壤河南省周口市,南部接壤安徽省阜陽市、東部接壤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 。

亳州位於東經115°53′~116°49′、北緯32°51′~35°05′,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長約150公里,寬約90公里。

亳州是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安徽省轄市,轄譙城區和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三縣一區,譙城區為亳州市政府所在地,亳州城市規劃區總面積572.77k㎡。亳州全市現有現代中藥、白酒、食品製造及農產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文化旅遊、煤化工及新能源、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裝備製造等十大產業。

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中原經濟區成員城市,皖北旅遊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歷史沿革

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亳州

夏時亳州屬豫州。

周初時期是神農氏後裔的封地之一,置焦國。

春秋時期,焦屬陳國。陳於此建焦城,後楚滅陳,築譙城(今譙城區)。譙夷所轄區域擴大到苦(今渦陽縣)、蒙(今蒙城縣)及周邊地區。置焦國。

秦時置譙縣,屬碭郡。

漢時先後屬豫州、沛國治。建安末年設譙郡。

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 "五都"。

西晉時,譙是譙國治所。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為"南兗州"治所。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兗州為亳州,治所不變,亳州之名始於此。

隋大業三年(607年)又改亳州為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譙郡更名為亳州,為"十望"州府之一,下轄譙、臨渙、酇、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縣。

宋時亳州屬淮南路,金時屬南京路,下轄6縣5鎮。

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藥都亳州

元時亳州屬歸德府(今商丘),下轄6縣。元至正15年(1355),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 "韓宋"政權,以亳州為都城。

明朝初年亳州一度為縣,屬潁州。弘治九年(1496),又升縣為州。

清初亳州屬安徽布政使司直轄。1864年清廷鎮壓捻軍後,析亳州、宿州、蒙城、阜陽、各一部設渦陽縣。

1912年,國民政府降亳州為亳縣,由省直轄。

1964年,國務院決定從阜陽、渦陽、蒙城、鳳台各劃出一部成立利辛縣。

1986年國務院決定撤銷亳縣建制,設立亳州市(縣級)。

1998年收歸省直轄(副地級)。

2000年正式設立地級亳州市,下轄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和譙城區。

2000年5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亳州市,設立地級亳州市。亳州市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新設立的譙城區;以原亳州市的行政區域為譙城區的行政區域。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譙城區。

截止到2012年末,亳州全市共有鎮、鄉(林場)數82個,辦事處數10個。

摺疊

地質

亳州市全境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 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西北部譙城區詹樓地勢最高,海拔42.5米;東南以利辛縣展溝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對落差20.5米。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佈,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摺疊

氣候

亳州全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幹。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摺疊

水文

亳州轄區內河流屬淮河水系。主要幹流河道有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 、芡河等。渦河左岸自譙城區牛集鎮靈子門行政村代橋自然村首先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蒙城縣移村集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173公里,流域面積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譙城區淝河鎮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利辛縣展溝鎮出境 入鳳台、潁上縣界,境內長123.4公里,流域面積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縣大李集鎮入境,向東流經利辛縣境南部,至蒙城縣鄒樓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66公里,流域面積1401平方公里。

亳州自然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畜產品、商品用材林和蔬菜生產基地,至2013年,全市土地總面積85225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707929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24790公頃,未利用地面積19539公頃。地下煤炭、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累計查明資源儲量57億噸,其中煤炭儲量達47.23億噸。全市水資源總量26.56億立方米。中藥材種植4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52.28千公頃。

亳州中藥材種植面積佔全國的1/10左右,中藥飲片產量約佔全國的1/4左右。亳州市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產業集群,亳州的中藥工業正在向中藥保健品、中藥獸藥等方向延伸。規劃建設藥、酒、文化三大板塊,構建現代中藥、養生文化旅遊、中醫醫療保健服務三大體系。

摺疊

人口

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亳州

唐開元年間(713~741),亳州(轄譙、臨渙、酇、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縣)共70732戶。[1]

元和年間(806~820),亳州(轄區同上)有6502戶。

民國17年(1928年),亳縣人口588151,其中男307387人,女280764人。民國24年,人口為533309人,其中男28萬多人,女25萬多人。民國36年共494006人,其中男252402人,女241604人。1959年,人口已達760560人,180578戶。1960年上半年,出現了非正常死亡和外流,人口降至155408戶,620796人,總人口比1959年減少139764人。1986年全市人口為1111694人。

2010年,亳州戶籍人口已達610.28萬,其中全市常住人口4850657人,和2000年人口相比,減少了228251人,下降4.49%。

摺疊

民族

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亳州

亳州民族成分以漢族為主,其次為回族。1953年6月,全縣總人口730703人,其中漢族718282人,佔總人口的98.3%。回族12421人,佔總人口的1.7%。

1964年,全縣總人口644575人,其中漢族631537人,約佔總人口的97.98%;回族13034人,約佔總人口的2.02%;壯族2人;苗族1人;維吾爾族1人。

2010年,亳州市有29個民族,9萬餘名少數民族人口。回族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97.5%以上,主要分佈在譙城區、渦陽縣。分佈呈現大雜居、小聚居和圍寺而居的情況。

摺疊

綜述

安徽省亳州市概況

亳州航拍

亳州在歷史上手工業比較發達,唐、宋以來,手工業門類逐漸齊全。至明、清,作坊、匠鋪已遍及城鄉。主要有釀造、糧油加工、織染、修理、金銀加工、紙紮、制氈、制筆、制炮、製作傢俱和農具等。亳州土絹早在唐代即聞名於世,進貢皇室。

1984年,工業企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1986年,工業產值又猛增到近2.7億元,有20多個工業品種獲國優、部優和省優稱號。

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90億元,同比增長10%;全部財政收入103.5億元、增長21.6%,地方財政收入64.4億元、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億元,增長1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7530元,增長15%;節能減排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摺疊

第一產業

1949年,耕地面積為2710352畝,佔全境總面積的86%。其中失耕荒地80萬畝,當年總播種面積為3937049畝,複種指數為145.3%。1958年,共種植水稻20萬畝。

1970年,全縣只有耕地202.5萬畝。農業人口人均佔地由1949年的4.2畝降至2.6畝。1976年,耕地面積佔全縣總土地面積的61.28%。

2012年,亳州全年全市糧食總產88.5億斤,比上年增加4億斤,增長4.7%。其中,夏糧總產61.5億斤,增長6.4%,實現連續9年增產。小麥畝產突破500公斤,實現了"小麥畝產千斤市"目標。養殖業生產基本平穩。全市生豬存欄141.4萬頭,增長2.6%;出欄287.2萬頭,增長5.2%;肉類產量30萬噸,增長5.2%,其中豬肉22.5萬噸,增長5.5%;禽蛋產量0.6萬噸,增長6.8%;奶產量1.4萬噸,增長8%;水產品產量4.8萬噸,增長4.4%。

摺疊

第二產業

​亳州近現代工業源於傳統手工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地已能製造陶等器皿。三國時期的釀酒,唐代的絹織,宋代的縐紗以及明清時期的減酒、醬胡芹、萬壽綢、毛氈等亳產手工產品,在 全國享有盛譽。清宣統元年(1909),同茂順蛋廠建立,成為亳州現代工業的發端。

1986年,全部工業總產值為26977萬元,其中國營工業產值710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17012元;縣屬集體工業企業產值8764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5050元。固定資產原值分別為國營工業6283萬元,集體工業3726萬元,鄉辦工業2291萬元,村辦工業142萬元。全市50多個工業行業,生產各種產品千餘種,創造出一批名特優產品。古井貢酒三次蟬聯國家金牌,古井特液、低度曹操貢酒分獲金樽獎和銀樽獎,另有部優、省優產品20種。

2012年,亳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0億元,增長18.2%,增幅比全省高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分行業看,在我市30個大類行業中,26個行業實現增長,多數支柱行業增速較快。其中,農副產品加工業增長25%,食品製造業增長36.7%,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15.3%,醫藥製造業增長16.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7.0%,汽車製造業增長17.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22.7%。在重點監測的工業產品中絕大多數產品產量呈增長態勢,其中原煤144萬噸,同比增長28.0%;白酒(折65度)10.7萬千升,增長16.4%;人造板75萬立方米,增長29.3%;水泥248萬噸,增長53.2%。

摺疊

園區建設

亳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亳州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經安徽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總面積56平方公里。2000年地級亳州市成立時,開發區完成6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任務,成為亳州市新市區,已整體移交給譙城區。

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區是2012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重點經濟開發區。 按照"一級政府,一級財政"模式,實行財稅獨立、封閉管理的運營體制。

亳州工業園區亳州工業園區是2006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園區,位於亳州市區西部,東臨京九鐵路、濟廣高速、許泗高速,105國道、311國道穿境而過。

渦陽縣工業園區渦陽縣工業園區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渦陽縣,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6年,面積28.2平方公里,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0億元。

蒙城經濟開發區蒙城經濟開發區前身是蒙城牛群經濟園區,2001年3月份由市政府批准設立,規劃建設面積7.4平方公里。2001年7月份動工建設了中國牛群商貿城,佔地400畝,總投資2億元。

利辛工業園區利辛工業園於2003年5月19日經亳州市政府批准設立,園區位於縣城西北部3公里處,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調整為1.2平方公里。

風景名勝

亳州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省以上保護單位22家,佔安徽全省的三分之一。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戲樓、曹操運兵道、曹氏宗族墓群、萬佛塔、尉遲寺遺址、南京巷錢莊、古井貢酒釀造遺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夾弦、五禽戲、老子傳說、九醞春酒法。

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祖庵、天靜宮、道德中宮、江寧會館、莊子祠、湯王陵、陳摶廟、、薛閣塔、伍奢冢遺址、紀家塔、張樂行故居、捻軍會盟舊址、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東嶽廟、紅城子遺址、明王臺。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幫鼓舞、捻軍歌謠。

花戲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

曹操地下運兵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

曹操宗族墓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騰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

古井酒文化博覽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013年5月國務院公佈其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仿明清宮廷建築,博物館建於一九九四年,佔地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

華祖庵: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永安街,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

曹操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與芍花路交口處,西與亳州博物館相鄰,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園內建造了曹操紀念館,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園。

湯王陵:即商湯王墓,湯王是中國古代最有德行的聖君之一。

道德中宮: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歷代祭祀老子的宮觀,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宮"。內有老子道德經石刻,並陳列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

白鷺洲風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利辛縣城東南18公里處。水面600畝。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築,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正式對外免費 開放。該管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71件套。

南京巷錢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北關南京巷19號,是以貨幣為經營對象的民間金融機構舊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衣律院:又名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觀世音而得名,位於譙城區交通路17號,是安徽省重點開放寺院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衣律院傳戒律宗,是中國四大律院之一,寺內供奉有佛祖舍利子。民國時期,白衣律院為全國僧侶舉行大規模三壇大戒三次。

天靜宮:是國家3A級景區,是老子文化生態園的核心組成部分,位於亳州市渦陽縣渦北街道鄭店村,距市區中心五公里。是為了紀念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今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人)而修建。

興華農業綜合示範莊園:三星級農家樂,始建於1997年,地處亳州市渦陽縣城西郊7.5公里處,省道307線南側1.5公里處,陳大鎮境內。

新四軍紀念館: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亳州市渦陽縣新興鎮,距縣城20公里,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尉遲寺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許町鎮境內國內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

萬佛塔: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城中心,因塔身內外嵌砌琉璃小佛近萬軀而得名。此塔為宋代建築風格,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2.2米,造型優美,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莊子祠:位於亳州市蒙城縣渦河北岸漆園辦事處境內,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為紀念先賢莊子所建造的仿漢代建築群。

鄭店子風景區: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鄭店子 是渦河和洪河的交匯處,兩河與西一環路一起圍合的三角地帶,號稱"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佔地面積約50公頃,三角洲旅遊區控制範圍約210公頃(2.1平方公里)。

陳摶廟景區:陳摶出生地--希夷故里,為亳州譙城區城南宋湯河南岸陳家營村。為紀念陳摶,後人在其故居建廟敬祭,後故居和廟祠均毀。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資重建。2010年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AAA級旅遊景區"。

薛閣塔:在亳州老城東南,是一座磚塔。直椎式八角開,共七層,高34.15米,周圓23.36米。塔座由八塊青石奠基。塔一二層為仿木結構,每角砌磚為方柱,高3.5米。柱上仿高50公分。

江寧會館:位於亳州市古泉路北側,是南京藥材商人為經商方便,清嘉慶12年(1807年)在圓覺寺的基礎上集資改建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