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上百次視而不見」緣於監管「不走心」

“這麼多領導幹部工作走過場,該查!”近日,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紀委監委通報曝光了對觀塘鎮安琪紙廠關停工作中6名黨員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的問責情況,這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案例,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11月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一封嚴重影響沿河村民生產生活的舉報信,在有國家環保部的交辦、有當地區委領導的批示、還有當地區政府責任分工的情況下,為什麼三個月上百次的巡查都發現不了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柄。到底是因為案件牽扯過多,嫌問題麻煩,還是不擔當不作為,確實值得深思。

面對群眾所反映的環境汙染問題,漠不關心,麻木不仁,分明沒把群眾的疾苦當一回事,而把自身的職責當作一種應付,這正是群眾觀念淡漠的表現。背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這樣的幹部怎去踐行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巡查的麻木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或許這樣的排汙企業在當地還不只是這一家,讓有的幹部在心裡產生了法不責眾的潛意識。由此來看,相關部門還需一次為契機,進一步舉一反三,加大排查。

三個月上百次巡查卻發現不了問題,反映出相關部門及有關幹部的不擔當不作為。看似從區部門到鎮、再到村,大大小小10餘名各級領導幹部都開展了巡查工作,但均是走馬觀花,沒有真正把巡查落地落細落實,使得企業違規排汙的問題沒能得到及時發現。如果說一個幹部沒發現情有可原,而多個幹部沒發現則不可饒恕,倘若其中有一個幹部真正去落實了對該企業的依法關閉工作,也不至於出現多個幹部巡查上百次卻視而不見的現象。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事實上,該案例暴露出有的地方和部門,過分依賴於所謂的痕跡管理。緊閉廠門不代表企業就停產,就不存在違規排汙。巡查簽到也並不代表幹部做到了真巡查,有的時候表面的工作痕跡並不能真正反映出工作實情和問題本質。從表面上看,開展巡查工作的幹部被企業製造的緊閉廠門這一假象所迷惑,實則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結果。當然,“緊閉廠門”“嫌麻煩”的背後是否如網民所分析還涉嫌其他深層次問題,這需要相關部門更深一步調查。

只有切實“走心”,工作才能真正“到位”。環保督查整改也不例外。環境生態治理工作,既要把制度樹起來,亮出“牙齒”,使工作有章可循,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又要加大對監督部門及幹部失職失責的問責,倒逼我們的幹部在環境生態治理上,特別是在當前環保督察整改上,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正所謂“動員千篇不如問責一次”,只有揚起問責之鞭,方能讓監管“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