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謎團二:維新變法爲何僅維了百日?

清廷謎團二:維新變法為何僅維了百日?

(網絡配圖)

1898年6月11日,通過康有為、梁啟超師徒“小變不如大變,緩變不如急變”的維新理念鼓動,年輕氣盛的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如此,源於1895年4月22日康梁師徒致光緒帝“萬言書”引起的“公車上書”事件,似乎終於達到了預期效果。豈料到了9月21日,即農曆八月初六,西太后突然還宮“訓政”,迅速將光緒皇帝逮起來囚禁瀛臺,這一戊戌年的變法運動,僅歷時103天就草草收場,留下“戊戌六君子”名垂青史。是什麼原因導致變法夭折?有人說是袁世凱告密,有人說是西太后早有陰謀?一百多年來,學界眾說紛紜。

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袁世凱告的是什麼密?西太后又是暗藏什麼陰謀?

她是一個權利慾望極強的女人,雖在諸多壓力下,於1889年將皇權不得已歸還光緒皇帝,退隱頤和園。但光緒帝身邊所有人,都是西太后的人,都有她安插的眼線。光緒帝一舉一動,都在西太后眼皮底下進行。光緒帝與康梁師徒搞變法,按常理,她不可能容忍。但老狐狸想盡快結束退隱生活,還宮訓政,就必須要設一個局。既要做到疆吏大臣服,也要做到洋人沒理由干預,還要做到恭親王(光緒帝姨夫)沒話說。所以,西太后讓光緒帝盡情去折騰,一旦被她找到機會,立刻置光緒帝於死地。想當年,“她對情敵、政敵(包括她兩個兒子),都會不動神色地佈下陷阱伺機捕殺”(唐德剛《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

清廷謎團二:維新變法為何僅維了百日?

(網絡配圖)

這就是西太后的陰謀。當光緒帝的維新變法搞到9月份時,恭親王已故,帝師翁同龢被開缺回原籍,西太后立刻安排太后黨頭目榮祿署理直隸總督……。安排妥當,時機成熟,西太后突然臉色大變,光緒帝立即意識到自己皇位不保。9月13日,即農曆7月初28日,光緒帝密詔康有為等“妥速密籌,設法相救”。這才有了譚嗣同拿著光緒帝的衣帶詔密請袁世凱出兵,“圍園弒後”解救皇帝的計劃。

這一計劃一旦被太后知道,當然非同小可。但從時間上推測,如果是袁世凱洩露了政變的機密,則西太后不會等到八月初六才囚禁光緒皇帝。丁文江、趙豐田兩先生在《梁啟超年譜長編》中有敘:“六日(1898年9月21日)的政變是不是因為袁項城(袁世凱)洩露了密謀才發生的,還待考證,同時,假定是他洩密的話,他在京師洩露的,還是在天津洩露的。或是在兩處都洩露了,也不能說一定。不過我根據各種資料的研究,知道他在初三日便從譚復生(譚嗣同)的口裡聽到了南海(康有為)的全部計畫,西后以初四日酉刻還宮,初五日德宗(光緒帝)在召見袁氏以外,還廷見了日前總理大臣伊藤博文,袁氏以上午還津,當日晚事件就爆發了。”

袁世凱初三就知道“圍園弒後”計劃,但光緒帝初六才被囚禁,時間上不符。那麼,排除袁世凱告密還有什麼依據呢?下文繼續,歡迎各位探討、指正。

清廷謎團二:維新變法為何僅維了百日?

(網絡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