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村的“新”书记——吉水县螺田镇老山村第一书记刘启东的扶贫故事

老山村的“新”书记——吉水县螺田镇老山村第一书记刘启东的扶贫故事

吉水永利油茶专业合作社的茶山

老山村的“新”书记——吉水县螺田镇老山村第一书记刘启东的扶贫故事

刘启东(左三)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老山村的“新”书记——吉水县螺田镇老山村第一书记刘启东的扶贫故事

陪老人拉家长

驻村第一书记刘启东的到来,让沉寂在偏远山区的吉水县螺田镇老山村发生了巨变。危旧房变成了一栋栋大砖房,房前屋后绿化成林;烂泥路修成了一条条水泥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荒废地建成了休闲广场,老人孩子笑开了颜;不毛之地种上了百合油茶,老山农民正在脱贫奔小康……

2017年5月,该县扶贫和移民办干部刘启东主动请缨入村担任第一书记。然而,当这位有着两年大学生村官经验的第一书记信心十足地来到老山村打算大干一场时,被这里的现状泼来一盆冷水。老山村地处深山,与永丰县交界,距离吉水县城有78公里。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贫困程度较深。因为地处山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十分闭塞;因为地处山区,这里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因为地处山区,这里贫穷落后,农民经济窘迫。

若要如期向老山人民交账,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产业基础,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教育培训,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着力解决脱贫的脆弱性问题,斩断贫困之根。

走进群众心里,当好“群众贴心人”

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才能生情。

来到老山后,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刘启东每天都进组到户,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唠家常、谈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品味群众的酸甜苦辣,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真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

“真的太感谢刘书记了,经常来看望我,还开车走这么远带我们一家去办理残疾证。”谈到刘启东,村民张学来双眼浸满了感激的泪水。张学来是老山村一位贫困户,其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缺乏劳动能力,不方便到县城办理残疾证。刘启东经常去他家走访看望,得知情况后,立刻与县医院、县残联预约办理此事,并亲自开车带张学来一家到县城,帮助他们补齐了证件。

刘启东刚到老山两个月,正值村里百合丰收,村里的贫困户廖术文种植百合赚了近4万块钱。接下来的几个月,刘启东凭着倔劲、闯劲和韧劲,多次赶赴湖南,积极向湖南药商请教,把百合的销路、市场行情研究了一遍,在了解到百合市场行情利好后,立即找到廖术文,鼓励其扩大种植规模。今年7月,百合再次丰收,廖术文的4亩百合净收入达到12万。“发展百合产业不容易,百合种植投资较大,每年的产值和市场价都有很大的波动,不宜长期稳定种植,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年轻的刘启东有着超过这个年龄的成熟和稳重。

夯实基础设施,

当好“发展领路人”

老山村共11个自然村,其中多个自然村没有通组公路,全村进院入户道路不到总户数的50%,村里到处都是“水、泥”路,村民出行极为不便。

到村后的第一次入户走访,听得人声、不见人影的景象给刘启东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意识到狭窄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也制约着村庄的发展。

因此,刘启东来老山村打的第一场硬仗就是“修路”。他积极走村入户,用了半个月走遍了老山村每个角落,找村支两委、村民代表搞调研,掌握村情民意,争取群众支持。有了详实的数据做支撑,刘启东理清思路,利用贫困村整合项目资金,对照贫困村脱贫标准,统筹规划、合理设计,铺开路网建设。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修建公共排水沟、休闲广场、文化活动室以及建设绿化、亮化工程等,一年多的时间,老山村完成了2.3公里通村水泥路硬化、12000多平米巷道硬化、8.2公里水渠、65盏路灯安装,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如今,老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就连最偏僻的麻坑组也建成了1.5公里通村硬化公路,解决了该组近100人的出行难题。路修好了,乡亲们打心底里高兴。“刘书记舍小家顾大家,帮麻坑解决了多年的出行难题,让村里一下子‘活’起来了。他时刻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爱戴。”村会计廖登育动情地说。

发展富民产业,

当好“致富带头人”

群众能否稳定脱贫增收的关键是富民产业。老山村人均耕地不足,且土地坡度大,缺水严重,属于典型的“山顶有地但缺水,山腰无地又无水,山脚有水但无地”的地貌。这样的地形地貌不可能搞大规模种养殖,只能另辟蹊径。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学习取经,刘启东积极创新思路,根据村里气候条件,利用老山林地资源,决定发展高产油茶产业。然而,村里的林地都分配到了每家每户的手中,要想培育产业基地,必须流转林地。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刘启东先后5次召开村民座谈会,把当前脱贫攻坚的政策和发展产业的利害关系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一户一户上门去做工作,一户一户签订租赁协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老山村流转出100亩林地,注册成立了吉水县永利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动员全村14户贫困户以政府发放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00元入股,优先安排贫困户在产业基地工作,提供就业机会。合作社每年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保底分红,在基地产品入市后,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每股保底分红500元。

在成立合作社的基础上,刘启东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技师到螺田镇举办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向贫困户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提升“造血”功能,巩固提升油茶、百合等重点骨干产业的发展,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壮大了农村经济。

今昔巨变,让人赞叹。如今的老山村,道路两旁树木翠绿,巷道整洁干净,村民们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些变化离不开刘启东的辛勤付出,他用真心、真情和实际行动,继续演奏着老山村的和谐幸福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