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融資難可以理解,因爲風險大,有人說民營企業融資會更貴,利息更高,爲什麼?你怎麼看?

紅花油茶新農人


民營企業

融資難,指的是現在實體企業生意難做,所以金融機構從風控角度,不希望冒險放貸,萬一貸款石沉大海,如何對儲戶負責呢?金融機構運作的傳統模式就是“剪刀差”,向公眾支付利息吸納存款,然後放貸給個人與企業。試想如果放貸次次落空,如何向前端的公眾對付本息?


融資貴也就是有融資難引發的——正因為貸款難融資難,所以民營企業會通過其他渠道想辦法借錢,其中也包括向民間借貸機構以支付更高利息的方法融資,比如高利貸就是典型的融資貴。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辱母案”,其中受辱的母親就是一位民營老闆,因為經營不善深陷高利貸,被暴力催債,其子不堪忍受反擊殺害了暴力催債成員。

那這樣說來,是金融機構錯了嗎?難說。金融機構比如銀行,其實更多的是風控機構,更多的是把評估做在前面,因為幹不出暴力催債這樣的事兒。


其實,關於企業融資的模式,如今也不只向金融機構貸款,今年國家相關部門也表態了,銀行要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發債融資工具。

當然,牛逼的企業其實融資辦法多的是,那比較弱的企業怎麼辦?

目前很多銀行對公業務中就有更為升級的服流動性務——比如全線上的票據池、資產池,應收款鏈服務等,支持企業將應收款票據先行抵押給銀行,換取低息貸款得以週轉。或者圍繞產業鏈當中實力較為強大的核心企業,開展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流動性服務,中小企業可以向核心企業分期付款採購物資、便捷質押票據資產,迅速獲得現金流等等。

從這一點上說,銀行在為提升企業流動性服務上投入的互聯網技術開發,其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得多,現在的銀行不再是單純存錢的地方,可以當成科技企業看待。


米蟲家的存錢罐


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如果想讓銀行介入是做夢。要想辦法減少企業的融資需求,比如稅收的增值稅墊付,是一條路,接收承兌匯票以後,可以在一個統一平臺或者自己的開戶行簽發等值的匯票給其他公司。再比如,小微企業物物交換,解決目前金融貴的問題,在統一平臺上,企業間可以進行物物交換,減少資金需求。再比如政府採購,國企採購過程中,驗收合格暫時不能得到支付的,可以給小微企業等值的開具承兌匯票的權力等等。減稅對小微企業很重要,可是小微企業活下來減稅起不了決定性因素,因為很多小微企業已經失去了正常經營的能力,減稅沒有用。銀行不給錢,那隻能搞創新,顛覆掉銀行貸款,否則一切無用


瀏陽1985


通過銀行融資成本是最低的,在所有融資渠道中,通過銀行的融資成本最低。

因為銀行的盈利模式是“賺利差+槓桿經營”,銀行的資金成本低,因為給儲戶的利息低。而其他平臺本身資金來源的成本就高,槓桿也沒那麼大,所以他再把錢借給別人的時候,要收回成本,就需要高利息來覆蓋成本。

而銀行偏愛抵押貸款模式,這就決定他喜歡重資產的客戶,鑑於銀行評估風險和審核的成本,單個的大企業是其喜歡的,所以有資產做抵押,業務體量大的國有企業自然是銀行最喜歡的客戶,況且還有政府的背書,虧了還能兜底。

近一汽集團做了一件震動金融業的事情,因為獲得了銀行一萬億的授信一萬億,你沒有聽錯。所以相比國有銀行,民營企業不太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

但是銀行畢竟是盈利機構,除了傳統的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這一塊的業務也在大力發展,尤其是中小銀行,招商銀行和民生是典範了,通過信用貸,應收賬款等等方式。企業做大了,也可以發行債券融資,變得更容易。

更多觀點,關注“壹號股權”


壹號股權


民營企業融資,首先要看其融資渠道。因為本身的資信問題,從銀行渠道取得資金的難度很大,不得已從其他渠道獲得資金。因為獲取資金的難度大,自然就會造成融資成本增加。


92版茅臺


民營企業融資難與貴是實事,但這提法太寬泛了。不是所有的民營企業融資都難、都貴。低層級的地方融資平臺,也借超年化10%的錢,甚至向當地大民企借。


散講雜談


鄙人看,市場經濟優勝劣汰正常,優化升級,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