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台何去何從

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臺何去何從

滴滴起步於出租車,剛開始滴滴是為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乘客,提供訂單對接服務的。剛開始也不是滴滴一家平臺,也有很多打車APP,最後是滴滴在多輪補貼大戰以後,打敗了快的,成就了當時其在出租車打車平臺的統治地位。但是當時滴滴在出租車上面是不掙錢的,不僅不掙錢,當時為了搶佔市場和快的打了多倫補貼大戰,花了很多錢,才把市場給搶奪過來的。正在滴滴思考,應該怎麼掙錢的時候,美國人的優步進入中國市場。優步的操作模式是以私家車為主要運力單位,其將私家車接入APP平臺,向私家車提供需要打車乘客的需求信息,以迅速促成乘客和車輛之間的業務對接聯繫,以實現打車坐車的雙邊服務,其實他們就是提供中介服務的一種形式。

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臺何去何從

其實按照滴滴、優步剛開始的這種中介服務,如果只抽取一定的信息服務費,對於滴滴來說,發展的空間可能還是很巨大的。但是由於資本的介入,以及滴滴公司經營理念指引,滴滴想用別人的車和別人的人,來為自己掙錢,後來直接將手伸向了司機的每日的營業額。要讓司機的營業額從滴滴平臺上中轉一次,這樣滴滴就可以從中提取他所需要的更大的利益了。這就讓滴滴的經營性質完全產生了變化,從開始的中介服務商變成了運輸業務承運人了。

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臺何去何從

滴滴,變成了承運客運業務的業務主體了。其實這是滴滴的一個重大失誤,如果你滴滴只想從客運業務中賺取利潤,完全可以以服務費的形式進行收取;但是滴滴貪得無厭,非要讓司機的營業額從他手中過一遍,這就讓滴滴有了更大的實現收益最大化的操作權了。但同時從本質上來說,滴滴的經營本質也就改變了,作為消費者這邊來說,我乘客給錢,是給你滴滴平臺的,那麼你滴滴平臺就有義務保證我的安全,保證我的利益;從司機方面來說,司機我是用我的車,在為你滴滴掙錢,我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從你滴滴平臺發給我的,那麼其實可以說成,是我帶車加入你平臺,在你滴滴平臺打工而已,我獲得收入是和上班打工沒有多大區別的,那麼也可以說我是你滴滴的員工,我有什麼勞動權益的損失,你滴滴都應該為我負責。所以說,不管是站在消費者,還是站在司機的角度,還是作為管理部門來說,你滴滴都是一家實實在在的運輸公司了。

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臺何去何從

那麼你滴滴就要承擔作為一家運輸公司的各種責任。如果滴滴只想得到利益,不想承擔責任,那你滴滴就不能乘客司機兩頭通吃。既然你滴滴是一家運輸公司,那麼你就要承擔運輸公司的各種責任和義務。如果你滴滴公司把自己作為一家信息中介服務公司,那麼就不能獲取那麼多的利益。所以現在管理部門的意思也很明確,要求滴滴加盟的車輛必須是辦理的相關證件,是要讓滴滴走上有序管理的道路上來。這種有序管理就是需要,按照如出租車公司一樣的管理要求、辦法來辦。國家現在承認網約車的合理發展,但是你網約車必須讓人員和車輛辦理合規證件,同時你滴滴還要以運輸公司的形式,在各地辦理經營許可證。

滴滴模式將完結,滴滴平臺何去何從

那麼在這種要求下,滴滴公司無疑就將它的原來的發展模式,既把沒有證件的私家車輛加入出租車業務運營的模式,徹底關停;也宣佈了滴滴所謂“共享經濟”模式的破滅。作為管理部門來說,也是需要這種效果,一個有序管理的出行行業,才是一個能夠長久發展的行業。以後要開滴滴,你就要考慮清楚自己投資車輛,還要辦理相關證件,購買高額的營運保險是否合算了。這麼多年以來,一直要求開放的出租車市場,被網約車這種形式給實現了,有一種異曲同工的之妙的感覺。雖然沒有開房傳統出租車市場,但是由於開放了網約車市場,網約車市場的開放式進入,也就相當於開放的出租車市場,但是開放不代表無序管理,不代表不經過審核和辦理證件就可以參與經營,所以網約車市場要長期存在下去,並且以後,還會有序合規的發展下去。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