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等补助的人

王玉林从我家面前的横路中走过,很急,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似的。

他一天不知道要在这条路上走过几次,看他每一次路过时急匆匆的样子,一般不知道情况的人都以为他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办。有时,他不声不响地急急地走到你的面前,又突然站住,也不说话,也不笑,听你讲话。等你反应过来时,他又急切地走了开去。村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天都会有王玉林走过的足迹。熟悉的人见他这个情况也不以为怪,全村几乎连孩子们都知道王玉林有这样的习惯。

王玉林与母亲住在一起,家中二个姐姐早已出嫁,他老大不小了,找不到对象,到现在也还一个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前些年,他母亲去上海替人做保姆,赚了几千元的钱,想给他去远方“买”一个媳妇来。因为,村里有很多人都从远方找来了媳妇,而这样的媳妇居然也在这里落地生根,像模像样的安安心心地过去了家庭生活,原来远近闻名的光棍村,一下子被这批外来的“救世主”给摘了这样的帽子。

王玉林的母亲当然也想给自己的孩子办成这样的一件事,在王玉林的黄金年月里,他母亲在手中攥着一把钱,东托人西托人,总算有一个媒人出面,要替王玉林从她的老家去带一个女同胞来。这几天,所有认识的人都在为王玉林高兴,因为,如果王玉林找到了媳妇,全村连一个光棍汉都找不到了。

王玉林家三间平屋,母亲出去了这么些年,王玉林也没有在屋里好好地呆过,等到他母亲回来时,打扫了一下,倒也还像屋子。就在王玉林要从远方去讨媳妇的这年夏天,忽然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把王玉林家的三间屋子夷为平地。玉林的母亲呼天喊地,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没了。不过,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三间屋子又在原地造了起来,可是,玉林的母亲用完了身边用来给玉林讨媳妇的钱,玉林的终身大事就这样一拖二拖,拖到了现在。

玉林现在也没有了娶一房媳妇的念头了,他也不上山干活,家里的土地也任他荒芜着。这几年,村里每年都会有一种补助,补助像玉林这样的人家,他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劳动的能力,每天给玉林做三餐饭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玉林自己的心里也起了变化,每年的过年,村里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玉林的家。一笔补助款到了,玉林就可以潇洒地过上几个月,用完之后,他的一日三餐有时也成了问题。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一条公路要从他家的田边通过,按常规,他家的田完全可以不用搭界。那天,在测量公路时,玉林在很远的地方看见,有人从他家的田边走过,他大声地喊道:“把我的田也量一下,把我的田也征用掉吧?”

测量的人不解地看了看旁边一同在测量的村干部,村干部笑了笑,说:“这人也是国家的,他家的地,当然他是不要了”。

结果,玉林的要求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满足。

玉林又有钱了,但他已经过了讨媳妇的年纪。

玉林本来也可以干干短工之类的工作,他无一技之长,但有的是力气,可是玉林就是不去做,有人叫他帮忙,做一天活,他总会有半天时间里,要么去上厕所,要么在喝茶,要么说自己有点不舒服。这样,叫他干活的人也就没有了。

不过,私下里,他偷偷地对我说:“我、我、我这样每天去做工,到年底要不要拿钱了”。

我原以为玉林真的有病,或者真的吃不消做这样的工。听了玉林这句话以后。玉林真的有过人之处,一开春,他就盘算着年底的补助款是否能提前发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