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影復牌直接跌停 估值爲何一降再降?

萬達能否有所破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停牌一年多,11月5日復牌的萬達電影(002739)"一”字跌停。

交易行情顯示,11月5日萬達電影早盤開盤“一”字跌停,封單逾72萬手。截至發稿前,萬達電影報於31.1元/股,跌幅為10.01%。

這也意味著萬達電影重組即將收官。自2016年收購傳奇影業開始,王健林斗轉騰挪,一直想將萬達影視和傳奇影業裝入萬達電影當中。一次中止收購,三度修改重組方案,長達16個月停牌,萬達電影的重組之路走得波瀾起伏。


萬達電影復牌直接跌停 估值為何一降再降?



截止2018年9月30日,萬達電影營業收入109.045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812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0.3097%,基本每股收益0.7199元。據AI財經社消息,就在不久前,業內還有傳聞稱,另一位地產大佬也看上了萬達的院線業務,試圖收購萬達電影。

三度修改重組方案

2016年5月,萬達電影擬作價372.04億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萬達影視100%股權,後重組案擱淺。

2018年6月,萬達電影重啟收購,剔除傳奇影業等,擬作價116.19億元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購買萬達影視96.83%股權。

這一次,萬達影視整體估值再次下調10億元。

和這次的重組計劃不同的是,當時王健林是打算把萬達數月前才斥資3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0億元)現金收購的美國好萊塢電影製作巨頭傳奇影業公司也注入其中,不過貪心不足蛇吞象,當時的傳奇影業還在鉅虧中,同時剛完成收購的企業仍需整合觀察,該次重大資產重組被叫停。

本次的重組預案則把傳奇影業剔除在外,此外加入了萬達旗下負責電視劇業務的新媒誠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萬達電影此時調整萬達影視的交易價是基於市場大環境變化而做出的應對,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萬達方面則表示,此次重組方案調整意味著上市公司將以更優的價格入手萬達影視優質資產。

令人不安的影視生態圈?

藉助此次重組,萬達電影將有望實現從“院線”到“電影”公司轉型升級。萬達電影的主營業務將從目前的影院投資建設、院線電影發行、影院電影放映延伸到電影、電視劇製作,形成一個大影視生態圈。

換句話說,萬達電影將會擁有投資製作業務的子公司、也有宣發公司五洲發行,此公司是萬達影視的聯營公司,更有萬達院線,可以說是全產業鏈公司。


萬達電影復牌直接跌停 估值為何一降再降?



一旦這些業務裝進一個上市公司,萬達影視投資製作的電影、五洲發行宣發的電影將會與上市公司形成關聯交易,成為業績“造假”的溫床,這也是監管層面最為關心的問題,大量頻繁的關聯交易如何控制?

另外,讓行業感到不安的是萬達院線國內票房市場佔有率 13.5%、公司票房、觀影人次、市場份額已連續九年位居國內首位,已經成為全國影響電影票房的重要力量。

對於行業來說,萬達全產業鏈已經是巨無霸企業,在中國沒有“派拉蒙法案”約束的前提下,如何保證萬達電影不利用排片的影響力優化自己影片的排片率、打擊競爭對手、破壞行業秩序?

以上種種疑慮,相信很快都會有答案。

喜憂參半的萬達

2018年後,在瘦身戰略的助力下,萬達已經從去年下半年資金鍊遭質疑、股債雙殺的危險中安全落地。

割肉推動萬達電影重組,和上次售賣重資本文旅產業一樣,是萬達集團整體戰略中的一部分。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7年工作總結中說,今年的目標,要推進轉型,加快輕資產步伐,形成新的支柱產業。第一就是影視產業。


萬達電影復牌直接跌停 估值為何一降再降?



對於大佬來說,即使遇到再大的坎坷,賣掉大部分資產,仍能東山再起,改過自新且愈加強大。

雖公司的負債高達4000億元,但近日王健林仍以1566多億元的身價位列富豪榜第七名。而在一個月前的胡潤百富榜公佈上,王健林當時身家僅1400億,看來其斷臂求生一招已初顯成效。

萬達這種航母級別的大企業想要調整船頭的方向,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次割肉重組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可以看成這是萬達甩賣資產週期中的一個小節點。王健林這種級別的企業家的一個決定,賭上的往往是企業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方向,萬達割捨房地產轉而輕資產,這一步正確與否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2018年是萬達成立30週年,王健林曾在年初年會上說:“三十而立,三十年也是世界長壽企業的新起點。”臨近年尾,萬達能否有所破局,還要拭目以待。

- THE END -


萬達電影復牌直接跌停 估值為何一降再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