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拒絕 279 家機構 北京基金小鎮打造「金融防火牆」

9 月,又有 11 家投資類公司被北京基金小鎮清退,另有 6 家投資類公司被限期整改。至 此,北京基金小鎮成立三年來,已累計拒絕了 279 家次擬入駐機構的申請,清退未能遵守基 金行業相關規定、沒有履行入駐合規經營承諾 的基金業機構 32 家,限期整改 11 家。

北京基金小鎮位於長溝鎮,是首批中國特 色小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以基金為主導 產業的國家級特色小鎮。自 2015 年 5 月 30 日 啟動建設以來,北京基金小鎮快速集聚產業, 入駐中國農墾產業發展基金、國家服務貿易創 新發展引導基金、國開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 中核建市政發展投資基金等基金及相關機構 1055 家,累計資產管理規模 15893 億元。

“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形成如此龐大的產 業規模,一方面說明‘小鎮模式’契合了基金業 的發展節拍,另一方面對我們的管理能力也提 出了挑戰。”北京基金小鎮管委會副主任吳磊 對記者說,因此,北京基金小鎮始終將誠信體 系建設和風險防範工作放在首位,持續進行信 用核查和全程風控管理,確保入駐機構誠信經 營,營造良好的基金產業生態環境,打造一個 牢固的“金融防火牆”。

基金業法庭的設立就是這道防火牆的“鎖 芯”。2017 年 5 月,我國首家基金業法庭成立, 這是國內第一家專門針對基金行業的專業性 法庭,設立在北京基金小鎮內,隸屬於北京市 房山區法院。據瞭解,該法庭審理案件範圍包 括基金機構運營過程中涉公司類、股權類、合 夥類糾紛等。法庭還設置基金業專家諮詢和信 息共享等專業化機制,並在規範立案前提下簡 化立案手續。

基金業法庭庭長厲莉曾獲“全國優秀法官” “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認為,基金業 法庭在小鎮的設立,將更直接地體現司法對於 金融秩序的穩定作用,有利於小鎮的健康發 展,更好地為轄區的經濟保駕護航,維護金融 安全。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則認 為,設立基金業法庭有利於優化金融生態環 境,減少相關案件衍生的社會風險。

據介紹,三年來,北京基金小鎮與中國農業 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 11 家銀行機構,招商證 券、華鑫證券等 19 家證券公司,畢馬威、普華 永道等 5 家會計師事務所,大成、國浩等 16 家 律師事務所以及新華金融信息交易所、和逸金 融等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其在各自領 域的優勢,為入駐機構搭建基金業安全可靠的 專業服務平臺。

吳磊介紹,在中國基金業協會指導下,北 京基金小鎮建立了六級前置審核流程和七項 常態風控體系,通過“冒煙指數 - 大數據監控 預警系統”、投資者教育基地等手段建立完善 的風險防控流程和常態化風控工作體系,對小 鎮金融風險實行全方位動態跟蹤監測。

“動態監測就像是安保人員的日常巡邏。” 吳磊表示,正是在動態跟蹤監測過程中,北京 基金小鎮發現了數十家“問題機構”,及時做出 處理,避免了金融風險發生。

吳磊介紹,按照入駐時的約定,凡是在北京 基金小鎮新註冊的基金機構,如果被查出問題 被清退,該機構必須限時在工商部門自行履行 註銷手續,而不是僅僅“一清了之”。“如果到期 不註銷,我們將會同工商部門在國家企業信用 網站上將這家企業列入異常名錄。”

“北京基金小鎮採取的是‘政府主導、企業 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模式。”房山區區委書 記陳清說。

2015 年 7 月,房山區發佈了《關於促進北 京基金小鎮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在明確了 小鎮的產業方向、發展目標、發展路徑和風險控 制原則的同時,明確了對入駐機構、人才的獎 勵、扶持政策。隨後,房山區工商分局為小鎮開 通了登記註冊“直通車”服務站,3 個工作日取 照;稅務局、人力社保局也設立綠色通道,專人 專崗對接小鎮服務專員。北京基金小鎮免費為 入駐機構提供工商註冊、工商變更服務,杜絕各 類代辦機構參與。尤其在金融安全方面,北京 基金小鎮更是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措施“,清退即 註銷”即是其中一道“安全閥”。

今年 5 月 5 日,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 會牽頭數十家基金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基金 業社會責任宣言》在北京基金小鎮正式發佈。

“守住金融安全,這是北京基金小鎮的責任 和底線。小鎮將繼續探索,不斷加固加厚安全 防火牆,建設成為一個安全可靠的基金業港 灣。”吳磊表示。 記者季小波 李犇(轉自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