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瓷博会盛况空前新闻媒体记者频频点赞

众媒体云集瓷都 共赴瓷上嘉年华

2018瓷博会盛况空前媒体记者频频点赞


2018瓷博会盛况空前新闻媒体记者频频点赞


参加瓷博会采访的媒体记者们采访外国参展商。 (记者 程少艾 摄)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张怡)10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又一次拉开帷幕。经过14年的接续打造,瓷博会已经成为宣传景德镇陶瓷产业和陶瓷文化的名片,不仅是江西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更是部省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正因为此,每年的瓷博会都是国内外新闻媒体争相关注的对象。

据了解,今年的瓷博会共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经济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凤凰网、网易、腾讯网等近百家新闻媒体的持续广泛关注。

2018年对于景德镇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景德镇国家级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喜获国务院批准,中欧城市实验室也落户在景德镇……这一系列的大好机遇,给景德镇当前的发展和下一阶段的谋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机遇。

瓷博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纷纷以陶瓷文化为主题,在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同时,更把景德镇这座城市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散发出的生态美、人文美推介出去,更好地讲好中国景德镇的故事,让全世界更好地感受景德镇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瓷博会展馆内的土耳其陶瓷展位前,店主巴特的介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巴特已经来中国11年了,去年第一次参加瓷博会,交易额就相当满意,今年他又早早订下展位,并计划着手落户三宝村,正式成为“景漂”一族。发现新闻点的媒体记者们纷纷围住巴特,详细了解土耳其风情的陶瓷工艺。采访结束后,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主持人高颖说,陶瓷艺术的魅力吸引“匠从八方来”,文化创新的发展再创“器成天下走”的辉煌,景德镇瓷器再次成为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载体,陶瓷为媒,中国用青花故事,与世界对话。

意大利法恩莎参展商负责人卡拉·贝里迪告诉前来采访她的媒体记者们,今年是她第一次来景德镇参加瓷博会,景德镇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让他感到非常激动。卡拉·贝里迪说,法恩莎是意大利的著名陶瓷小镇,文艺复兴时期曾闻名欧洲,这次她来到景德镇,想把法恩莎的历史和艺术风格介绍给中国。参加采访的江西广播电视台农村频率记者李程感叹道:“今天的景德镇给我的感觉就是世界陶瓷的中心,全世界最顶尖的瓷器都聚集在这里,向全世界展示着瓷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充满着活跃的创造。”

人民日报社记者孙超是江西人,自小便来过景德镇。谈及儿时对景德镇的记忆,他说:“路不太好,天空不是很蓝,烟囱也多。”而今,再次聊起景德镇,他表示,这里公园多了起来,有展览馆、艺术中心、体育馆,不仅环境变得好了,也变得很潮很有范儿了。

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温美良非常喜欢景德镇这座城市,称这里处处散发出艺术的气息。“第一次来景德镇,看到的是杂乱无章。”温美良坦言,首次的景德镇之行印象并不好,与他构想的世界瓷都有着较大差距,但接下来,他每次来到景德镇,都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变化。他说,“最大的感受是环境变化,一下高速,便能看到充满欧洲田园风光式的昌南湖,城区里也处处是绿地,而这些不是简单的绿化,处处都彰显出具有高品位的设计感,让这座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魏宇是江西电视台二套派驻景德镇的记者,从2016年来到景德镇,他见证了景德镇这两年来的种种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交通更安全便捷、环境更优美宜居。虽然魏宇平时采访的多为民生报道,但身在瓷都,他对陶瓷也是格外喜爱。他说,他对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街区印象深刻,觉得这里是一个充满艺术感、非常包容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可以在这里创业、创作,彼此之间会产生思想碰撞、激发灵感,正如陶溪川的名字一样,海纳百川,所以造就了无限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