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农村出身的女孩很皮实,就像一根牛皮做的鞭子耐摔打。跌倒了很快爬起来,碰个血窟窿从不哭。被母亲骂了,也不犟嘴;被父亲打了,也不叫疼。只要一离开家和玩伴们在一起,马上喜笑颜开,又琢磨着到哪里发费去了。她们长大后,地里的活儿都会干,家里的针线活儿也从不耽误。

山区的孩子一般七岁或八岁入学,入学前没有幼儿园,到地里干活干不了,基本处于自由“散养”阶段,就在村里和玩伴们玩耍。一般一个村里一两个姓氏,同姓氏都是一大家子。大多数人提祖籍,都说是从山西大槐树底下搬来的。他们同祖同宗,有一个共同的老坟。但是生气了,打架了,也会骂娘、骂祖宗。

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不过,孩子的脸如同六月的天气,阴得快,晴得也快,一会儿又凑到一起玩起来。他们的玩具很简单,用泥捏小人,捏小碗。追鸡、撵狗,用石头打鸟,偶尔到河里捞鱼、捞虾。

孩子们很早就学会了上树,尤其麦夏时节,到桑树上摘桑葚。桑树枝条绵软不易碎,无论树多高,只要结着熟透了的桑葚,孩子们都能够得着。山上有山杏,杏树枝子易碎不结实,胆大的就攀上去,踩着枝子努力地够,偶尔发生树枝折断,从树上摔下来的现象。一般不是腿胳膊折了那么严重,回家谁也不告诉父母,免得挨打、挨骂,摔肿了就忍几天。

该上初中了,就要到远处乡级中学读书。除了临近几个村子,其他学生远的十来里、六七里、五六里。起早摸黑,跑好几里地。

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夏天天长,放学后,几个孩子走在路上,“打赌下赌注”,比赛上树,赛跑。冬天里,有时候下课晚了,抹黑回家。路旁边有一片坟地,走到这里撒腿就跑,生怕从坟墓里钻出个青面獠牙,张牙舞爪的鬼来。

村里的大人常常讲鬼的长相:铁丝头发、锯齿獠牙,咯吱窝里夹着一个死孩子,走一步,“咯吱咯吱”咬一嘴,走两步,“咯吱咯吱”咬两嘴。每次走到这里不由得朝坟地上看两眼,早吓得两腿发软,膝盖发酥。这个时候,就拉开嗓门大声唱歌,自己给自己壮胆子。

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有时候,星期六下课早了,几个学生走在路上,远远看见大杨树树杈上有一个老鸹(喜鹊)窝。众人开始打赌,谁能攀上大杨树,把老鸹(喜鹊)窝掏下来,大家就拜他为“老大”。这本是男孩子们的事情,但也有女孩不让男孩的时候。

有个女孩乳名叫大丫,脾气性格胜似男孩,人们叫她“假小子”。大丫刚刚升入初中那年,在回家的路上,就和别的孩子较上了劲,上树把老鸹窝掏下来了。从此他们那条路上(通往好几个村的小路)的学生私下都叫她“老大”。

农村女孩本领大,天不怕、地不怕,还会上树捉老鸹

大丫胆子大,独自一人敢从那片坟地边路过。有一天,下学晚了,她独自一人从这里路过,听见那里“吼吼”叫。她猫腰拿起石头朝那里抛过去,听见那里有人喊:“别打别打,我们在这里等着你呢。”

原来是高年级同村的孩子,见大丫班里有事,散学晚,他们怕她害怕,在路上等着和她作伴呢。他们想试试这个平时号称“假小子”的大丫,胆量到底有多大。

这件事在学校传播开来,大丫成了“名人”,好几届学生都知道大丫的名字。村里人人都知道大丫胆子大,大丫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村当了妇联主任。后来结婚嫁人,和丈夫办了一个加工企业,三里五乡人人皆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