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擊敗伊藤美誠?




浮生君觀點:

擊敗伊藤美誠分戰略,戰術,技術三個層面!

戰略上,日本的乒乓球運營體系在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技戰術的革新,乒乓球運動的職業化上,已經走在中國乒乓球的前面。

要最終擊敗伊藤美誠,中國乒乓球就必須在整體運營體制上反超日本,進行乒乓球運動從金牌戰略舉國體制向職業體育的變革。

這樣的變革既要適應中國國情平衡各種利益,又要大刀闊斧時不我待。



這種帶著鐐銬熱舞的能力正是中國乒乓球領軍人物的標配!

更新理念,建立公平開放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科學專業的情報科研工作,持續的引領潮流的技戰術革新,科學嚴謹的日常訓練,嚴密完善的大賽管理,充滿市場活力的職業聯賽!

以上這些工作,都是重回中國乒乓球的劉國樑必須面對和必須去做的工作。

浮生君相信,格局宏大,勤奮務實,長袖善舞的劉國樑必能承擔時代賦予他的重任,帶領中國乒乓球從整體運營機制上超越日本,開闢中國乒乓球的一個大時代!

冬日黃昏,斗室內茶香氤氳,思緒清明,宜思考總結。

浮生君主要從技戰術的角度,來淺析一下如何擊敗伊藤美誠!



40+塑料球時代,日本近臺快速打法崛起!

40+塑料球時代,日本乒乓球基於器材特點和本國選手身體條件,重啟“速度打法”,培養出伊藤美誠張本智和這樣的“少年殺手”。

40+塑料大球,有利於速度,不利於旋轉!

球體變大,球速變慢,製造旋轉能力的下降,以旋轉,相持為明顯特點的質量打法的威力下降,技戰術體系過氣!

而日本以伊藤美誠和張本智和為典型的,基於青少年運動員良好的速度能力,肌肉感覺,神經反應,站位近臺,高度強調主動上手(發球針對和多變,接搶發搶常態化),通過前三板的快速銜接,大角度變線連續攻擊,解決戰鬥或獲取勝勢的近臺快攻打法崛起!

我們看一看伊藤美誠的打法: 1.50米的伊藤美誠,近臺快攻,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球“快,狠,準,怪,變”,擊球方式依靠速度多撞擊,依靠手感融合旋轉,依靠靈敏反應快速銜接高速變化,利用“大腦袋”料敵於先快變節奏和戰術!

伊藤近臺站位,勾手發球,接發球搶先上手,打球的上升期,大多數擊球在臺面內完成,不給對手引拍和準備的時間,無法完成高質量的回擊。



以速度破質量!

如果讓伊藤美誠打出速度又跟不上伊藤美誠的速度,質量打法的對手的質量打不出來,就形同虛設,只有承受伊藤美誠的連續暴擊!

為了增加前三板的殺傷力,伊藤美誠板與板之間的銜接更快,正反手、反正手之間的銜接更快捷、更流暢,落點打的更開,變線更激烈!

這種打法在中國乒乓球屆一般稱之為“搏殺”,意思是超出常規,缺乏控制,難以保持穩定,有撞大運之嫌。 但伊藤美誠憑藉變態級穩定的比賽心理,良好的手感天賦,年輕人靈敏的神經反應,通過長期科學刻苦的訓練,練就了穩定高效的“搏殺”!

瑞典公開賽的伊藤美誠全勝中國選手,串燒中國女乒三大絕對劉詩雯、丁寧、朱雨玲,展現機器人般穩定的前三板連續攻擊,期間還有在整體“快”的基礎上輕重緩急長短的節奏變化,打出了,打出快速兇狠變化,穩定高效的近臺快攻,酣暢淋漓,摧枯拉朽!

伊藤美誠的缺點:個子矮,中遠臺防守差,相持差,旋轉不行,技戰術厚度不如中國女乒主力!



戰術層面如何限制伊藤美誠?

要擊敗伊藤美誠,戰術思路就是要麼比她還快還狠,這個比較難。

要麼如速度型打法劉詩雯,以快打快,同時不讓她那麼快,打那麼順暢。 如拼搶先上手,同時通過控制和變化干擾打亂伊藤美誠的進攻節奏。

要麼如“速度+力量+質量”融合型打法的陳夢王曼昱,首先要跟得上伊藤美誠得快,同時通過回球的變化,力量,質量的控制,限制伊藤美誠的上手難度,降低她的速度,擾亂她的快攻節奏。

同時,提高發搶接搶的比例,主動上手。

提升前三板的防守拖入相持。



擊敗伊藤美誠的戰術要點:

速度型選手以快打快:

1 加強控制,通過發球的精算,接球的變化,臺內精細控制,抑制伊藤美誠的搶攻節奏,打亂前三板的節奏!

2 搶先上手,減少控短過渡,加強接搶發搶直接上手。前三板絕不退讓,以暴制暴,限制伊藤美誠上手! 必須爭先上手,比銜接的速度和質量,比變線狠,比變節奏能力。

3 以快懟快之後,用力量,用技術的全面性戰勝伊藤美誠!



“速度+力量+質量”融合型選手全面破單一:

速度跟得上,用“質量+力量”控制伊藤美誠的“速度+搏殺”,使比賽降速,用全面均衡的技戰術能力佔得優勢!

主動上手,多打伊藤美誠的正手!

1 發球精算多變,精細的臺內短球落點,旋轉控制,限制伊藤美誠快攻上手和絕對速度,干擾,降低,打亂伊藤美誠的快攻和快變!

2 主動上手,通過旋轉,線路,落點的控制,加強旋轉變化,降低比賽節奏,將比賽拖入相持!

3 對伊藤美誠快攻中遠臺有意識的防守,打回頭,將比賽導入中遠臺相持! 特別是陳夢王曼昱的反手都特別強,可以壓制伊藤美誠反手為基礎的快攻,而且她兩的正手都強於伊藤美誠,要控制住,不和伊藤美誠比絕對速度和節奏銜接!



技術層面,如何擊敗伊藤美誠

1 發球 多發正手小三角,注意時機節奏,防止伊藤快速移動到正手位用反手彈擊,擰拉,還有一手捺!

正手位小三角是個矮的伊藤接發球的薄弱區域,但無論上旋、下旋、側旋,落點離球網越近越好,弧線越低越好。 要預估伊藤的站位和步法,防止她快速移動到正手位用反手生膠,用彈擊擰拉或捺,接搶主動上手。

正手大角度的側旋上旋奔長球的偷襲也是觀察到伊藤站位不佳或注意力不集中時的有效戰術手段。

伊藤美誠反面生膠不吃旋轉,發她反手側上旋和上旋短球很容易被她彈擊. 所以發伊藤的反手區域臺內球,不發側上旋短球,發下旋強烈,出臺似不出臺的下旋,讓伊藤接球不能發力彈擊上手。

間或可配上強烈側上旋的大角度的奔長球,擾亂伊藤的快攻節奏!

同時要防備伊藤反手捺。



2 接球

伊藤美誠發球多是帶有上旋轉的拱球,像何卓佳做到的那樣,用反手彈擊,彈擊動作幅度小、還原快,銜接快,能夠高效地主動上手,掌握主動權。

但何卓佳反手也是半長膠,而中國女乒主力都是兩面反膠,反膠彈擊不熟怎麼辦?

好辦,練,就像劉詩雯那用得少的反手擰拉和砍式發球,加緊練,多門手藝多條活路!

反膠完全可以彈擊,不僅對於上旋球可以彈擊,對於下旋球或者側下旋轉性質的來球同樣可以彈擊,同樣可以彈打,只是手法、板形、發力方向比之生膠要求更高,難度更大,練起來更加的困難,但是練成之後的威脅卻是非常的大,對付伊藤美誠的生膠打法和她的發球最為有效。

伊藤美誠的下旋球,不能擺和搓。 擺搓回去不能製造強烈下旋,容易被彈擊快攻。

擰、拉、切、挑要加強線路,落點,輕重,轉與不轉的變化,多打伊藤的正手,特別是觀察伊藤的站位,接球不讓她有舒服的反手上手的機會。

伊藤美誠的反手生膠打法比較克旋轉,接球一定要做好控制。



3 相持

伊藤美誠生膠的特長是借力打力。 針對中國球員習慣退臺,發力拉質量,伊藤美誠中遠臺發力進攻採用近臺快摁、快捂、快彈,臺內小球,借力打力,線路落點詭異。

她在快摁、快捂中帶撇捺,快彈中帶變線,這樣的臺內小技術出手突然,變化陰險。 所以和伊藤美誠打相持球,要多變化,不要一味追求質量。 突然減力減旋轉,減速度,或突然地增加,相持技術佔優的中國女乒隊員利用這些變化就能逐漸掌控局勢,不要過於求快求猛,被伊藤四兩撥千斤!

還有相持球要學許昕,把長度,角度,旋轉結合起來 ,節奏不緊不慢。



浮生君評球:

40+塑料球時代:速度為王! 瑞典公開賽,伊藤美誠將“快狠變”的近臺速度打法用到了極致,展現的機器人般穩定的前三板連續攻擊和變態級穩定的比賽心理,還有舉重若輕輕描淡寫的比賽氣質,與中國女乒主力的對決中整體佔據上風,讓中國球迷為中國女乒選手沉痛之餘,不禁驚呼和喝彩!

中國隊對伊藤美誠的研究和雙方教練的博弈,最終將導致女乒的選材和技戰術打法向以速度為主導的“速度+力量+質量”融合型打法進化!

這場比賽將引領一場革命,或者說是速度復辟,顛覆已經持續幾十年的旋轉時代。 這是一場載入中國乒乓球史的比賽。 將促進中國女乒技戰術的整體變革,改變中國女乒隊員和教練的命運,改變中國乒乓球東京奧運會戰略,改變中國乒乓球運營體系的一場比賽。



伊藤打球,的確是在劉詩雯近臺快攻打法上有所發展。表現在反手處理球的能力更具威脅。但她不是沒有弱點,正手處理長球能力與劉詩雯有差距。而通常認為個矮球員應付短球能力差卻恰恰被伊藤近臺搶攻所顛覆。一但短球過網略高,伊藤即搶先起板。伊藤應付反手快球也會來不及起肘翻腕完成她特有的回球,只能直接推擋。劉詩雯當時贏的三局,就是堅決長球攻擊其正手,逼伊藤退臺。再就是用速度令伊藤無法完成熟悉的技術。但很明顯,伊藤對中國女隊主力隊員的打法相當熟悉,並且對每人的臨場技術發揮隨比賽過程越發瞭解。 這點很多人沒注意到伊藤的臨場教練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位教練每場都在筆記然後及時指導伊藤,令伊藤迅速有針對性攻擊對手不足之處,這就是伊藤比賽末段常常露出詭異微笑的原因。如此精細的場邊即時記錄,一定能把對手即場發揮的優缺點找出來。這跟馮天薇說被劉國樑盯過的球員再難贏球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人家用現場數據記錄的方式來完成這種觀察分析。反觀我們的臨場教練,看著自己球員一輸再輸,都沒辦法看到對手的優缺點,更談不上找到剋制方法。每場球貌似成竹在胸坐在那裡,實質只依賴球員自己的發揮去應付。能力跟不上,手段不更新,球員不完美,輸球也就不可避免了。單單從球員本身去找擊敗的方法是不完整的,別人已經在球員訓練,場外數據收集分析,現場數據統計分析各方面形成系統整合。平野被研究後,出來伊藤,伊藤被研究後又會出來誰?想到過這種可能麼?能避免這種被動麼?


Cenliquan


分析到位,多打長球,先制她的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