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五一檔上映,不說電影的退票風波,單單就電影所表達的價值觀來看,這麼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據說票房已經直奔10億了。

今天看了一下豆瓣評分,還好這次製片方沒有僱傭水軍,評分倒十分合理。

《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電影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女主(周冬雨),是北漂女青年,一心想要在北京嫁給北京戶口,男主(井柏然),北漂男青年,雖然喜歡女主一開始卻一直不敢說。

女主把男主當備胎,每次被男朋友甩了之後就來找男主幫忙,最後還和男主一起搬進幾平米的房間合住,在合住期間也是在外面亂勾搭,因為在女主心理找個北京戶口比備胎來的重要,後再受過太多次打擊,酒後亂那啥才和男主在一起。

《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男主這邊的,認知絕對有問題,在男主心理,會罵人、會喝酒、會打牌的女孩子居然是男主心中特殊的存在,我也是醉了(這樣的女孩遍地都是好嗎)。然後在男主在大學好友要回老家相送時,女主一個電話就把同窗好友拋棄,把自己的生意介紹給女主家,把合夥好兄弟也搭進去(你不吃飯,你的合夥人也要吃飯好嗎),就這麼一個重色輕友傢伙。和女主住在一起後每天擺攤、看片、打遊戲,後來實在太窮了,女主決定分手了。

《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分手後,電影的神轉折來了,男主居然從一個只會看片打遊戲的屌絲成功逆襲,電影后期主要講一個已婚男性居然意淫和前女友苟合,要不是被熟人撞到的話... ...那就可以拍續集了。最後兩個人在天台隔空喊著對方... ...

而男主的爸爸(田壯壯)也真是的,在男主結婚後,當著有身孕的男主現任老婆直接說男主前任的名字,想想邏輯上也不通啊,是男主結婚沒叫自己的父親?還是男主未婚先孕,把人家女孩子肚子搞那麼大了才回老家結婚?

《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最後我想說的是,劉若英,你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有考慮男主現任老婆孩子的感受嗎?還是你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相比之下《前任3》在世界觀的處理上要成熟得多。

《後來的我們》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怎麼會有那麼多好評?

看過很多影評,發現很多文藝青年這種三觀不正的價值觀愛情觀導師十分認同,不知道是電影的問題還是文藝青年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