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著名的愛情故事之一,發生在如今的河南輝縣市冀屯鄉褚邱村。輝縣市西部諸多村鎮能夠證實崔鶯鶯與張生故事的遺蹟甚多:“在冀屯鄉上官村有鶯鶯墳,在上八里鎮的李虎寨、炮臺嶺、褚邱村西北部有白馬將軍廟遺址等”。而且褚邱村的崔姓在歷史也有人在朝中做過相國……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西廂記故事起源:據考證,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嫌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前朝崔相國死了,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這崔鶯鶯年方十九歲,針織女紅,詩詞書算,無所不能。她父親在世時,就已將她許配給鄭氏的侄兒鄭尚書的兒子。小姐與紅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書生張生。張生本是西洛人,是禮部尚書之子,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他隻身一人赴京城趕考,路過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確就在蒲關,於是住了下來。聽狀元店裡的小二哥說,這裡有座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景緻很美,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本是欣賞普救寺美景的張生,無意中見到了容貌俊俏的崔鶯鶯,讚歎道:“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為能多見上幾面,便與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進西廂房。。

一日,崔老夫人為亡夫做道場,這崔老夫人治家很嚴,道場內外沒有一個男子出入,張生硬著頭皮溜進去。這時齋供道場都完備好了,該夫人和小姐進香了,以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張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年,自父母下世之後,並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張生從和尚那知道鶯鶯小姐每夜都到花園內燒香。夜深人靜,月朗風清,僧眾都睡著了,張生來到後花園內,偷看小姐燒香。隨即吟詩一首: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

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

張生夜夜苦讀,感動了小姐崔鶯鶯,她對張生即生愛慕之情。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大家束手無策。這崔鶯鶯倒是位剛烈女子,她寧可死了,也不願被那賊人搶了去。危急之中夫人聲言:“不管是什麼人,只要能殺退賊軍,掃蕩妖氛,就將小姐許配給他。

”張生的八拜之交杜確,乃武狀元,任徵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蒲關。張生先用緩兵之計,穩住孫飛虎,然後寫了一封書信給杜確,讓他派兵前來,打退孫飛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後,杜確的救兵到了,打退孫飛虎。

崔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已許配鄭恆為由,讓張生與崔鶯鶯結拜為兄妹,並厚贈金帛,讓張生另擇佳偶,這使張生和鶯鶯都很痛苦。看到這些,丫鬟紅娘安排他們相會。夜晚張生彈琴向鶯鶯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鶯鶯也向張生傾吐愛慕之情。 自那日聽琴之後,多日不見鶯鶯,張生害了相思病,趁紅娘探病之機,託她捎信給鶯鶯,鶯鶯回信約張生月下相會。夜晚,小姐鶯鶯在後花園彈琴,張生聽到琴聲,攀上牆頭一看,是鶯鶯在彈琴。急欲與小姐相見,便翻牆而入,鶯鶯見他翻牆而入,反怪他行為下流,發誓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嚴重。鶯鶯借探病為名,到張生房中與他幽會。

老夫人看鶯鶯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語不清,行為古怪,便懷疑他與張生有越軌行為。於是叫來紅娘逼問,紅娘無奈,只得如實說來。紅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張生求情,並說這不是張生、小姐和紅娘的罪過,而是老夫人的過錯,老夫人不該言而不信,讓張生與小姐兄妹相稱。

老夫人無奈,告訴張生如果想娶鶯鶯小姐,必須進京趕考取得功名方可。鶯鶯小姐在十里長亭擺下筵席為張生送行,她再三叮囑張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長亭送別後,張生行至草橋店,夢中與鶯鶯相會,醒來不勝惆悵。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張生考得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這時鄭恆又一次來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尚書招為東床佳婿。於是崔夫人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恆,並決定擇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徵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真相大白,鄭恆羞愧難言,含恨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也許我們民族一直喜愛大團圓的結局,又也許後世文人覺得鶯鶯被張生拋棄而憐憫她,才有了改編之後的《西廂記》。張生和鶯鶯最終喜結連理,眾人莫不歡喜。王朔說:(《西廂記》)不該把男人美化成痴情種子,《西廂記》文辭的確很美,只怕鶯鶯看了要落淚。我倒是覺得,鶯鶯後來其實很坦然,縱然內心深處有一絲遺憾與怨,也不至於落淚,更不需要別人的“憐憫”。我沒有根據地堅信著,她後來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天下寺廟唯一的愛情寺廟(普救寺)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唐貞元年間,前朝崔相國病逝,夫人鄭氏帶女兒鶯鶯、侍女紅娘和小童歡郎一行30餘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暫住。此時,河南洛陽書生張(名珙,字君瑞)赴長安趕考,路過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馬將軍,順便遊覽普救寺時與鶯鶯相遇,產生了愛慕之情。張生為追求鶯鶯,在寺中借廂住下。(現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蒲州古城)

願天下人終成眷屬——張生和崔鶯鶯

冀屯鄉位於輝縣市西南20公里處,全鄉46800口人,轄33個行政村,76000畝耕地,81平方公里。輝焦公路、輝吳公路穿鄉而過。多年來,褚邱廣大群眾有口皆碑,傳說鶯鶯是本地人氏,張生和鶯鶯的戀愛故事發生在褚邱地區,並能找出一定的依據,這一切聽來倒栩栩如生,讓人真實可信,可遺憾的是,沒有什麼文字可考,又不足於相信它的真實存在。褚邱村西北一百米外,有白馬將軍廟一所,殘碑記載又作了有力的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