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美多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但也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古代“美人”更是寓意品德美好的人。在此我为大家讲述的四大美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容貌俊美,更在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出众的表现。同四大美女一样,四大美男子也是众说纷纭。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第二种则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这些美男子并不只因貌美而闻名,他们有的文化修养与音乐造诣极高,有的则是文治武功震慑华夏等等。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就是流传最广的四大美男子: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潘安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潘安(247—300),字安仁。籍贯河南中牟。在我的家乡中牟,现在还有个公园称潘安公园,里面有着潘安的衣冠冢。人们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由此可见潘安的美貌是世人一致赞同的。但美貌男子众多,为何潘安就能位列四大美男之一呢?古代男子崇尚三妻四妾,而且政治生涯更占据了人生的重要地位,

而他横溢的才华更是其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自古潘安与陆机齐名。潘安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另外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则证明了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安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这两句更是流传广泛,成为夫妻情深的比喻。

在文学修养更是重中之重。而潘安的深情与悲惨的政治命运也为他的闻名填上了一笔。他的感情专一,但他的的政治道路还很坎坷,少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而他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而后的八王之乱,赵王夺权成功,他马上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兰陵王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与其他美男子不同,兰陵王以其神秘与武力而闻名。而他的离奇的出身、战无不胜的辉煌、盛年时的含冤而死、动人心魄的魅力都给后世留下无限的遐想。

其流传下来的还有在邙山大捷中创作出来的《兰陵入阵曲》,后该曲定格为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长子文襄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记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记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高长恭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公、长乐郡公、乐平郡公、高阳郡公等。兰陵王战功累累,却也因此遭到皇上猜忌。终于武平四年五月被皇上赐毒酒而死。高长恭虽相貌柔但内心豪壮,声音姿容很不错。高长恭担任将领时,亲自辛勤处理琐细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个瓜几个果子,也一定和将士共同分享。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他的贪赃之事,被免除官职。等到讨伐定阳,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高长恭听说此事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于是求小的过失,用棍棒打了阳士深二十下来使他安心。高长恭曾经入朝而随从都散去,只有他一人,高长恭独自回来后,没有责罚他们。武成帝奖赏高长恭的功劳,命令贾护买妾二十人送给他,高长恭只接受其中的一个。有一千金的债券,临死那天,把它们全部烧掉。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宋玉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宋 玉 临 江 宅 , 墙 低 不 碍 窥 。

宋玉(约公元前322年-约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而宋玉与潘安并称,可见其美貌确是非常了。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宋玉《神女赋》中的神女,体现了先秦女性美的观念,他在汉民族集体意识中积淀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宋玉名篇《神女赋》和《高唐赋》把巫山的女神(巫山神女)的美貌描述得让后人垂涎了几千年。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其中《九辩》确信为他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古来绘风手,莫如宋玉雌雄之论。”便是后人对其的高度赞扬。

而宋玉的政治生涯同样不顺,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曾经到过楚国的京城,在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也一度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实际上不善为官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因其美貌非凡,常有人如此评价:“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杜乂肤清,叔宝神清。司马光更是在《资治通鉴》中写道“美风神,善清谈;常以为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色。”由此可见卫玠的美貌。

而卫玠的死也有几种趣谈。一看杀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二清谈而死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王敦便邀来谢幼舆。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其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最终去世。三

思梦患病卫玠幼年时,询问尚书令乐广人为什么会做梦,乐广说是因为心有所想。卫玠说:“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这哪里是心有所想呢?”乐广说:“是沿袭做过的事。人们不曾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或者捣碎姜蒜去喂铁杵,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些可模仿的先例。”卫玠便思索沿袭问题,成天思索也得不出答案,最终想得生了病。乐广听说后,特意坐车去给他分析这个问题。卫玠的病有了起色以后,乐广感慨他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得无法医治的病!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你可曾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美男?

自古红颜多薄命,但又岂止红颜呢,蓝颜的命运更是多舛。潘安被搅入废太子的阴谋中而死;兰陵王被毒杀;宋玉因不得志而归隐山野,郁郁而终;卫玠则是20多岁便离开人世,大好年华不再有。由此看来,四大美男的结局更令人唏嘘不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