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正式推廣,保險公司再次成「主角」

“以房養老”正式推廣,保險公司再次成“主角”

最近,中國銀保監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標誌“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隨後,浙江第一單“以房養老”保險產品在杭州承保,客戶陸先生夫婦從相關負責人手中領到了第一筆養老保險金。

“以房養老”保險是目前國內比較特殊的保險產品,最早起源於荷蘭,成熟於美國。它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通俗的講,就是老人將自己擁有產權的住房抵押給保險公司,然後每個月從保險公司領一筆養老金,待老人去世後,保險公司再處置房子,並扣除一些手續費用後,剩下所得收益歸保險公司。同時在住房抵押後,並不會影響老人們的生活,老人們可以繼續在房屋裡居住,如果去養老院的話還能將房屋租出去獲取租金收入。

從保險產品內容來看,這是一款不錯的創新型養老保險。而國家致力於全國推廣的原因,還是緣於現在和將來要面臨的巨大養老壓力,一是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危機。根據民政部門估算,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2033年前後將翻番到4億,到2050年左右將達到全國人口的1/3。另一方面,老齡化危機又導致社保賬戶資金不足,支出壓力過重,近年來各地養老金上調幅度正不斷減少,未來能否負擔得起還很難言說。

事實上,“以房養老”保險早在2013年就已經提出試點,並在2014年上半年試行推廣。然而時至今日,一直遭到市場冷遇,無論保險公司還是老齡人群參與度都不高。主要原因還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更願意相信“養兒防老”;保險公司認為實際操作難度較大,因為房價升值預期不穩定,如何估值有難度;交易存在風險,法律法規配套不完善。

這次,國家層面再次將“以房養老”提上日程,並在全國進行推廣,目前已經有多家保險公司取得試點資格。“以房養老”保險,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這相當於一個對賭協議:如果受益人長壽,則保險公司可能會虧;反之,會賺。這項保險業務涉及房地產、金融、財稅、司法等多個領域,短期難以盈利,但長期來說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有保險專家提議,保險公司可完善養老產業鏈佈局,發展康復醫療,多方面結合為老年人客戶群體提供更全面、多層次的養老服務,只要形成規模化產業,收穫利潤並不難。所以,這次“以房養老”保險的推廣,關鍵還得看保險公司的態度,保險公司也註定成為最重要的“主角”。

在我們看來,目前“以房養老”保險模式更適合的還是獨居孤寡老人,失獨老人,膝下無子女或子女永久定居國外的老人等群體。這些老人們百年後房屋很有可能變成無主物收歸國有(微笑臉)。

與其那樣,倒還不如將房屋提前抵押獲得每月固定的養老金,改善養老生活水平呢。


關注“保險說”,一個保險理賠師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