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俄羅斯是和我們接壤的陸上鄰國,人員往來頻繁,在中國的俄羅斯後裔中有一群人被叫做阿爾巴津人,他們是1685年移居至北京的哥薩克人。在康熙皇帝的欽定下,他們被編為鑲黃旗滿洲都統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為斯拉夫人與滿族、蒙古族、漢族等民族的混血兒。

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阿爾巴津人來到中國,生活在北京東直門的一條衚衕裡,由於他們強烈的信仰,清帝還允許他們將一座關帝廟改造為教堂來方便他們的宗教生活,這件教堂被稱為聖尼古拉教堂,中國人稱北館。如今的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就是當年的北館。

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這些阿爾巴津人雖然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但真正的俄羅斯族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哥薩克人或者是波蘭人,並且大多是罪犯。反而來華後,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了,享受旗人待遇,在這邊安家落戶,過著安逸舒適的日子,這也使得他們更主動地融入到中國文化習俗之中。

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他們與中國人通婚,繁衍後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基因融合,這些人在外貌體徵上跟中國人已經沒什麼區別了,甚至還摒棄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俄羅斯傳教士卡緬斯基在1831年的一份報告中總結說“阿爾巴津人在中國人中間宛如滄海一粟,現在這些阿爾巴津人無論是思想還是習俗,已經是純粹的中國人了”。

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鴉片戰爭後,俄國地位迅速提升,傳教活動又開始變得多了起來,一些窮困的阿爾巴津人信仰了東正教,但大多數的阿爾巴津人心早就不在俄國了。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燒燬北館,也使得不少阿爾巴津人死亡。關於阿爾巴津人的未來去向,俄國內部進行了大討論。最終,駐華軍事代表沃加克的一番“我們對他們沒有任何好感,因為在他們身上已經沒有任何俄國人的痕跡了,甚至對本民族也沒有一絲的熱愛”結論,標誌著俄國人對阿爾巴津人的持續數百年的“統戰工作”的徹底失敗。

被稱為“黃色俄羅斯人”,建國後劃入滿族,如今僅剩五百人

建國後的民族識別,將俄羅斯佐領後裔,劃歸滿族。一小部分阿爾巴津人將自己的民族成分改為俄羅斯族。如今的阿爾巴津人大概只有500左右,主要分佈在北京、哈爾濱、天津、呼倫貝爾、長春、白城、上海、錦州、武漢等地,信奉東正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