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這幾年,古典傢俱行業蓬勃發展,古典傢俱設計特別是明式設計逐漸受到人們關注。有許多企業和留過洋的“國際範設計師”也嗅到了市場需求,提出並發展更適合現代生活需求的“新中式傢俱”,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以明式傢俱為模板融合歐美風的號稱“新中式”的產品。

明式和歐美風?截然不同的材質、技法和文化,湊到一起能合得來嗎?最近,小編就在朋友圈看到了這番評價: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看完小編只想狠狠點上32個贊!在中式傢俱裡明式傢俱是世界眾多收藏家公認的不可逾越的巔峰設計,以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三大特點在世界傢俱體系中享有盛名。可現代許多設計師過於推崇西方設計,硬要將明式傢俱解構重組,拉直線條,還美其名曰新中式,整個設計不倫不類,冰冷漂浮,毫無美感。

不得不說,這些設計師特別是留洋回來的“國際範”設計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夠了解,即使懂得“增強民族自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很多人還是做不到從內心出發熱愛傳統文化。中西方傢俱各有其美,不能拿中國的東西去套西方的形式,這樣盲目將明式傢俱和歐美傢俱進行模仿再創造,做出來的傢俱在形態上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中不西的拼貼。根本上說,完全違背了傳統傢俱的本質和我們對於中式概念的理解。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明式傢俱雖然簡約但並不簡單,無論是簡潔的造型、挺拔的線條,還是散發著自然純美的木質紋理都蘊含著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其中光榫卯結構就有上百種,還有各種類型的線條裝飾、雕花寓意等,堪稱文明古國的瑰寶。現代明式傢俱大都是匠人們在至今傳世的傢俱和典籍上的模仿和復刻。除了外觀造型韻律十足外,雕刻的簡素、意蘊的悠長都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1.明式傢俱的用材


考究的明式傢俱,選材講究,多依材而塑,善於根據傢俱的不同部位,審辨木材的材質、色澤和紋理,同時注重功能與木材天然紋理的表現,採用點綴式裝飾,而不加雕琢堆砌,主張樸實的自然美。

傢俱用材分為硬性與非硬性兩種。硬性木材以紫檀、花梨、鸂鷘木、鐵力、烏木、紅木6種為多。非硬性木材常見的有櫸木、楠木、樺木、黃楊、南柏、樟木、柞木、松、杉、楸、椴11種。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紫檀:

學名為檀香紫檀。俗稱紫檀,小葉紫檀,金星金絲紫檀等。紫檀屬約有70個樹種,降香紫檀歸為紫檀木,其餘69種歸為花梨木。其中的金星紫檀,因紫檀木的導管充滿橘紅色樹膠及紫檀素,全身或局部有肉眼可見的金星金絲,油質感極強,為上品。導管線彎曲似蟹爬痕跡,被稱為“蟹爪紋”,經長期存放後導管線呈灰白色,形似捲曲的牛毛紋,稱為“牛毛紋紫檀”。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黃花黎:

學名為降香黃檀,世人稱之為黃花梨,因產地,又稱海南黃花梨。

此處作“黃花黎”原因有三,其一因古籍中多用“花黎”;其二因“花黎木......皆產於黎山,取之必由黎人”(明顧岕《海槎餘錄》),花黎產中國海南,惟海南島“黎母山”及其周圍生長;其三產於海南島的黃花黎屬於豆科黃檀屬,為區別於其他進口的豆科紫檀屬花梨木樹種。新切面氣味辛辣濃郁,久則微香。活節處常有變化多端的“鬼臉紋”。 據周默《木鑑》著述,“打磨後的黃花黎,在自然光或燈光直射下,掩飾不住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質,有時紋理似乎為微微晃動的水波。”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老紅木:

此處取狹義,專指酸枝木(黑酸枝,紅酸枝),來自泰國、柬埔寨、越南、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南亞傳統紅木來源產地。

江藩《舟車聞見錄》有載,“...來自海舶,似紫檀,無蟹爪紋。刳之其臭如醋,故一名‘酸枝’。”將紅木分為老紅木與新紅木是一種約定俗成和較為實用的方法。

老紅木一般指顏色較深的黑酸枝與紅酸枝;新紅木一般指奧氏黃檀,廣東稱之為白酸枝,也有人稱黃酸枝、花枝。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花梨木:

花梨木與黃花黎不同,屬豆科紫檀屬,涵蓋除降香紫檀外的其餘69種樹種。

目前最好的花梨木是“越柬紫檀”,多產于越南、柬埔寨;另一種“鳥足紫檀”,產地老撾、泰國為主。而市場上使用最多最受歡迎的花梨是“大果紫檀”,產於緬甸。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楠木:

樟科楠屬及潤楠屬木材的統稱。

明末清初谷應泰《博物要覽》中著述,“一曰香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香清,紋美;金絲者出川峒中,木紋有金絲,嚮明視之,閃爍可愛;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鸂鶒木:

鸂鶒木又作“雞翅木”,“杞梓木”。子為紅豆,可作首飾,因而兼有“相思木”之名。

鸂鶒木的特點必須滿足且不侷限於,心材呈黑褐或慄褐色,弦面上有雞翅花紋,屬於崖豆屬或鐵刀木屬的樹種。古代文獻《格古要論》與《金史·輿服志》都說到宜作刀柄的“雞舌木”,似為一物。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烏木:

烏木歷史上又被稱為烏文木、烏橢木、烏梨木等。在史籍中記載很多,很早就作為貢物進貢到中國。用於傢俱製作的很少,一般用於製作筷子、刀柄、玉器或寶石底座、雕刻與鑲嵌用料、二胡及其他樂器等。

宋代趙汝適《諸蕃志》記有“烏橢木似棕櫚,青綠聳直,高十餘丈,蔭綠茂盛。其木堅實如鐵,可為器用,光澤如漆,世以為珍木”。一般烏木心材全部烏黑髮亮、不見雜色者,才真正稱得上“烏木”。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櫸木:

學名大葉櫸;屬榆科櫸屬。

王世襄曾多次走訪蘇州民間,並在其《明式傢俱研究》中寫道,“吳縣洞庭東、西山所見明式傢俱,多數為血櫸,有大花紋,層層如山巒重疊,蘇州木工稱之為‘寶塔紋’。”產於我國南方,北方不知此名,而稱此木為南榆。在明清傳統傢俱中,尤其在民間使用極廣。這類櫸木傢俱多為明式,造型及製作手法與黃花黎等硬木傢俱基本相同,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著述,其“木質堅緻,色紋並美,用途極廣,頗為貴重,其老齡而木材帶赤色者,特名為血櫸雲”。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黃楊木:

學名黃楊;屬黃楊科,黃楊屬;又稱“千年矮”。

黃楊木新切面一般呈鮮黃色,幾十年或幾百年後呈淺褐色泛黃,木材緻密細膩。黃楊木生長緩慢,幾百年才長高3-4米,可能是用材樹種中生長最為緩慢的一種。直徑也不足15釐米,故有“千年難長黃楊木”之說。

宋人東坡曾言,“黃楊一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故又有“千年矮之稱”。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2.明式傢俱的結構

製作一件明式傢俱首先是選材,材料選好以後就開始考慮傢俱的形。形由結構組成,分為基本接合、腿足與上部構件結合、腿足與下部構件結合幾類。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宣傳應傳承中國古典傢俱製作中的木匠精神,此次就通過以下這些榫卯模型,希望能使大家(尤其是紅木從業者)拾起已被遺忘的靈魂,一起感受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傢俱文化,與我們共同弘揚中國古典傢俱製作中的木匠精神。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3.明式傢俱的裝飾

為了把傢俱裝飾得優美多姿,明代工匠熟悉多種手法,諸般工藝,從利用木材的天然色澤和紋理,到人工的線腳稜瓣,攢接鬥簇和雕刻鑲嵌,乃至附屬物料的選用加工,剪裁配合,無不各臻其妙。尤其是當它們和成功的造型完美結合時,凝結成藝術精品,堪稱悅目賞心,予人美的感受。

選料:

硬木一般都有紋理,以黃花梨、雞翅木較為顯著,傢俱歷來以紋理清晰華美尊為貴。工匠在選料時,總要把花紋好看的美材用在傢俱的顯著部位。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黃花梨天然紋理(四出頭官帽椅靠背板)


線腳:


明式傢俱雖然雕刻比較少,但線腳樣式卻有無數。因為這些線條的存在,才使得明式傢俱看起來更為流暢,而不顯單調。

線不外乎陰線和陽線,因其造型之異又有不同的名稱,如陰線槽口有“圓槽”、“尖槽”之別。陽線圓而飽滿的稱“燈草線”,立而犀利的稱“蕎麥稜”,平扁而寬的稱“皮條線”等等。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攢鬥:


攢鬥指的是攢接和鬥簇。 “攢”指把縱橫的短材用卯榫按合成紋樣,“鬥”指鎪鏤的小料簇合構成花紋,攢與鬥有時結合使用,故將這種裝飾加工的手法簡稱為“攢鬥”。常見採用攢鬥工藝的如架格的欄杆,各種圍子,中牌子等。

攢鬥是傢俱上裝飾性很強的透空圖案,有的是用純攢接方法做成的,如十字連方、卍字或扯不斷等;有的是純用鬥簇方法做成的,如四簇雲紋;有的則兼用二法。

一、攢接兩例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曲尺式羅漢床圍子。它全部由橫豎短材攢接而成,在直角相交處都倒去稜角,使其圓渾。“丁字形”結合處一律用大格肩出單榫,角的結合處格肩做。通體不見透榫。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壽字紋黃花梨羅漢床圍子。用攢接法組成兩種不同寫法的篆文“壽”字,相間構成圖案。格肩做法與上例同。

二、鬥簇兩例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四簇雲紋羅漢床圍子。全部用雲紋鬥簇而成。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每組由四枚雙鉤向外的雲紋組成。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雲紋間鳳紋衣架中牌子。圖案由一組四簇雲紋間隔一窠團鳳紋組成。圖案橫著分三層。雲紋、鳳紋均用木片鎪鏤而成,每層之間再用載銷聯結。

三、鬥簇加攢接兩例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四簇雲紋透格櫃門心,與前例床圍子云紋的明顯差異是每朵雲紋出尖,加上用短材將每組攢接起來,行列分明,突出四簇雲紋的完整性。如把短材和與它相連的雲鉤周匝相連,又能看出一個個葵瓣式的輪廓,紋樣妍綺,有花團錦簇之妙。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十字攢接四簇雲紋架子床圍子。每組雲紋由十字攢接,它不及前例輕盈靈活,但更為富麗勻整。尤其是床的正面為月洞式門罩,加上大面積的攢接鬥簇,使大床顯得格外繁縟穠華。

雕飾寓意:


雕花,是明式傢俱常用到的裝飾工藝。下面詳細介紹10種傢俱上常見的雕花和寓意。

1、螭龍紋:龍最早是作為圖騰崇拜而出現的,以象徵祖先,神化和誇大自己氏族的力量。龍能興雲雨,利萬物,使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此外,龍還是美德、祥瑞的象徵。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2、柺子紋:變體的龍紋,高度簡化的龍頭,而龍身為回紋與卷草紋的結合體,這使柺子龍紋增添了幾分柔和,避免了線條呆板僵硬,又恰當地凸顯了紋飾的硬朗、挺拔,因此柺子龍紋是剛柔並濟的圖案紋飾。由龍紋變體而來的柺子龍紋作為花型元素,取龍的“富貴”之意,以及卷草紋的“連綿不斷”之意,因此寓意富貴不到頭、子孫延綿不斷。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3、牡丹花紋:自唐代以來,牡丹頗受世人喜愛,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徵。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故成為瓷器上的流行裝飾,在古典傢俱的雕刻中,也大量使用。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4、蝙蝠祥雲紋:蝙蝠簡稱“蝠”,因“蝠”與“福”諧音,人們以蝠表示福氣,福祿壽喜等祥瑞。“蝙蝠”寓“遍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5、西番蓮紋:在西方紋樣中的地位特殊,就好像中國的牡丹紋。其造型優美,匍匐蜿蜒,枝葉可隨意綿延。在清式傢俱中比較常見,適用於紅木傢俱各個部位的雕刻。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6、卷草紋:卷草可以組成短短的兩卷一束,作為透雕的卡子花或浮雕的邊緣裝飾,也可以向長廣方向自如延展,成為大塊的連續圖案,適用於裝飾狹長的面積。它是杌凳、桌几、床榻的牙子,椅子、櫃格的券口等最常用的紋飾,容易收到圓婉生動、秀氣雅緻的效果。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7、麒麟紋:麒麟被視為上吉祥瑞之獸,它含仁懷義,是美德的象徵,有“麒麟所至,祥瑞相隨而現”之說,寓意至高無上、富貴長存。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8、暗八仙紋飾:採用八仙所執器物,不直接出現仙人,故稱“暗八仙”。張果老所持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所持寶劍能鎮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性;鐵柺李的葫蘆能救濟眾生;鍾漢離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可淨化環境;藍采和所持的花籃廣通神明。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9、祥雲紋:“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在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達到了頂峰,被眾多的人所接受,在思想意識上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且享譽海內外,走向國際。寓意大吉大利、吉祥美好之意。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10、萬字紋: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紋飾成“卍”字紋。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其有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雕刻技法:


線雕:雕刻工藝的基礎技法,任何一種雕刻裝飾技法都依賴於線雕才能完成。用刻刀在紅木傢俱上刻出花紋,刻痕陷於木材之內。多用於圍屏、箱櫃類傢俱表面的器物、人物或文字紋的單線條勾畫,線條清晰明快,富有表現力,宛若白描。也有用鏟地形式表現出陽線花紋圖案也稱線雕,如桌案的壓條就是這種形式。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浮雕:花紋高於底面的一種雕刻形式,在傢俱裝飾中用得最多。根據花紋高低程度可將浮雕分為深浮雕、中浮雕、淺浮雕及薄肉雕。深浮雕雕花浮出底平面30毫米—60毫米不等,偶爾略加鏤空,但不透雕,厚重寫實,立體感強。淺浮雕多為雕花浮出平面3毫米—15毫米,淺浮於表面,形意自然。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透雕:將底子鏤空不留地的一種雕刻方法,用來表現雕刻物的整體形象。又叫“鏤空雕”,傢俱行業中叫“鎪活”或“鎪花”,對木板進行穿透雕刻,鎪空掉不必要的空白處,凸顯出花紋,使傢俱顯現出華美、靈秀之美。透雕還常和不同的雕刻技法相結合,在浮雕花紋之外或之間稍加透雕,具有很強的工藝欣賞性。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圓雕:一種立體的雕刻形式,是現代美術術語,古代無專門術語,指不帶背景、具有真實三維空間關係、適合從多角度觀賞的四面雕刻。古典傢俱中的端頭、柱頭、腿足、底座等,多采用圓雕出人物、動物、植物紋等圖案,形象生動,寫實性強。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絲翎檀雕:一種結合傳統木雕工藝將工筆國畫經過再創作並以浮雕的形式立體呈現在紅木上的高端工藝。絲翎檀雕實用性強,可廣泛使用在紅木傢俱上,替代傳統的淺浮雕形式,強化紅木傢俱的藝術性。如運用在筆筒、面板等作為藝術裝飾,則將物件完整的藝術化。

新中式與傳統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如此豐富的文化元素和厚重的藝術內涵相輔相成

才成就了傳統中式傢俱的燦爛與輝煌

豈是淺薄的“新中式”可以比擬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