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薪資怎麼談最合適?一篇文說透了

80% 以上的人都會說

換工作不是為了錢

但至少有 90% 的人只要薪資合適

就會接受 Offer

其實每個人職場生涯,從面試階段的薪資談判開始,就是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談出月薪15,000或是50,000,到底差別在哪裡。怎麼提前洞悉HR談判策略,過坑不入,拿到理想offer?你需要了解HR的這些盤算。


- 1 -

通過簡歷分析

HR會先做初步的薪資預判


通過簡歷建立對於一個候選人的預判,是HR和獵頭的基本功。比如,候選人簡歷中體現的“目前薪酬”及“期望薪酬”。

舉個例子,無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目前薪酬為6,000,期望薪酬為6,000以上;第二種是目前薪酬為6,000,期望薪酬為6,000或6,000以下;每一種情況對應的候選人對薪酬的心態,是不同的。


先看第二種,期望薪酬比目前薪酬要低


這種心理邏輯一般是非正常的,但並不能就此完全否決這個人,需要去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

可能是目前薪酬水分很大,期望薪酬看似比目前薪酬低,實則可以滿足其預期。

也可能是候選人給自己的職業定位,相較於高收入、事業心,更傾向於平臺穩定、照顧家庭等其他方面,使得對應聘崗位的薪酬有客觀上的瞭解和理解。那就需要看這個職位是否能委以重任此類定位的候選人。

期望薪資怎麼談最合適?一篇文說透了

第一種是期望薪酬比目前薪酬要高


這是最普遍的情況,只是有增幅的多少不同。這種候選人比較自信,HR會預判是否值得他開的這個價。

提前對其過往公司的背景和職位、當前人才市場行情等作了解、簡歷上候選人過往薪酬的提升幅度分析、曾做出來的成績有哪些、綜合素質如何、求職動機和定位是否和求職職位匹配等。通過簡歷建立對候選人基本的薪酬解讀和預判,HR基本掌握所有所需信息,見過足夠多的案例,並且會對於人性有充分的洞察和理解。


期望薪資怎麼談最合適?一篇文說透了

- 2 -

HR都是如何管理

候選人的 “胃口”?


很多時候,HR定義薪酬談判的成敗,在於有沒有成功管理好候選人的“胃口”。對於期望薪酬,任誰都會覺得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對自己的真實能力並不清楚的候選人。

所以,在面試時薪酬談判這個環節,HR會做兩個關鍵動作:

第一個動作:先對候選人“目前薪酬”的真實狀況摸底


有 95% 以上的候選人在簡歷中體現的目前薪酬都是有水分的,只是要摸底水分在多少。

比如上面的例子,先核實其目前薪酬6,000元/月,是加上了年底的獎金後的總額分攤至每月的月薪,還是實際的月薪。月薪的薪資結構是怎樣的,每個結構項的工資數額分別是多少,浮動部分如何考核以及季度或半年度的考核情況。

如果虛增的較多,候選人就會在HR清晰快速的細緻問詢下露出馬腳,當候選人表現的很坦然時,就掌握了這場博弈的主動性。

第二個動作:再對候選人“期望薪酬”做預期管理


先選擇合適的面試官來控場和引導。若是整體簡歷優秀,能力較強,且薪酬期望超出公司預算的候選人,在選擇面試官的時候就需要斟酌一下,選擇對公司業務非常瞭解,同時形象、親和度較好,經驗豐富,綜合能力較強的HR和麵試官。

再幫助候選人清晰自己的職業定位。

HR一般會這樣提問:“對於一份工作,從工資收入、平臺發展、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這三方面,對於您個人來說,您最看重哪一方面,請作一個排序。”

無論真實想法如何,大多候選人都會首選“平臺發展”,這就讓HR接下來有了可以調整候選人期望薪酬的契機,引導對方相比較單純的薪酬,更多應關注職位晉升和企業的其他方面優勢,這對個人的持續穩定發展會更有利。

期望薪資怎麼談最合適?一篇文說透了

巧妙的提問和引導。

對於瞭解候選人期望薪酬的底線,HR會這樣提問:“如果我們這個職位達不到您的期望,不知道您是直接放棄,還是說低於多少我不考慮,或尊重企業的薪酬體系。”


當HR發現候選人對他的目前薪酬有一個相對準確的瞭解後,在這個問題上,候選人一般就會表現的比較坦誠和客觀一些,大多會說出自己心裡的期望底線。這就是一場心理的博弈。

通過有禮貌的、清晰而專業的面試提問和回答,信任感就可以相對容易地建立起來,後面的交流和說服就會輕鬆很多。

期望薪資怎麼談最合適?一篇文說透了

- 3 -

HR會強化優勢

搶佔接觸時機


收入是大部分候選人考慮一份工作最核心的要素,但也會因為其他方面的不滿意,比如公司環境太差、距離太遠、加班太多、面試官太low等其他因素,而放棄即使薪酬很高的工作。因此HR會挖掘和準確判斷出候選人除了收入之外,還看重哪些方面。

是彈性的工作時間、高大上的工作環境和氛圍,還是職位的長期發展空間,或更青睞與一群優秀而有趣的人共事。善於挖掘出屬於HR所在企業獨有的優勢和亮點,再在面試時針對性的去溝通和引導說服。如果是高端崗位,對候選人的感情投資也有必要。

比如通過非正式的面談,來加強感情交流。請候選人喝咖啡,吃飯等等,通過與候選人工作外的接觸和溝通,對企業而言會是一個很好的瞭解候選人生活場景的機會,同時也增強了候選人對企業的粘性、信任和期待。最後,HR及老闆決策要快。

尤其是優質候選人,在市場上停留的時間是很短的。不要因為流程長、考慮過於全面或過於計較薪酬而喪失好的機會和好的人才。

★ 最後總結一下 ★

HR通過掌握全面信息,通過簡歷分析建立對候選人薪酬預期的基本預判;選擇委派經驗豐富的面試官,通過專業的引導,掌握博弈的主動權;在理性說服和感性影響的雙重加持下,會搶佔時機儘早做決策。

你是否也發現,這其中充滿了人性的博弈、心理的解讀和疏導,是心理、實力、願景、人性、資本的多重碰撞。

有人被困住了,有人邁過去了,隨時填坑繞坑,從學會管理薪酬談判開始,這才是職場正道。

- end -

小編有話說:關注【HRBar人力資源學院】頭條號,瞭解企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變革實現組織業績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