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晖创投曾浩燊:AI的门槛不在算法,而在数据

晨晖创投曾浩燊:AI的门槛不在算法,而在数据

2018年9月7日,2018“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省外赛区复赛颁奖典礼暨“人工智能&大健康”论坛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顺利举行。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徐晨、华映资本合伙人章高男、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曙光、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曾浩燊等投资人应邀出席,除了与获奖项目多番交流互动外,他们还从各自机构的特点出发,围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内容展开了分享。

晨晖创投的管理合伙人曾浩燊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方向以及偏爱的团队特质,同时,他建议AI方面的创始团队应该明确自身不是拿数据的,而是要帮人解决问题,然后再用数据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为曾浩燊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晨晖创投曾浩燊:AI的门槛不在算法,而在数据

谢谢大家!我听说最近很多的企业拿了一些投资机构的基金,结果说没有钱投了,可能本来投资的,结果没有钱了,转行做别的。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是一家专注早期投资的一个机构,我们现在还在做投资,我们还有钱。所以需要资本的可以找我们。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投资的领域,我自己的一些偏好,或者我对投资的理念。我投的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什么是技术驱动型呢?先不说这个,先看看这个很简单的,2006年我们看到全世界最值钱的五家公司里面microsaft,今天最之前的就是苹果,排第二。排前五大家知道是谁吗?微软排第三。这个听起来很合理,我们做投资肯定要做一些高增长的,高科技高增长很快。但是想想,中国好像不是这样的,你想想中国最有钱的朋友干吗,好像跟科技没有关系。煤老板,炒房的很多。

所以我让我的团队研究了一下,中国五百强里面跟高科技有关系的,信息科技小12%。所以我们疑惑在中国做技术投资是不是不太合理,好像没几个跑出来的。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我自己也是工科男,我自己创业了三家公司,我只懂科技。我做了一个总结,可能在科技类投资里面,会不会有一些事,成功率不是很高,我能不能找到一些共通点,在这些成功的企业里面。

很多的高科技企业,他们在这几个方面,其实都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性价比最好的案例就是芯片,小米。我们很多的芯片都是做进口替代的,没有它之前,我们觉得国产手机是不能买的,都要买国外的,现在他们进来的,打一个性价比的标签,我们觉得国产的手机挺好的。本地化优势,这句话怎么理解?其实我们看以前的Ebay,被淘宝打的什么都不是,很多很多的案例,其实我们还是很多本地化的服务,而且还有一点,更明显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碰到的场景,你必须要有一个中国团队去做,国外团队不可能天天飞过来帮你解决这些难题。所以本地化优势这个也很明显。文化差异,不管英超踢的多好,中超偶尔还是要看看的。中国的实力,中国有三个硬实力,一个是移动支付,第二个是整个物流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很强很强的制造能力。通过这三点我们承载了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的科技公司。

这里是创始人本身的特点,可能一句话概括这四个点,你必须要对市场很熟,到最后你还是要找应用场景,还是要去落地,在国外可能会允许一家真的做技术的团队,在中国这个环境,如果只是纯技术,里面有一些落地的案例也要做上去确实是比较难的。这几个是我看到的领域。

我大概说一下,因为今天是AI的主题,所以我还是跳过去讲一些关于AI有关的事,然后我说到机器人的话,可能你们想到高德什么的,对机器人的理解。我看机器人是这样的,以前的机器人它们就是一个机器人,现在机器人神了,因为有了AI,它们好像现在能看得懂的。我们看到很多国内的企业,做人脸识别,物体的识别,让这些机器人现在能看了。第二它能听了,能听懂了。今年最流行的硬件是什么,智能音响。阿里有一个,小米有一个。最后一个也是让AI一把活起来的,它能想。以前我们谷歌出来,没有阿尔法狗之前,我们大部分人对AI没有那么敏感,阿尔法狗出来之后觉得它好厉害,很轻易的打败了人类。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细分可能在于,以前包括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成本还是在人力里面,我猜有了AI以后,就比较简单了,我老师曾经讲过,只要你三秒钟能想出来的东西,AI就可以帮你做到,所以这个金字塔会倒过来。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谈谈我投资的偏向吧,我在机器人这个领域里面,我喜欢投资的类别不是ToC的,我觉得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可能ToB的,就是在机器人方面,我觉得落地会更快,可能更多的是跟产品结合的一些应用,物流,生产线我都比较喜欢。底层技术,可能时间长一点,不管是上游的芯片,传感器这方面都更好,不喜欢平台。中国很多都是系统集成的,只是把它IPAD放到机器人里面,告诉你他长的不一样,然后有很多的功能。这个是我不喜欢的。我比较喜欢的是比较深的行业积累的人,机器人是一个工具,它能让我更高效。但是我需要一个行业里面的人出来做更靠谱一点。

然后芯片,我自己做芯片很多年,我公司也是被美国的一家公司买了,这个行业做了有十年。芯片也是有很多的市场,芯片可能在这一年来说又火起来了,我大概08年回国的时候我发现一大波海归回来做芯片,政府大力支持,给了很多的地,给了很多钱,但是很多芯片做不出来,这个地还蛮值钱的,最后卖了投资也赚钱。为什么芯片这个问题这么痛,因为投资人受伤害了,不敢投资了。但是今年又火了一把,好像AI的芯片,你只要做芯片的,很多人都会给钱,而且给很多钱。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就是用芯片的地方,但是这个比例,只有15%是国内做的芯片,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那个中兴被美国说不跟你做生意了,中兴就挂了,所以中国很多芯片公司发现,不管是国企,大型的企业都愿意把他们作为一个备选方案,中国政府希望2020年的时候把这个比例放到50%,我觉得肯定不靠谱,但是如果能做到25%,35%,这个市场已经够大了。

然后讲讲我喜欢的是什么,进口替代挺好的,你知道我要做市场里面最便宜的,性价比最高的芯片也好,可以做,SOC,这个我不太喜欢的,因为这个太多软件的,太大了。你需要一个SOC出来,需要一个很大的团队。模拟和射频是挺好的。做数字的,你需要很多人,需要很多团队,才能把好的倏地做出来,我不喜欢。因为芯片本身的商业落地是往往比较远的,他要把芯片做出去可能要一百万两百万美金,但是他要烧很多钱,里面的变数很多。以前芯片是很流行的,我刚刚毕业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做芯片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因为你是印钱一样的,每一天坐在那,做完一个芯片天天在印。现在为什么不是这样呢?你不能印太久,一个芯片可能用半年就不能用了。以前一个芯片可能用三五年。在美国一个芯片公司PE只能做到十金,已经很了不起了。

最后人工智能,这个大数据,ABC这个做投资的很清楚了,什么是ABC,其实就我的理解,我们现在有很多可以联网的这些设备,有很多很多。这些设备能联网以后,你要干什么呢?你要把它的数据放到云上面去。因为这个设备布在各个地方,你不能有一个本地的地方存它。放到云上面去了以后,你有很多很多数据,你突然发现,我这么多数据用来干什么呢?然后就发现做数据的专家给他们套入新的名字,然后工资翻了三倍,然后就叫他做AI的分析。

在三年以内,全国72个亿以上,到2020年以上,IOT已经有72亿个点在那里,那意味着很多人需要的事,你看人在这个设备上面,我们需要医生,需要律师,需要很多这些功能,可能在IOT里面你都需要。所以这也是我看这个行业的一些理解。

什么我喜欢,我真的不喜欢没有数据来源的团队,包括芯片公司,他们难是难在AI本身这个技术的门槛,到最后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很多算法是开源的,问题是在数据的源头,所以你会发现国外很多的公司,他因为有数据,他会有自己的芯片,他会自己做这个事。所以到最后AI的门槛可能不会是在算法,也可能不会是可以落地的实施,可能这个壁垒是在数据。但是数据出来的东西怎么拿,所以这个比较难的。有可能我的建议是你需要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不是拿数据的,你要帮人家去解决问题,然后你再想怎么可以用这个数据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分析能力可能很重要的,完整的方案还是需要的,我不喜欢讲平台的故事,可能在企业的演变的过程里面,慢慢的找到做平台的可能性。但是一开始做平台还是蛮吃力的。我今天的分享差不多了,谢谢大家!今天分享就这样。

2018“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由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办,安徽省高新投、中安创谷、苏河汇、出类承办。经过4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省外赛区复赛共有10个项目突出重围,10月份,他们将代表省外赛区与其他海内外项目齐聚安徽合肥,在决赛中再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