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肯定P2P積極貢獻,e融所合規運營,不忘初心!


進入11月以來,多種跡象表明網貸行業發展趨勢正在逐步向好,行業發展進入了新徵程。

近日,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中正面肯定了P2P平臺在社會融資中的貢獻,報告指出,“個人從互聯網獲取貸款的渠道主要包括P2P平臺、網絡小貸公司以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據不完全統計,2013—2017年,P2P等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包括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59%。互聯網金融在彌補傳統金融服務不足、便利居民借貸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除了獲得央行的肯定,多方利好消息、監管政策的頻發以及多項行業數據也很能說明問題。從問題平臺數量及成交量上也可以看出,網貸行業確已顯露出明顯復甦跡象。

網貸之家發佈《P2P網貸行業2018年10月月報》顯示,10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44家,環比下降34%,9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67家。問題平臺數量在明顯減少。且跑路、提現困難等惡性的退出方式較少,平臺多以延期兌付退出為主。此外,數據顯示,10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額達1411.22億元,貸款餘額為11129.84億元。截至2018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已高達7.81萬億元,今年有望突破8萬億大關。

另一方面,P2P平臺合規檢查正有序進展,網貸平臺“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三大部分,將於2018年12月底全部完成。目前北上廣深四地已經完成網貸機構自查,陸續進入自律檢查階段,最後能成功通過三道檢查關卡的平臺,離合規備案也就不遠了。


網貸行業逐漸趨向穩定,有賴於監管層對網貸行業的關注和規範引導。這充分說明,國家肯定了P2P在社會融資中的貢獻,也給P2P出借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明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不會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網貸行業的回暖,離不開中流砥柱平臺的持續堅守和合規運營。e融所在合規運營上,一直走在行業前列。10月12日,e融所已按照相關要求,經過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自查自糾準備工作,率先完成了合規自查並向相關部門提交了報告。

未來,e融所將繼續積極配合監管,全力推進合規工作,發揮網貸平臺為行業貢獻的作用,更好地助力普惠金融發展。同時也非常感謝e友們對平臺的支持與信任,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