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妻,但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人們飛上天際,歷史記載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又一個腳印。從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再到所暢想的四維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遠古文明的步伐從非洲大陸跨越千萬裡走到這裡,在世界上留下了四個文明至今只剩一個依舊前行。歷史的車輪滾滾帶來每一個生命,請來每個時代的名人講述屬於他們的事蹟,然後留給後人審評與追憶。歷史是博大的又有幾分小氣,從來不會精心排序,只會一股腦全部打包處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歷史放進粉碎機,再把名人大事的歷史放進都塞玻璃櫃裡,讓後人去慢慢處理。歷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滾滾看上去沒半點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濘裡卻藏著黃金。這就是歷史的美妙。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一起去看歷史上的明星,聽一聽他們的事蹟,看一看歷史上的大事情。

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洲的一個主要的戰場就是中國。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投入的兵力最多時達到200萬,即使二戰結束之後,依然有近100萬的軍隊。

除了這些來自東洋的侵略者,其實還有很多為鬼子服務的當地人,這些人有一個貼切的稱呼:漢奸。當然,漢奸也分很多種,有的是助紂為虐,幫著日軍欺負同胞。而另外一些則是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這其中就包括給日軍充當翻譯的翻譯官。雖然很多翻譯官並不直接從事傷害國人的活動,但還是很招恨,畢竟他們是給侵略者服務的。

此人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妻,但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有一首山東名歌就是這樣唱的:“瞄了一個準,嘿!打死個翻譯官”。足見對他們的痛恨。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翻譯官可是有點不大一樣,他叫夏文運,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九一八事變後就加入了日本關東軍,給高級軍官當翻譯,不僅如此,在二戰結束後,他還定居在了日本,娶了日本妻子。可是很多人卻欠他一聲感謝。

怎麼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

夏文運畢業後原本想回國任教,可是剛回國就碰到了九一八事變,精通日語的他於是順利成章的做了翻譯。而且日軍特務機構還希望通過他來策反更多的中國軍人。

此人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妻,但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這第一個目標就是李宗仁,當夏文運見到李的時候,李問他:先生,國家如此殘破,你的家鄉也已淪陷,作為有志青年,你就無動於衷嗎?

夏當即回答說:“如有機會替祖國報效,萬死不辭!”自此,夏文運就成了潛伏在關東軍內的臥底,不僅如此,夏還承諾不要任何報酬。

此人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妻,但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1938年,臺兒莊大戰前夕,日軍板垣第五師團進攻臨沂,即將和磯谷師團在臺兒莊會師,戰局對我們十分不利。就在此時,夏文運送出關鍵的七字情報:日軍北動南不動。

靠著這條情報,南線中國軍隊大膽北上,合圍日軍,最終日軍戰死11984人,這也是14年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勝利。

不過這件事當時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也是為了確保他的安全。抗戰勝利後,夏文運輾轉香港,最終定居在了日本,也娶了日本妻子。但他始終沒有改變國籍,在晚年的回憶錄中,他對當年對抗戰的貢獻也隻字未提。

此人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妻,但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夏文運去世後,他的家鄉大連還將他列入到了人物誌當中,享受英雄般禮遇。不過因為知道的人並不多,夏文運在抗戰勝利初期還一度被當做“漢奸”進行清算。

對於這種默默無聞的墓幕後英雄,應該和所有的抗戰老兵一樣,對他們道一聲感謝

聽歷史,憶歷史,品歷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呢?對於歷史有沒有什麼新認識呢?歷史是屬於所有人的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在歷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並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難的!但是不能成為歷史名人也不必遺憾,因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過日子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畢竟人紅是非也多嘛!有時候愚昧的快樂總比聰明的煩惱要好上許多倍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