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越來越明白,這就是一個交換的世界。

以前人類活動半徑小,物物交換即可。現在呢,每個人用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換取他人的金錢,然後去購買自己需要的其它產品和服務。

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如果自己想做點生意,要和誰去實現這交換?

這正是最近在思考的問題,這一想,不免有些遺憾。

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假如我剛畢業就做銷售,而不是帶著偏見——覺得銷售是個“文盲都能做”的沒門檻的工作,這麼多年應該有一批固定客戶了吧。

假如我剛開始跟領導參加活動時能熱情一點,而不是兩手橫在胸前、冷眼旁觀那些“銅臭氣”的表面文章,應該積累了比現在多得多的人脈了吧。

畢竟,假如自己創業,還是得從一批目標客戶開始,不可能花大錢去做推廣的啊。

關於銷售,我大概明白得有些晚。

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人生無處不銷售。

就像最近有好些人,在群裡加了微信,立馬要求把他們拉進不同的群。其中有的可能是做正經生意,有的可能是做不清不楚生意。但說到底,他們的共同點,無非是要多認識一些“客戶”。

而過去這幾年,參加的那麼多場活動中,遇到了無數個削尖腦袋入場、然後到處跟人換名片的小老闆們。人脈資源、目標客戶,大概是他們最上心的事情。

再一想,往大的說,去面試也好,向客戶展示你的提案也好,其實也算是“自我推銷”的範疇。

何況,現在還有越來越時興的“全員營銷”。

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越往後走越銷售。

還有一個體會,在分工明確的大公司,做策劃的,做設計的,做技術的,做產品的,大家埋頭苦幹、內部交流就好,反正有領導、業務、客服人員解決對外溝通事宜。

然而,一旦你走到一定層級,幾乎無法避免參與你公司的業務銷售。舉個栗子,我們的領導人,不管他最初學的是哪一個“專業”,之後又在哪個領域特別突出,不也對外銷售著我們的高鐵嗎?

至於做老闆,你懂得,除非你是富二代、起點特別高,否則,哪怕你是曾經不可一世的專家,是500強的高管,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昂首挺胸地穿行在高檔寫字樓裡面,花錢不眨眼地在各大渠道做推廣。

國家這幾年鼓勵“全民創業”,各個主流非主流媒體也在告訴我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時代過去了,打造自己的IP,以個人的名義向某個群體或社會提供服務並獲得報酬,才是未來的趨勢。

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也不一定要從銷售做起。

不過也沒必要那麼悲觀,走到高處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銷售出身,能賣出去產品,並非銷售技能,而是其專業度和權威性,令人信賴。

這便讓我想起親見的事情:一位腦子空洞、肚裡沒貨、但學過所謂演講技能的發言者,提著他大喇叭的聲音顛來倒去講那一兩個觀點,囉嗦而聒噪,讓觀眾不堪其苦,紛紛離場。

而各行各業的精英、企業家們,沒受過演講技能訓練,但因為腦子裡有觀點、肚子裡有貨,則足以讓人折服於其“演講能力”。

銷售也一樣,只要有銷售意識和溝通能力,360行,行行出銷冠。

畢業多年,後悔當初不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