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頭版評論爲何聚焦光山?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10月25日,《河南日報農村版》刊發了專題報道《讓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整版均為光山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紀實。

同日頭版,專題發表評論文章《運籌維度決定工作高度》,對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這是對我縣此項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全縣奮戰在基層、奉獻在基層的廣大幹部群眾的鼓舞。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運籌維度決定工作高度

省委政策研究室 王民選

信陽市光山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先行先試,自成體系,特色凸顯,效果初現,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作用。

見機早,超前動,抓到了關節點。8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在全國12個省(市)選定了5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其中並沒有河南。但光山縣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各項工作提質增速的動力源,定位準,措施實,紮實推進,縣領導表率示範,各級各部門探索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各擅勝場,呈現出百花競放的蒸騰局面。

講求方法論,注重線性引領評價。縣鄉村三級,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人人敢於擔當,用創新機制求提速,用改革的辦法破難題,各項預期指標呈線性暴漲。

切合實踐論,策略上,示範點探路,漸次面上推開。佈局陣地搞品質打造,著意引領力,提升凝聚力;組織志願者隊伍搞新思想新理念宣傳擴散,氛圍營造,放大輻射力;緊密結合形勢需要宣講最新方針政策,強化組織感召力,用點的光柱交織出多維光焰,呈幾何級倍數放大出文明實踐的綜合勢能,全方位凝聚合力;突出階段主題,高揚旗幟,唱響主旋律,激活正能量;不同團隊展現不同風格,宣揚主格調,彰顯主色調,以百花齊放的基層文化氛圍,愉悅民眾性情,純化社會風氣。

堅持深化認識為本、夯實基礎為先、創新實踐為重、強化保障為要,把“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作為底色,聚焦聚力、深推實抓,齊抓共管、共建共享。用資源整合助推主體力量壯大、用強化考核夯實激勵奮進機制,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實踐科學理論、實踐主流價值、實踐鄉風文明的光山樣板。

推進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的底蘊是文化,動力是幹群共識,文化的多樣性交織和凝聚,必然釋放出倍增效應,聚變出挾帶巨大能量的張力,文明的社會推動力量也將越來越強大,廣大人民群眾文明意識也將越來越強,必將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光山全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縣委書記劉勇

為宣講團授旗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縣長王建平

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調研

讓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

——光山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紀實

10月17日下午,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嶽村村委會大院,隨著一陣鏗鏘的鑼鼓聲響起,一臺以弘揚孝道為主題的花鼓戲熱鬧開場。舞臺上,演員們演得認真,舞臺下,觀眾們看得入境。記者注意到,坐在臺前的幾排觀眾有些特殊,他們身穿唐裝,滿頭銀髮,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些都是80歲以上的老人,今天是重陽節,我們和老人一起過節!”該村黨總支書記楊長家說。

幾個節目演罷,晚輩們端著洗腳水來到老人們面前,蹲下身親自給老人洗腳。“我媳婦對我太好了!”85歲的周婆婆說。“我婆婆對我也好!”65歲的兒媳婦張志秀有些不好意思。

“這是我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光山縣文明辦主任張春根說。今年7月,中央剛剛出臺《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光山縣以此為契機,在全縣迅速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講、理論教育、黨員培訓、文明實踐、文藝表演等活動。

光山縣委書記劉勇對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運轉,使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對光山的脫貧攻堅工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目前,光山縣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00餘萬元,已高標準建成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個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22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初步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文明實踐體系,聯動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光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書記帶頭抓 文明實踐有定力

光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縣委書記劉勇親自指導縣文明實踐中心選址,審核試點建設實施方案,親臨現場指導建設。

“在縣委劉書記主導下,縣委常委會先後兩次專題聽取宣傳部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中心建設的提議和調研情況彙報,鄭重作出在全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的重大決策。”光山縣委宣傳部部長邵永峰對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說,“試點工作計劃在縣佔地面積最大的盛灣公園統籌建設1個光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槐店鄉、南向店鄉試點建設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部分基礎較好的行政村,試點建設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參照,光山縣結合中央深改委通過的試點意見和省市要求,大膽嘗試,不斷探索。”邵永峰說。在組織架構上,將縣級實踐中心、鄉鎮實踐所、村級實踐站與志願服務中心同部署、同推進,形成縣鄉村三級實踐中心、志願服務中心上下一體,同頻共振局面;在組織領導上,縣級實踐中心由縣委書記兼任主任,試點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分別兼任實踐所、站主任,為各級實踐中心建設提供了可靠政治保障;在實踐內容上,創新打造“六大宣講”“六個結合”“六大平臺”;在實踐範圍上,創新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中心”,實現了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裡的新舉措。

為加強實踐中心(所、站)的工作正常運轉,該縣按照“政府補貼一部分、鄉村自籌一部分、協調整合一部分”的辦法,即縣財政第一批拿出300萬元,對各示範點建設進行補貼一部分;各鄉村站從自身陣地建設角度自籌一部分,整合黨建示範點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公益崗位補貼再補充一部分的方式,確保示範點的建設、良性運轉和管理。

活動有陣地 文明實踐有品質

10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盛灣公園,公園佔地面積約300畝,總投資約4000萬元,分迎賓形象區、活力交流區、兒童遊樂區、康體健身區和人防疏散基地5個區域,是一個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景觀式公園。

在公園一角有一座兩層小樓,上面的“光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一樓是“城市書房”,裡面擺放著書籍,幾名群眾正在看書。二樓幾個辦公室門上分別寫著“科學技能室”“優秀文化室”“法律法規室”“文明風尚室”,門口旁邊掛著志願者信息卡。“辦公室是根據志願者的行業特長來進行設計的,群眾有什麼問題,可按照門牌上的信息,找對應的志願者給予幫助。”張春根說。

二樓右邊第一間辦公室,裡面掛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掠影”展板,上面展示的都是該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工作場景;另一間辦公室內掛著“六大宣講、六大結合、六大平臺”宣傳牌。走廊上的三幅照片分別寫著“愛光山”“加油幹”“奔小康”9個紅色大字。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成功建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光山生動實踐和具體落實,標誌著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了新陣地、邁上了新臺階。”光山縣縣長王建平說。該中心自建成以來,充分發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陣地作用、聚力作用、輻射作用,以黨校理論宣講、教育、文化、科普、健身體育服務建設為抓手,針對農村群眾的實際需求,深入廣泛宣傳群眾最想聽的內容,開展群眾最喜愛的活動,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及時解決群眾最鬧心的難題。

據瞭解,為確保實踐中心、所、站示範點建設穩步推進,光山縣委專題成立了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和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的兩個督導組,每週對各示範點建設督導一遍。同時,建立日報告和周調度會議制度。

走在光山縣城大街上,隨處可見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的公益廣告宣傳牌,還有一些各行各業先進模範人物頭像。漫步在官渡河畔,波柔柳綠,公園裡人們或散步打拳,或吹拉彈唱,或看書聊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新時代文明的馨香,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時時滋養著群眾的心田。

團隊強有力 文明實踐有溫度

有了陣地,還要有隊伍,文明實踐效果好不好,關鍵看隊伍。

光山縣在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同時,整合各類宣講和志願服務資源,根據政治理論、行業政策、典型事蹟、文明禮儀、文藝演出、科普法治等6方面,組建文明傳習實踐隊伍。

“我們首先從一些文明單位中精心挑選出8名志願者,組成宣講團,這8人分別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愛崗敬業、孝老愛親、自強不息,是近年來光山縣各行各業和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模範人物代表。”張春根說。宣講團成立後,8月16日,以“愛光山加油幹奔小康”光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的宣講報告會在縣文化中心啟動,宣講團用心宣講、用愛分享,整場報告會極富感染力和號召力,引起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強烈共鳴。

“這次宣講,進一步凝聚了廣大幹群‘愛光山加油幹奔小康’精神,激發了全縣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熱情,加強了‘四個自信’,對弘揚傳統美德,傳播時代新風尚,激發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起到助推劑的作用。”張春根說。比如,縣城的九龍路和牌坊路30年來一直被一些老舊房子佔道“卡脖”,群眾通行困難,但就在8月30日,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這些老舊房屋全部被拆除,現在暢通無阻。群眾稱讚說:“縣委、縣政府是真心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第一次集中宣講後,宣講團開始分赴各鄉鎮街區進行宣講。隨後各鄉鎮分別成立新時代文明宣講團,再到各村進行宣講。縣級建立文明實踐總隊,鄉鎮建立分隊,村級建立小隊,謀劃好服務內容、對象和方式,要求每年有計劃、每季有主題、每月有重點、每週有活動。

目前,全縣共建立了各級宣講隊69支,特聘講師200餘名,組建志願者服務隊160餘支。

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12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志願者輪流值班,負責解答全縣群眾在文明實踐中遇到的難題。

“我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還是以群眾為主體,引導、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張春根介紹說,他們積極在群眾身邊找資源、找力量,星級文明村要求志願者50人以上,普通村志願者20人以上。

在晏河鄉帥窪村村部牆上,有一塊“我們是志願者”公示欄,裡面清晰地標註著志願者的姓名、電話和特長等信息,便於群眾聯繫求助,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讓群眾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有獲得感。

問及報酬,該村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志願者說:“我們不要任何報酬,能為大家服務,我快樂!

唱響主旋律 文明實踐有思想

“鑼鼓這麼一敲啊,我要誇一誇咱們國家……”在採訪回來的路上,記者在該縣一工作人員手機上欣賞到涼亭鄉王灣村在中秋節期間錄製的文藝匯演,節目中,村民們用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把中央、省市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化為簡單幽默的鄉土語言,飛入“尋常百姓家”。

“光山縣始終把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的重要舉措,自覺承擔起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張春根說。

一直以來,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習俗在一些鄉村中存在,村民們都不堪其累。但因為面子,大家都不願第一個提出來。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派駐東嶽村幹部賈巍調研後認為,這種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陳規陋習,已成為廣大幹部群眾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扭曲了正常的人際關係,也影響脫貧攻堅工作,必須要儘快改變這種現狀。隨後,他和村幹部商量,找村裡一些有威望的先賢座談,決定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制定出《紅白喜事操辦標準》,要求村民以後操辦紅白喜事,必須按照該標準執行。7月6日,該村舉行《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發佈儀式,全體村民參加並當場簽字承諾。

“該標準執行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擁護和響應。其他一些村也紛紛過來‘取經’,根據村情,制定出自己村的《紅白喜事操辦標準》。”信陽市委辦駐東嶽村第一書記胡超說。

隨著“規範紅白喜事,倡樹文明鄉風”活動在該縣全面開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陳規陋習不見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鄉風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

採訪當日,正趕上光山縣十里鎮街道李昌國女兒出嫁,記者看到,婚禮共設宴席6桌,每桌冷熱菜8個,酒為60元一瓶,煙為10元一盒,每桌合計費用260元。“比以前節省多了!”李昌國說。

採訪中,縣長王建平說:“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牢牢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據瞭解,縣文明實踐中心牽頭抓總,利用實踐所、站層層選拔推薦,在全縣各村開展優秀村規民約評選活動,評選出10大優秀村規民約。

今年7月份以來,全縣各村組織開展了“規範紅白喜事倡樹文明鄉風”全民承諾活動,全縣22個鄉鎮(街區)、345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此項活動,5.2萬多戶群眾踴躍參加簽名承諾,1140餘戶按照標準操辦紅白喜事,費用節約達1800多萬元。“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成為光山新風尚。

同時,全縣組織開展爭當“星級文明村”“星級文明戶”雙星創建和孝老敬親系列評先活動,全縣共評選出各類先進人物4200餘人。對評選出來的先進人物,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示範廣場、主題示範街進行集中展示。依託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創新建立“流動黨校”,組建了縣鄉村三級黨的十九大精神暨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面對面理論宣講報告270餘場,共計有51000餘人(次)群眾聆聽了宣講報告,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該縣始終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當前脫貧攻堅大局融合開展。如在扶貧政策宣傳之中,編印了近10萬份《扶貧政策宣傳單》,張貼到每位群眾家中。在易地搬遷戶喜遷新居之時,利用文明實踐小分隊開展“送對聯”活動,主動上門贈送並張貼感黨恩、知奮進的對聯,鼓勵村民牢記黨的好政策、樹立勤勞苦幹的理念。

形式多樣化 文明實踐有色彩

“明天吃了中午飯,大家到村部來一下,村裡要發展,我家怎麼幹?都來討論討論!”文殊鄉方窪村黨支部書記李信遠在大喇叭裡吆喝。

李信遠告訴記者,平時,村裡每天定時通過大喇叭宣講黨的政策、倡導鄉風文明,很方便。“如果有誰做錯了事,我也是在大喇叭裡毫不留情地點名批評。”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該縣創新工作方式,通過大喇叭廣泛開展“村裡要發展,我家怎麼幹”大討論活動,組織黨員幹部、全村廣大群眾,談發展、談感想、談認識、談心得。真正實現了村民主動關心參與村裡管理,主動融入村集體發展,體現出真正的村民自治,密切了幹群關係,提高了群眾滿意度,也實現了對村民的軟約束。

在宣講方式上,文明宣講實踐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工廠學校開展活動。宣傳志願者用群眾熟知的“歌詞曲譜”“戲曲小品”“傳統故事”等形式,讓群眾聽得進、有觸動。宣講隊員穿著樸素衣裳、手持傳統工具,把生活原汁原味搬上舞臺,群眾需要什麼,他們就講什麼。“農民演、演農民”的活動形式深受群眾喜愛。

光山二中校長趙豐金說,9月21日,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員張桂芝來到他們學校,給全校師生作“扶貧第一課”宣講,張桂芝用自己的幫扶經歷,教育學生,感染學生。

“我們充分發揮文明實踐的教育功能,在全縣各學校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第一課’活動!”張春根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已有67所學校舉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第一課”宣講,9萬餘名學生接受了教育。在扶貧工作中,通過文明實踐課活動的開展,形成了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村子的生動局面。

該縣同時創新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中心”,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裡。

另外,該縣還以文明實踐示範站為重點,推動各鄉鎮成功建設48個幸福驛站,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等多項活動實行積分獎勵,更加註重鄉風文明的培育,充分激發群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傳播黨的聲音的主陣地,是弘揚鄉風文明的新窗口,是為民服務的大平臺!”光山縣委書記劉勇充滿激情地說,“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引導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愛光山’‘加油幹’‘奔小康’,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新時代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新篇章,為光山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光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記者 尹小劍

通訊員 翁應峰/文

今天的头版评论为何聚焦光山?

(本期內容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