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品模式不斷走紅,餐廳抓住這3點才能續命

小龍蝦、潮汕牛肉鍋、酸菜魚、牛蛙接連爆紅,上一個熱點還沒涼,下一個就急匆匆跑出來接棒。

單品經營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街頭巷尾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xx酸菜魚、xx小龍蝦。

於是很多店家認為,如今的餐飲是單品為王的時代,只要做好一道招牌菜,就不愁沒出路,但事實真正如此麼?


單品模式不斷走紅,餐廳抓住這3點才能續命


單品經營也有興衰

單品經營,雖是風潮,看著風光無限,但也暗藏危機。

業界人士都知道,2017年那場小龍蝦斷貨潮。究其原因,是因為天氣這種不可抗力因素。

因為“高溫之後突然大北風,起不到蝦”“受冷空氣影響,小龍蝦它不進籠,撈不起”等聽起來有些無厘頭的原因,小龍蝦貨源緊縮,中間商趁機提價。

因此,不少專營小龍蝦的餐館,因承受不起高昂的蝦價,都關門歇業了。

那麼活下來的店家,都是怎麼做的呢?

一些大店憑著家底厚,依靠完備的供應鏈,甚至是自家專供的蝦場,解決了原材供應問題,但依然需要加價售賣,導致生意慘淡,勉強支撐度過這場危機。

另外一些店家則是憑藉自家的“額外菜系”。

例如北京簋街的胡大,它的確是憑招牌小龍蝦出名的,但其實菜單上還有不少自主研發的其他味道過硬的產品,就是憑藉這些菜品,胡大安穩度過了斷貨潮。

所以不難看出,單品店只依賴一道單品的行為,是很有風險的,而新菜品的研發和拓展,是很有必要的規避經營風險的行為。

論菜品研發的重要性

筆者認為,對於單品經營,菜品研發是很有必要,且能解決很多問題的,主要體現在以下3方面:

其一,加強對品牌的認知

持續的產品更新可以加速促進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記憶,同時還能依靠新品拓寬受眾群體。

舉個栗子:新興的湯品專營店開山店——吃個湯。吃個湯爆紅,就是依靠“原只椰子燉湯”這道單品,是典型的單品經營。

但在經營一段時間,擁有了一定用戶基礎後,吃個湯就展開了新菜品的研發。

在原有單品的基礎上,“吃個湯”根據時令季節,持續創新推出更多細分屬性的產品。

例如春季推出女性養顏的原只椰子玉竹燉竹絲雞湯,夏季推出健脾開胃適合上班族的原只椰子川貝燉土雞湯。

不斷更新的新品,在消費者視野中不斷刷新,加深了消費者印象的同時,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菜品,也為吃個湯品牌帶來了相應群體的消費者。

其二,提升產品效率,通過菜品推新,優化成本結構

繼續以吃個湯為例,“原只椰子燉湯”是招牌爆品,為了保證原材供應穩定,吃個湯採用了原產地直供的方式。

市面上大多數的食用雞,是99天生長週期的養殖雞,而吃個湯則簽約了兩個生態農場,要求其必須提供養足120-150天的散養走地雞,保證肉質鮮嫩緊實。

椰子,則建立了從海南到中央工廠的輸送鏈,只選用兩斤以上的老椰子,保證個頭與湯汁充足。

這一系列供應鏈的建立,是很燒錢的,而招牌“原只椰子燉湯”,為了開拓市場和提升消費者好感度,並不能定價太高,收益並不理想。

而原只椰子川貝燉土雞湯等新品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基本原材大致相同,利用現有供應鏈,加以方便採購的時令蔬菜,作為高利潤時令產品出售,提升收益。

其三,單品店研發新菜品,可以增強互補性和提供可替代性

再舉個栗子,酸菜魚界新星——姚酸菜魚。


單品模式不斷走紅,餐廳抓住這3點才能續命


姚酸菜魚,是通過主攻中高端女性消費者,填補了酸菜魚業界女性向品牌空白,在紅海中硬生生開闢出了藍海。

在菜品研發上,主產品酸菜魚只保留了幾種口味,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其他菜系的研發上。

一方面,姚酸菜魚是主張“年輕愛美的女性消費者提供講述自我生活方式態度的消費場景”。

而單一一道酸菜魚是不夠提供足夠用餐格調與時間的,所以,額外的精美菜品成為補足格調的最佳選擇。

此外,姚酸菜魚對菜品研發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這些輔助菜品也都口味過硬,很多消費者甚至更喜愛這些餐點。

而這樣的產品結構,也為姚酸菜魚提供了應對“酸菜魚過氣”這種可能性事件的替代手段。畢竟對於姚酸菜魚來講,消費場景和“女性沙龍”才是更為主要的品牌屬性。

同為單品,不同升級

根據不同品牌的不同屬性,做法也相應有區別的。

若是新興單品品類,比如椰子雞等,可以採取吃個湯品牌的類似策略。

貼合現有產品線,利用自身供應鏈等已有資源,研發同系列新品。

一方面,利用現有資源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收益;

一方面,擴張品牌受眾,趁新興市場空白麵積大,搶先佔領更多消費者心智,先入為主。

若是如同酸菜魚小龍蝦等紅海品牌,則可以簡單粗暴,研發其他系列的輔助菜品。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應對原材供應不穩定等不可抗力因素,同時也可應對主營單品過氣現象,為品牌轉型提供捷徑。

單品模式不斷走紅,餐廳抓住這3點才能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