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爲代表,羣雄搶灘登陸區塊鏈

區塊鏈大陸就在前方!搶灘登陸的戰役已經拉開帷幕,各大企業虎視眈眈,秣馬厲兵,誰都不想在這場技術戰爭中處於下風。如此硝煙滾滾,自然少不了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的排兵佈陣,下面我們就來看下BAT等大企業的區塊鏈佈局是怎樣的情況吧!

前不久,《2018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發佈,讓國內以BAT為代表的大企業區塊鏈勢能浮出水面。前100名中,中美兩國企業分庭抗禮。其中,阿里巴巴申請數量達到90,在國內首屈一指。相比之下,騰訊擁有40件的數量,百度則不到20。華為、小米等在榜單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BAT為代表,群雄搶灘登陸區塊鏈

眾所周知,阿里在區塊鏈方面可謂是一馬當先。外星人馬雲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智博會主題演講中說:“今天的區塊鏈並沒有被認識到真正價值,我相信區塊鏈是解決數據安全最好的技術。”

在這樣的前瞻性指引下,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已經開始在區塊鏈方面進行佈局,首先涉足的是公益領域。2016年12月23日,支付寶首個區塊鏈公益項目面世。隨後,阿里區塊鏈更多的是專注正品溯源、食品安全,2017年3月25日,阿里巴巴和普華永道展開合作,宣佈將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搭建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之後,阿里的區塊鏈一直在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落地,主要集中於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如公式機制、平臺架構、隱私保護和智能合約,可以說是相當務實!而且,近期阿里又放大招:將上線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鏈上三秒完成完成跨境支付。這一波操作真是猛如虎呀,出道即C位,阿里勢在必得的決心昭昭然。

騰訊則是臥薪嚐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今年8月10號,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此消息一出,隨即在市場上掀起巨大反響。開區塊鏈發票,這可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此時,騰訊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宣佈:底層技術支持由騰訊提供!

人們這才發現,騰訊的區塊鏈佈局也沒有閒著。與阿里相比,騰訊一貫的低調許多,雖然在區塊鏈領域佈局已有三年多,但幾乎在2018年才開始對外發聲,其區塊鏈業務的相關動作及成果細節,外界所知實際上是少之又少。2017年底,在廣東有貝、騰訊、華夏銀行的戰略合作發佈會上,以騰訊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發佈,此招意欲顛覆大健康供應鏈金融模式。就目前而言,騰訊旗下“三駕馬車”騰訊雲、財付通和微眾銀行齊頭並進,依靠者騰訊的大平臺,也很有機會在區塊鏈的戰事中脫穎而出。

BAT為代表,群雄搶灘登陸區塊鏈

雖然姍姍來遲,但此番戰役怎可少我度?相比A、T,百度在區塊鏈方面可以說是半路出道,在今年區塊鏈方面的動作明顯加快。百度多個業務部門都涉及區塊鏈業務,包括百度金融的區塊鏈寵物“萊茨狗”、“度小滿金融區塊鏈開放平臺”,百度搜索的區塊鏈應用“度宇宙”、區塊鏈圖庫“圖騰”等。近日,百度推出百度雲區塊鏈解決方案,佈局著重於性能、超級節點、共識機制等公有鏈技術的研發,並推動公有鏈生態的建立。 8月29日,百度旗下北京鼎鹿中原科技公司成立了區塊鏈科技公司“度鏈”,意在推動產業化進程。其在遊戲、金融、搜索、版權等眾多領域進行佈局,正嘗試區塊鏈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落地。步步為營,穩重前進,此番前來,百度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BAT為代表,群雄搶灘登陸區塊鏈

除了BAT以外,其他企業緊隨其後。在BAT紛紛入局BaaS後,京東區塊鏈項目智臻鏈率先落地,勢頭正勁。迅雷“鏈克”為大數據的處理規模及速度的提高帶來更強有力的支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為社會節約能源、降低環境汙染。360共享雲產品分享閒置的帶寬資源、計算資源、存儲空間。

我們只是盤點了少數幾家公司。在國內,58集團、網易、迅雷、華為等各路人馬匯聚區塊鏈;在國外,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也都已經入局,登陸戰役全面打響。目前,區塊鏈佈局還在初期,未來的潛力非常巨大。最終誰成為這個領域的王者,花落誰家,我們吃瓜群眾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